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建构

2020-02-03徐伟琦

理论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变革,要求其必须重塑思维、放大边界、重构话语和革新模式。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传统权威与开放生态的偏离、限量输送与海量信息的错位、限时供应与随时在场的位移、闭环教育与环环连接的相悖等窘境,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更新上建构“互联网+”思维方式,在跨界融合上建构“互联网+”新型体系,在话语重组上建构“互联网+”互动模式,在树立典型上建构“互联网+”特色品牌。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1-0124-05

作者简介:徐伟琦(1986-),男,武汉人,武汉轻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在新时代的新业态,是创新2.0推动下演进的新生命,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其催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入互联网思维,是传统各行业+互联网的新变革,将重构各行各业的生产要素、业务体系和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行业、产业等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生产经营的便捷化、个性化、复合化、自助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勇于拥抱时代浪潮,适应新时代大势,强化自我革新能力及与时俱进品格,善于应用“互联网+”的各类平台与工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要求,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际遇

1.重塑思维:“互联网+”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互联网+”是概念化的新业态理念,互联网是平台,重要的在于行业发展要借助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端等平台提升生产发展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将跨界融合、开放生态、尊重人性、重塑结构、创新驱动、连接一切等“互联网+”特征发挥到极致,其前提就是要有“互联网+”思维,将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惠众生等“互联网+”思维方式移植至产业发展之中,善于运用互联网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互联网+”发展理念带有较强的个性化因素、追求创新及人性化趋向,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统一意志、输送特定教育内容的目标有着一定的差别性,要顺应时代潮流,就应重塑思维[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这种趋势,就必须进行相应变革,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互联网+”绕过了传统以群体为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发散式、个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互联网+”相伴而生,大学生可选择的受教育途径、方式、平台也日益多元,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效有用,必须转轨至互联网轨道,以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对等关系。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由党和国家赋予,通过相关职能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传达到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再传输给大学生,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这一传统输送方式进一步弱化,新媒体、自媒体的发达,使得大学生具有了更多的思想表达诉求和话语权,也热衷于表达自我观点与思想,是热点舆论的积极参与者。“互联网+”所引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使得教育者要逐步转换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全面“线上化”。

2.放大边界:“互联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围。

“互联网+”所对应的传播媒体变得更加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播信息、评论信息变得更加便捷、自由、开放,信息的生成、传播无时无处不在,完全脱离了时空界限。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具有约定的规范空间与时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是单向的线性进程传播和由点及面的扩散方式,教育者往往能够掌控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教育效果。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极高,思想开放而活跃,极易参与到各类网络事件和网络话题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被无限放大,信息的来源更庞杂,内容更加复杂,加之大学生有着较多的空余时间,更加剧了信息的流动性。具象地说,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教室、宿舍等为活动空间,教育内容的送达均是直线链条式的,大学生获取、消化、分享信息以静止化为表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物理空间,边框、边界消失,电脑、手机及各类APP终端不限时的连接使各种信息随时传达至大学生,其不定时地对信息进行浏览、检索、评论与转发,使得教育者要重新认知与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减少边界意识,建立符合“互联网+”特点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3.重构话语:“互联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格。

“互联网+”话语体系,有别于严谨、严格、宏大叙事、公文性质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的生成形式、传播等带有独特的意味,尤其是一些带有较强传播性、被广泛认可或带有调侃性、趣味性和特殊韵味的热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如近年流行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可能遇到了个假XX”“疯狂打call”等都是诞生后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网民等应用频率高企,也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互联网+”中特定词汇、图片、视频等均有产生的事件与人物背景,其意蕴一旦符合民众普遍认可的传播基础、贴近其生活实际或心理预期,便会促成民众的网络狂欢。大学生对网络热词有着较强的敏感性,甚至是某些热词的创造者,其参与传播的规模大、频率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表达、诠释、解读的重要途径,其话语传播的形式以权威性、规范表述为主,与大学生追求活泼、趣味性话语方式有一定的共鸣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话语的传播优势与表达准确性的劣势,学会话语置换,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性和内化效果。

