APP下载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校企协同培养

2020-02-04潘燕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学生党员工匠精神

潘燕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中,既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又是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校企协同   学生党员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育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国家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该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养一批敢为人先、善于担当、主动作为、具有产业报国使命感的新时代建设人。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1.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1)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单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缺乏有机融合,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未能足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重要抓手。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内容单调、工作任务化、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例如每学期例行公事地完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两次培训;理论学习经常以开会学习为主要形式,不接地气,缺乏吸引力;忽视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致使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2)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薄弱

党建工作队伍的优劣决定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强弱。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多数高职院校缺少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每天事务性的工作已经牵扯大量精力,很少有时间潜心研究党建工作,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表面化和事务化,很难真正做到走心走实地开展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

2.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凸显。

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忽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学生党员缺乏“亮身份”的意识。由于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异化,导致部分党员入党后党员身份意识不强烈,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党员党性的高度认识,难以起到榜样引领作用。此外,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往往重视对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培养,缺乏用学生的身边人和身边事开展宣传和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者,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良好的素材积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学生党员时刻谨记党员身份,在学习和工作中敢于担当、身先示范。

3.顶岗实习党员教育管理不够到位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特点造成了高职学生在大三一年都在校外顶岗实习,且学生党员几乎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单位,客观上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在校的两年内,可以清楚地考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品德操守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但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考察教育环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此外,部分顶岗实习单位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难以对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到位的培养和教育,給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一定的盲区。

二、工匠精神融入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

工匠精神体现的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等精神品质,与我们党对党员的要求有着不少相通之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该将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国工匠”育人目标与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建设需要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的学生党员队伍有机结合。

1.用工匠精神筑牢学生党员的信仰之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每一位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把共产主义信仰作为自己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的动力和源泉。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有执着、敬业、担当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唯有如此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充满对职业的渴望和热情,不受外界杂念的干扰。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遇到困难、挫折时,尤其是在顶岗实习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容易迷失自我。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对标工匠坚定、执着的优良品质,从工匠的坚守精神中汲取力量,不因外界的变化和影响而改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用工匠精神锤炼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实现自强和自律的统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党员的党性修养如同工匠对产品的精益求精过程一样,需要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才能逐步树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新时代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代表,更需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努力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

3.用工匠精神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

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是新时代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代表,肩负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更要有担当此重任的过硬本领。学生党员不仅要在技术技能学习上发扬工匠精神,内心笃定地专注于某项技术技能,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更要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和带领身边的同学,坚定技能报国的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校企协同培养的思考

1.探索校企党建融合,形成学生党员培养合力。

高职教育的社会性和校企联合办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成长成才最终要走出学校,到工作岗位中,与企业文化、生产、管理、发展、服务有机结合。因此,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应仅仅局限于高职院校校内的培养,积极探索校企党建融合是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的有效路径。针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不集中、企业党建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主动走出去,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党建共建协议,开展基层党建、专业建设、文化共融等多方位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党员,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党员的合力,如邀请企业党员骨干来学院为学生宣讲工匠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配备企业党员联系人,填写实习党员实习期间表现鉴定书,有效考察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同时,学院定期派党员教师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党建经验交流指导、送学上门等服务,促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开展校企导师共育,建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党建工作队伍是党建工作的基石,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组建一支由学院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党员教师和企业党员师傅组成的覆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全生命周期的校企党建导师团队。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校企党建导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培训,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能力,另一方面要让这三股重要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中。如在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环节可以邀请企业的党建导师为学生讲好开学第一课,用自己在行业多年来深耕不懈、执着追求的切身体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专职党建导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吸引学生们向党组织靠拢,如用学生身边的党员榜样感染他们、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微党课凝聚他们。给每一位接受党组织培养的学生党员配备三位党建导师,学院专职的党建导师负责根据党组织的发展流程做好基础党建工作;党员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入党外,更要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在行动上入党;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可以由校企共建的企业党员导师对学生党员进行行业认同和责任感教育,顶岗实习期间由所在企业的党组织安排党员师傅导师给予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上的培养和考核。三位党建导师尽管在分工上存在差异,但是共同目的都是在学生党员成长的各个环节给予悉心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一心向党、实力护党。

3.丰富校企文化交流,促进学生党员引领示范。

高职院校要营造崇德尚能的文化氛围,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不断培养学生党员的工匠精神气质。通过企业工匠的典型事迹宣传、名家大师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行业、企业、校园内的榜样人物,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优秀品质。学生党员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熟练掌握一门技能,更要以脚踏实地、专注执着的学风影响身边的同学,做思想上的先行者、专业技能上的佼佼者,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高职学生成为积极投身“技能強国”实践的“追梦人”。

四、结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既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新探索,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高度融合的新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是学生队伍中的先进代表,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党员培养中,使其融入每个党员的思想行动中,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有效培养出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优秀职教人,从而突出学生党员在职业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薛德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5-56.

[2]焦琪.浅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2):45-47.

[3]韩军.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3-6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ZJCVB041);2019年省属高效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心理需求视角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化策略研究”(Y2019018)。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学生党员工匠精神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