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20-02-04李秀梅张珺
李秀梅 张珺
摘 要: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实践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呈上升势头,但是,因“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管理制度、学术研究和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通过研究“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探求“课程思政”课堂融入路径,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 教学应用
“课程思政”2014年在上海试点,201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将“思政课程”变革为“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其他各类课程还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目前,尽管各高校都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但纵观实践过程不难发现,仍需重新审视“课程思政”在公共基础课中的实际应用。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自此,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各高校开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程中,并开始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剖析问题,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各高校都按照这一综合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中。作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遴选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6门专业课示范课程,树立6個以上‘课程思政典型,改革教学评价考核制度,树立正确导向。开展课程育人说课比赛,促进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此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执行,要求全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作为学校考核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重点评价教师是否把价值引领、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能否体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职院校中所有课程都以育人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公共基础课,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亦是如此。要真正切实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以普通专科为主,兼有专升本、五年制大专和成人教育本、专科,学校专业以理工科为主,学生学历层次不同、年龄差距较大。加之学生高考或中考分数普遍较低,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相比较之前高中或初中的应试教育,学校采用的宽松式管理方式,导致某些学生放松了知识学习,逐渐养成了懒散、不求上进的坏习惯。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向正确、正面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情况
(一)“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目前,除思想政治教育课外,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其他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也都将“课程思政”融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兼有文化课、边缘性学科和综合素质课的性质,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它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能力训练课程,主要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它是一门素质教育课,通过培养应用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将“课程思政”应用到“应用文写作”中,对于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效性,很有必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专业多为医药、理工类,这些专业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而“应用文写作”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无论是在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效果上还是在“课程思政”的应用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这一点上,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别于其他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如“应用文写作”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二)“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切实推进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融入“应用文写作”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如“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体现,课堂氛围不再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得到了提高等。但从教学实践结果看出,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课程思政”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这门公共基础课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应用文写作”这门公共基础课的授课对象多为即将走上定岗实习岗位的大二学生。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面临的环境和承担的责任即将发生改变,心理上尚未能完全适应。这个时期的学生需要很好的沟通交流及引导。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除学生对即将工作岗位的焦虑,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但正是因为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心态躁动不安,“应用文写作”这门公共基础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思政”发挥的作用与之前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及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出入。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各专业及周课时不均衡的情况。学生即将走上顶岗实习岗位,各专业会结合实际情况开设课程,有的专业未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有的专业虽然开设该课程,但课时普遍较少,仅有20节,且多集中在学期最后五周。课时较短,课堂教学中所需讲授知识点较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能会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只花很少时间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忽略了“课程思政”。三是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观念不足,德育能力较为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脱节,未能将“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较弱,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中“课堂思政”环节的实际效果。加之有些教师只讲授知识点,并未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途径
“课程思政”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这门公共基础课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要想“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实效,必然要进行一系列改革。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改革途径:
(一)增进教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一场教学改革,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是否具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否强烈,对于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这场教学改革是十分关键的。相较于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无形”的,是看不到、抓不着的。它不像专业知识那样,教师讲授,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加以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成绩就不会太差。“课程思政”仿佛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显现,需要教师自然地加以引导、强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素质,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能力,还有立德树人的功能。在课程内容教学部分,要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较为复杂,以三年制大专为主,兼有五年制大专、社会扩招班。学生层次不同,基础不同,年龄结构也有很大差距。有些专业还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比如护理专业90%的学生为女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90%的学生为男生,个别班级甚至没有异性。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公共基础课。自从将“课程思政”融入“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来,从课堂效果来看,三年制大专的学生无论是从纪律上还是学习效果上来看,都是远远超过五年制大专学生的。五年制大专的学生自制力较差,课堂效果不显著。然而在课外活动中,五年制大专的学生表现得却很好,在为人处世及与人交往能力上是高于三年制大專学生的。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平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五年制大专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布置一些应用文写作,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一些奖惩措施,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小组团结能力。三年制大专学生在学业上更加用功,可以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不断追踪“课程思政”实践效果,探索改革途径。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是落实习近平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立德树人融入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推动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逐步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效应。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管理制度、学术研究和制度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这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多发现并解决问题。探索永无止境,将“课程思政”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且在不同专业可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也许很快就会迎刃而解,而有些问题则一直搁浅,未能解决。教师要始终将“立德树人”铭记于心,不断提高素质,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断和带同一门课的教师及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师沟通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走上健康积极的康庄大道。这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针对上面发现的问题,笔者虽然给出了建议,但仍有些工作需要通全校上下之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并予以解决。
总的来说,将“课程思政”融入“应用文写作”这一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半途而废。目前,“课程思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肯定,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后期还需要我们积极剖析“应用文写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秦琳玲,张桂菊,吴绍龙.“课程思政”在《应用光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25).
[3]王玉英.课程思政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1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9 bzjyxm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