4.革新模式:“互联网+”新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教育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形成的固有体系与框架,模式的形成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时代发展与不同时代大学生特定特征的体现,有着设计、实施、反馈、修订的发展进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措施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其特殊性,其经历了从“国家本位”“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个性本位”的转变,而且这一转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人在社会发展中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但当前这种转型一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校办学发展质量等的区别,各高校在贯彻實施过程中进程不一,效果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完全跳脱出社会哲学窠臼,在引入人学范式上还动力不足,意愿不强,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互联网+”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可以被体系化、便捷化、全面化地传达给大学生个体,也可以碎片化、草根化、多元化地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以大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有实现的可能性、可行性条件、平台与方案,大学生在应用手机客户端中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被其阅读、审视与思索。“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模式革新,要求教育者要迎合范式的转换,学会运用“互联网+”的新范式,在制定制度、组织活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从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本身出发,提高政策宣传的精准度和精确度。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窘境

1.传统权威与开放生态的偏离。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主体是固定的,在纵向上,是包括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的序列,在横向上,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对于教育资源有着独占性,负责教育对象的设定、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形式的设计、教育手段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实施等,基本上控制着思想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其权威性承袭于上级的行政指挥和命令,是分层化、网格化的模式。“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生态,教育对象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设定的路线与规程,借助网络资源,其接收来源多样的信息,自主审视信息,评判风格趋于多样化,具有越来越强的认知、分析、选择与判断能力[3]。当前大学生群体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有着较长的“网龄”,是“资深网民”,喜爱在“网络社区”“朋友圈”等表达观点,发表评论,对于时政要闻、热点事件、舆论事件的关注及敏锐性、时效性上,甚至优于教育者,“权威发声”“权威指挥”“权威教育”的惯性逐渐被弱化,教育者权威性在与开放生态的博弈中受到了一定的损伤。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具备一定“权威发声”能力的,以有效传达思想政治观点和正确价值观,而实际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开放生态之中的“网络发声”能力还明显不足,大学里的“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还支撑不起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网络话语和行为与倡导价值观“背离”。

2.限量输送与海量信息的错位。

在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办学经费有限,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上均有定额,所涉及的教育时间、人员队伍、软硬件设施等均为“定量供应”,主渠道、主阵地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且活动的场域主要以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有限。“互联网+”的快速扩张,使得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思想内容、意识形态主张、价值观念信仰等海量涌现且呈现持续性特征,大学生借助网络各类媒介基本上可以免费敞开式获取这些信息,可以无限量地得到供应与互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限量输送”与“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呈现出融合、撞击、消弥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教育内容的类型、信息呈现的频度、同一内容的差别性认识等都会造成形态的差异。而在“限量输送”与“海量信息”间主导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接受是否呈压倒性优势,大学生选择思想信息时两者呈何种比例等,当前还缺乏基于大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定性分析,很多高校在认知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采取恰当的措施,这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层面存在误区与盲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地教育大学生科学辨析“海量信息”。

3.限时供应与随时在场的位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时间线来看,是限时供应的,其时间轴以大学生入学开始,终于大学生毕业。而在该时间轴中,又分解为不同的时间段,主要以其在校期间的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为时间范围,这些时间段的其他时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触及,也难以掌握。“互联网+”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特征是“24小时在线、在场”,大学生应用较多的个人微信、关注的各类公众号与订阅号、微博、QQ及空间等即时通讯工具和依据这些平台而建立的诸多“网络社区”,随时都可关注、讨论有关思想政治的内容,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交流,亦可通过各类新闻类、资讯类网站、APP等阅读评论新闻、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有着校内思政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趋势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前诸多高校虽已应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应用的形式创新、内容设计、应用频度、覆盖人群上还明显不足,还没有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对思政关注的总时间。从全国各类官方微信单条或综合排名靠前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内容相对较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抓住大学生“眼球”、推送并被广泛热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能力还非常欠缺。

