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

2020-02-04林英碧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战斗堡垒思想政治教育

林英碧

摘   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建设,根本在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能动性,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理念、道德观念的“引导式”教育,构建校内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态,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就业活动提供指导。围绕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到位、思政理论知识单一陈旧、课程教学流程形式化等問题,应加强学生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完善,由党员干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课外宣传活动等教育管理,有效发挥高校政治教育中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支部   思想政治教育   战斗堡垒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功能定位、政治组织力与政治责任,以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理念传达、理论教育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要以“立德树人”政治教育目标为指导,加强党政思想观念传达、思想政治活动等工作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号召与动员能力,由基层党支部引导学生进行思政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才能保证思想政治价值理念、意识形态治理目标达成的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学生党支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育与发展,从多方面加强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普及教育。在这一思政教育教学发展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校内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宣传、思想价值观教育主体,参与到党建思想政治内容教育与建设之中,不仅可以为教育部门、教师群体的政治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事务协调与服务支撑,还可以大大提升校内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和管理水平。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架起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学生党员干部、普通学生在此聚集,互相交流思想政治理念、社会价值观,以此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完善。

2.学生党支部成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群体无疑为政治观念传达的中心,学生党支部成员在日常时政新闻、思政理念、社会政治活动的宣传教育之中,担负着艰巨的政治工作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成员,是介于高校领导、辅导员、教师主体之间的教育服务人员,一方面要完成校内日常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属于思想政治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主要根据高校领导、辅导员等的工作安排,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讲解教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通常在课下进行,学生党支部成员充当思想政治教学的“联络员”,了解不同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学习成绩等,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思想观念引导、心理辅导,保证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3.学生党支部推动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引导与传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思政专业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党支部作为年轻学生群体聚集的场所,其在思想政治理论的传达中具有天然优势,多数党员干部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介,与广大学生群体展开实时的在线互动交流,向学生传播最新的时政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并解答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心理认知的困惑问题。或者在课下举办思想政治宣传活动、政治与文化讲座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认知,开阔视野,实现思想政治教材理论、课外知识内容的有效传播。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支部政治定位、职责权限边缘化

当前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阵地之一,并未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为明晰的职能定位,使学生党支部开展的一系列政治活动过于边缘化。首先,高校领导、党政教育部门及辅导员等没有将学生党支部作为党政建设的主要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政性政治事务的开展过程中,只把学生党员看做普通的参与群体,没有为不同的学生党员干部分配相应的工作职能。学生党员干部并未在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宣传事务的参与中,对自身有明确的政治定位,只是按照党政教育部门、辅导员的要求,传达党费收缴、党政工作。无论高校还是学生党支部自身,都未将学生党员看作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主体,学生党支部的模范先锋作用难以发挥,整个党政思想教育工作呈现出程式化、形式化等。

2.学生党支部的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单一

随着大学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内党政教育部门、辅导员及学生党支部等都面临着繁重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党政行政工作。学生党支部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党政工作传达、课外思想政治活动组织与开展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中的重要目标,是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行政工作的讲解与传达任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生党支部在思政教育内容、宣传方式的组织中,整个思政理念传达形式化意味过重,缺乏贴近学生生活的、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一时难以激发普通学生群众的参与兴趣,由此削弱了学生党员干部、普通学生之间的政治关联性。部分高校不同院系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不能与快速发展的学生党员人数相匹配,党员干部群体的工作内容繁重、活动效率过低,造成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难度大、实效性差。

3.学生党支部缺乏专业的教育人员和管理队伍

在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中,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或优秀学生担任,其他党员群体负责一些基础党政工作的处理。面对不断增加的高校招生人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现有的党支部学生党员群体,无论从人数还是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方面,都难以满足各项党建教育教学、课外实践等事务的要求。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来看,学生党支部缺乏专业思政教育人才、思想观念宣传与管理队伍,辅导员或优秀学生党员承担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学生的党政工作积极性、服务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学生党支部思政教育、政治活动宣传等效用弱化。一些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更注重对学生入党前的各项考察,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党课课程学习、党校培训等工作的进展状况。一旦学生通过入党考试与考核,学生党支部主体就会明显放松管理,有的学生党员也会自我松懈,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党员、普通学生出现思想认知偏差、凝聚力不强等问题。

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1.构建明晰的学生党支部政治定位、思政工作职责

高校对不同院系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建设,需要遵循《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在各个院系、班级内部分别设立学生党支部,并对学生党员干部分配擅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务,保证校内思政专业理论知识、课外政治实践等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高校领导应注重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定位,赋予学生党支部群体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职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新入校学生、普通大学生进行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其次,通过院系党支部、年级党支部、班级党小组等党政机构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党员、普通大学生的层级化管理,使整个思想政治理念传达、党政实践教育活动更加系统,不同党政教育责任直接落实到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工作的科学合理性。

2.注重学生党支部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组织与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从本质来讲属于意识形态的管控与引导工作,只有加强高校内部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才能真正完成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党政思想教育工作。习近平在多次会议中反复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与宣传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担负起宣传思想战线的战略任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基层党组织,应在校党委、党政教育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校园内部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与建设工作,把握党政会议的重要精神、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学生一道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实践活动的学习,牢牢占据党政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如学生党支部可以在党政教育部门、辅导员等的授意下,开展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座谈会、党政知识辩论赛,丰富思想政治宣传与建设的外在形式,深化学生对政治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认知和理解,发挥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

3.加强学生党支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管理完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学生党支部属于最重要的基层党政宣传部门,学生党支部人才培养、党政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人生价值观与道德理念的塑造和发展。在这一情况下,高校领导要联合党政教育部门,聘请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优秀党员干部,深入各个院系开展党政思想观念普及、时事热点事件指导等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党支部人员的时代意识、服务精神,培养出具有专业思想政治储备、扎实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党员。之后以这些大学生党员为主体,对不同院系、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意识引领、行为指导,并向广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生活扶持等服务,坚定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培养出有品行、有信念、有纪律、有作为的“四有”青年,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事业等贡献力量。

4.坚持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的继续教育与管理

大学生在入学、入党与参加党建的不同阶段,都要接受规范、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才能保证思想政治观念、价值理念的塑造。对于不同学生的党政思想教育,学生党支部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宣传与建设作用,根据每学期思想政治课程、课外政治活动的安排,课下开展多样化的思政内容组织与教育工作。特别在那些已经入党的学生干部教育方面,学生党支部人员要坚持继续教育理念,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念、行为规范的引导与管理,不断引导与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苗頭,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内时事政治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管理能力。

五、结语

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政治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和管理人员要针对不同院校政治宣传、党政思想理论教育状况,从思想意识形态、外部行为等方面着手,对原有的思想政治内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并选取多种新颖的思政理论组织形式、文体教育活动,加强整个思政教育工作流程的管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毅.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03).

[2]康琪.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带团建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

[3]方爽.论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4]王庆林.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7).

[5]张艳,赵潜,叶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课题名称: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19年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研究”,立项编号:2019MB076。

猜你喜欢

战斗堡垒思想政治教育
论国企特色党支部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