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模式研究

2020-02-04方旭峰胡瑶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情感教育立德树人

方旭峰 胡瑶

摘   要: 情感教育以情感为本体,是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方法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和外部形势的共同催化下,情感教育由于在亲和力、兼容度、实效性、杠杆化等方面的特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丰厚价值。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视角,探讨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剖析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提出适用不同需求的情感教育一般模式。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立德树人   价值意蕴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与此同时,全球化影响在大学校园持续发酵;“后真相”时代社会传播格局发生剧变,主流价值观面临全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形势日益严峻。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的情感教育存在价值工具化的倾向,丰厚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理解。因此,以情感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为契机,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形式、新方法,对提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增强立德树人成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情感是构成人精神的主体力量,知、情、意的完善与统一是个体心理结构的必备条件;情感是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要素,情绪情感经过长期体验,积累沉淀为人格的一部分并通过个体的整体行为和态度显露。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

从苏霍姆林斯基到P·郎,从情感关怀理论到师生情感规则,情感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的研究重心从以情育人发展到对育人之情的强调,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和理解情感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力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国学者就情感教育的本质达成了一致意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情绪,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1](25-36)情感教育的最新研究已经转向多学科背景下的教育技术、方法的探讨。朱小蔓是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理论的倡导者。但一直以来,有关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情感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较为有限,丰厚的价值意蕴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新时代背景下,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不断凸显。情感教育是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为回应,以情感为本体,以情感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价值塑造为灵魂,以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育人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在情感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借助贯穿大学生学业生涯全过程的陪伴、辅导、教育、研讨、管理与服务,通过情感缺陷的发现与弥补、情感认知的获取与培育、情感能力的锻炼和养成,致力于完善大学生人格,强化大学生自尊,帮助大学生习得情绪管理技巧,突破亲密关系壁垒,克服学业生涯阻碍,坚定理想信念目标,实现不同育人要素的有机整合,完善育人机制,全面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质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情感教育的特点

由“情”出发,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教育强调教育中的“情绪—情感”向度,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状态的生命存在与呈现。它是以情感为本体的教育,情感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3](27-28)。情感教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绪、情感和感受,准确把握心理需求与学习兴趣,正视学生情感需求和负性情绪的客观性,通过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解惑思想难题,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互动情境中不断提高情感能力,从而创造情感亲近、思想共鸣,有利于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良好局面,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整合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兼容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后简称《纲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如何挖掘育人要素,构筑整合的育人体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天然具备统合育人工具与方法的属性。从内涵实质来说,情感教育是对人性的塑造和再构,是比知识教育更基础的生命教育。任何能够触发情绪、情感的人、物、事件,或者情绪、情感本身都可作为情感教育的资源。从理论来源看,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传播学、美学等不同学科都对情感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少成果成为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石。从操作实践来说,与学生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全员”都是潜在教育者;大学生从录取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从学业、情感、人际、生涯规划到理想信念形成的“全方位”,情感教育都大有可为。情感教育打破主体、情境等资源壁垒,整合育人要素,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千米”,极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度。

标本兼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情感教育既关注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本身,又关注大学生在情感、人际、学业、价值判断中的现实困境与迷思;既认可大学生情绪本身的客观性,又帮助其解决现实困难,此谓“治标”。同时,情感教育指向情绪背后更隐蔽、更稳定的价值信念与行为模式。通过培养师生之间情感支持与互信关系上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情感调控能力、体验理解能力、自我愿望能力等[2](70-80),创设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感化、自我教育的积极情境,培育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人格完备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此谓“治本”。情感教育在彰显亲和力的基础上标本兼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需求导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杠杆化。情感教育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精准捕捉大学生的心理动力与情感特征,针对发展、功能修复等不同需求开展情感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杠杆化。杠杆化通过两个路径实现:一是通过帮助大学生科学理解情绪、习得情绪管理技巧,突破亲密关系壁垒,克服学业生涯阻碍,走出心理障碍,破解价值迷思等途径,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扰、困难,从而实现超越应对现实困境的人格完善、理想信念养成等更高层级的目标;二是通过帮助大学生破解现实问题,展现思政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借此塑造有亲和力、感染力、公信力的职业形象,发展为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权威,成为先进思想传播的重要渠道。

二、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情感教育坚持由情出发,整合资源,标本兼治,需求导向,是一种综合的、前沿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突出的价值与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挖掘的攻坚区

