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2020-02-03陈香
陈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理解,同时,也被应用于教学中。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其中,业务的多元化是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而教学的多元化是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合,采用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元化教学更彰显着它的魅力,成为教学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教学过程中采用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思想,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那么,怎样将多元化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呢?
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是少不了的,但是如果只靠进行填鸭式知识教育,而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再好的知识也不过是一潭死水。为了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就要把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当学生初读感知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而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生字词的讲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需要教师把重点的生字词讲解到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也能增长知识。接下来就要细细品读文章,从文章中体味“滴水穿石”所揭示的人生道理。首先,教师会问学生以下问题:“大家对从一滴水把石头穿透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一滴水这么柔弱的物体能把石头穿透呢?”这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然后通过选出比较好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和认知,对文章所要体现的道理有更深的认识。必要的知识讲授完了,下面要让学生自主实践,所以布置“滴水穿石”的作业,让大家细细体味其中的意味。
在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地掌握知识;再者,与自主实践相结合,更能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在新课改下,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所以将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更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上面提及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能够开拓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接着,我们就要将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丰富教学理念。那这两者结合是怎样丰富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呢?我们一起探究这两者的结合方法,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虎门销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与文本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深刻地感受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以及认识到销烟行动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教师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的:首先,介绍事件发生背景,从背景中引导学生明白当时清王朝的没落与腐败。这样更能衬托出林则徐的勇敢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然后,講授必要的知识点,如需要重点掌握的生字词,需要细细体味的句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如探究虎门销烟对历史产生的重要意义,当然,这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才能使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对历史意义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学习之后,学生们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情感一旦被教师点燃,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也能丰富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实践与课外创新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实践是缺少不了的要素,但是仅仅有课堂的实践,并不足以把握教学的性质,拓展学生的思维,还需要与课外创新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彰显课堂的魅力,展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苏教版语文《走,我们去植树》是一篇以植树为主题的文章,在文中鼓励大家积极保护环境,热爱绿化。所以,教师应当这样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引读,让学生认真听,这有助于学生把握不认识的生字词,合理断句。接着,学生自由朗读文章,体会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喜悦感。这时候合理地提出问题:大家有植过树吗?你喜欢植树吗?要怎么样植树呢?然后,小组内讨论,激发学生对植树的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最后,挑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来组织一场植树活动,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开拓创新。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植树的乐趣,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协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仅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走出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结束语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知识传授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开拓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丰富教学理念;课堂实践与课外创新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彰显多元化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董海燕.小学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13):44.
[2]蔡玲玲.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9(1):61.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和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