“三全育人”工作框架下,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要素亟待进一步挖掘。《纲要》明确指出要构建课程、科研等“十大”育人体系,但各要素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逻辑结构尚未明确,载体间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且除载体这一要素外,主体、内容、工具/方法、情境等要素的挖掘运用均存在类似“瓶颈”。如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挖掘工作进入攻坚区。与认知教育相对应,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统领性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恰好可以对此作出回应。功能定位上,将情感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力量,促使个体情感能力得以培养,实现个体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与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一道,支持人的智力、道德与审美发展。教育主体上,情感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调动一切育人资源,教育者不再局限于辅导员、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直接、甚至间接相关的学校工作人员均可成为教育者,如守护楼栋的楼管、发表新生致辞的校领导。教育内容上,情感教育回应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迷思、疑惑与困扰,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拓展,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与学生的长期互动中,情感教育还融入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元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工具方法上,情感教育突出陪伴辅导、认知辅导、自尊培育、情绪安抚、挫折克服、学业规划、理想信念教育等方式。在情境上,除传统的谈心谈话、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场景外,情感教育还重点引入陪伴辅导、日常管理与服务等有助于建立情感联结的场景。在载体上,根据个体的不同需求酌情使用、组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形势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突破创新,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成效,情感教育正是对科学教育理念的重诉。情感教育以情感为本体,情感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通过对生命情感活动的培养与引导,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使人的情感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驱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高度一致。在主体性方面,情感教育追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经历、共同研讨、共同成长,突出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在个性化方面,情感教育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缺陷、情感需求、学业状况、家庭支持,并据此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在创新性方面,情感教育力求通过解构与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从目标宗旨来说,情感教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旨在从情绪、情感、态度、信念、行为及人格层面对人进行全方位塑造,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一致。情感教育凭借出色的亲和力、兼容度、实效性和杠杆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渗透力、效用力和导向性得到明显提升。亲和力能够激发学生接受特定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86-90)。如使用点赞、陪伴等表达认同和情感支持的方式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绪感染,促进内省、反思,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注及与教学、实践、心理、资助、组织等教育环节的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填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缝隙”。情感教育由情出发,标本兼治的特点直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从根本上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情感教育的杠杆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意图隐蔽“植入”情感教育全过程,从师生之间建立情感联结开始,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榜样教育,甚至关注的内容都会成为价值输出的载体,建构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制高点

除道德因素外,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及教师本身的情感能力和人文素养要求较高,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制高点。教育者应深刻理解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情感教育理论来源和工具来源都十分丰富,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应迅速得到匹配,并拥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如陪伴、倾听、危机干预的能力等。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情感和人文素养也是情感教育的支撑性品质,不仅从内部保证教育者的教育信念、教育热情,而且在技艺层面保证教育成效[2](70-80)。情感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者的爱心、敏感性,与学生情感互动能力等。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情感能力和人文素养时,一定能与学生营造出平等互信的交流环境,构筑出情感教育坚实的起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一般模式

在充分理解大学生情感教育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具备多重功能的情感教育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目标、主体、功能定位与载体等内容。

(一)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目标,即提高大学生的情感能力,具体包括移情能力、情绪识别能力、情感调控能力、体验理解能力、自我愿望能力等;第二层次是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自觉主体,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层次是终极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个目标从不同层级勾勒出情感教育的价值目标体系。

(二)主體

情感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学生在教育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能动性,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结构。在情感教育的不同情境下,两方主体扮演不同角色。教育情境下,学生是被教育者,老师是教育者;辅导情境下,学生是被辅导者,老师是辅导者;陪伴情境下,学生是被陪伴者,老师是陪伴者;服务情境下,学生是被服务者,老师是服务者;管理场景下,学生是被管理者,老师是管理者。不同情境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并非一直处于平等地位,需根据不同关系灵活调整,否则会引发角色紊乱,导致情感教育失败。

(三)功能定位

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情感教育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常规型、发展型和调整型。常规型情感教育面向自我意识发展较好、人格功能健全的一般群体,通过对其保持日常关注和对认知能力的培养,依靠学生自我感化、自我教育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发展型情感教育同样面向一般性群体,通过帮助其应对发展困境和迷思,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个体发展。这两种是实践中最普遍的情感教育类型,调整型情感教育面向自我意识发展滞后,人格功能欠缺,以及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障碍的群体。通过认知、情绪、行为的调节实现相关功能的修复、重塑,逐步具备自我发展能力。这类情感教育面向少数、特定群体,以行为矫正、功能修复为主要目标,相较于前面两种情感教育,耗时更长,对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四)载体

情感教育的载体主要包括辅导谈心、日常工作、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陪伴和家访等。辅导谈心主要基于对学生求知、求教、求解需求的回应,在双向交流中实现对非理性信念的破除和重构,主要任务是认知重构和行为矫正。日常工作是指通过学生工作者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表达对学生的关心,承认现状的客观性和局限性,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担当、可靠的职业形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生涯规划课等课堂教学,以及团学活动、班会等场合向学生传输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方法,并进行实操和训练。陪伴是对特定学生学习、生活的深度介入,主要任务是提供情感支持。家访是情感教育的延伸场景,是针对重点关注对象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手段,因为只有在家庭背景下才能充分理解个体。家访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对原生家庭的了解,更是把家长作为教育对象,通过家庭成员的行为改变实现对学生的救助。通常,日常工作、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主要针对常规型情感教育;辅导谈心一般针对发展性教育和调整型教育;陪伴和家访适用于调整型教育。陪伴是对学生私人生活的深度介入,一般仅针对功能失调的紧急状况。

情感教育是情感为本体对对象的重要教育思想、理念与方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挖掘、理念创新、质量提升和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势驱动,高校应充分正视情感教育的巨大价值,不断推进情感教育理念落地生根,让情感教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P·郎,范国睿.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03).

[2]朱小蔓.情感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历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

[3]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芮鸿岩.高校德育亲和力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江苏高教,2018(01).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0JDSZ3199);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专项任务重点项目(18 Z3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三全育人)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722019SQY06/2019,2722020SQY21/2020)。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情感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