4.闭环教育与环环连接的相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构成要素分为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介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环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基本上仍然以“体内循环”为主,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教育主体承接上级规定的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个人道德规范等教育内容,通过课堂等教育途径或自创的形式等教育介质向教育主体输送,而且在此过程中,教育环境对教育效果亦产生一定影响,教育主体会充分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但这一运行程序与运行机制主要还是限于校内实践。在这一运行空间中,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要素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尽其责,而对外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入,与之进行互动交流的程序化机制还不完善,深度与程度还不够。“互联网+”所具备的连接一切的特征,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与外界发生全方位、多层面的联系,“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生成、到达、阅读、评论、反馈等是环环相接的,具有封闭环境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程序与运行机制要有效对接“互联网+”,才能突破闭环运行的固有模式,才能实现适应时代的教育效果,否则,就面临着式微的风险。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重构

1.理念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互联网+”思维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别无选择,唯有适应它,并借助它的平台、资源、工具,才能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理念上的更新,要在思维上切换到“互联网+”的“档位”,绝不能采取消极抵制方式。其一,建立用户理念。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用户”,要用“用户至上”的理念创新教育新模式、新方法,围绕“用户”生产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课程上,逐步建立思政课、哲社课等在内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选择优质师资精心制作优质在线课程供大学生线上学习;在互动上,从线上到線下逐步建立交流项目与常态化机制,及时诠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解读时政要闻和热点问题,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其二,建立包容理念。“互联网+”的发展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教育生命、内涵和机遇,教育工作者要有包容心态,一方面要积极研判其运行规律、发展态势、传播方式等带来的巨大变化,判断有利因素,剔除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理论认知、自我管理予以充分信任,做好大学生“互联网+”应用的引导与预案。其三,建立创新理念。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互联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平台困境、技术困境、人才困境较多,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应用理念,创造性地设置与本校校情、学情相适应的“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真正打破形式应用、低效应用等瓶颈。

2.跨界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互联网+”新型体系。

跨界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其基本要义是拆除思想的藩篱,跳出固有模式和框架界限,用“互联网+”的思维特质和大眼光,创造出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和新项目[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同样要有跨界融合的概念,要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跨越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其一,主体跨界。“互联网+”环境中,传统教育主客体的界定已经变得模糊,每个人都置身于信息场之中,每个人都是“发声筒”“麦克风”,每个人都是“中转站”“二传手”,大学生作为参与个体,不管是发表的思想政治言论还是转发、评论的思想政治内容,都折射的是其内在的价值认同与思想表达;所接受的信息也脱离了传统教育主体的施教范围,原有的单主体变成了多主体,教育主体已然跨界。其二,时空跨界。全天候、24小时在线的“互联网+”形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随时传达相关信息、学会应用各类自媒体平台的自觉与技术能力,要从传统的8小时工作制之中抽离出来,及时参与、引导大学生所在的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社交社区,发现不良苗头予以制止教育,对不良信息及时提醒纠正,鼓励传递正能量和饱含新时代价值的正确价值观。其三,平台跨界。依托“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衍生出诸多的新型平台,这些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自有的官方微信、微博、各类论坛及依托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形成的网络社区,精心设计具有原创能力、深受大学生关注及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与相关互联网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增强跨界联通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宜接受、个性化、好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

3.话语重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互联网+”互动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讲究的是严密的逻辑、宏大的表达、标准的表情达意,带有很强的程式性,而“互联网+”话语体系之中,这一叙事模式已然被悄然改变,大学生更热衷于应用可视化图片、视频、符号、表情等,且新一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话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符号到多元符号转变成长的一代,不仅能够娴熟地应用互联网话语,而且充满热情和激情,乐于用其表达个人观点。教育者必须正视这一话语现实,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时,顺应这一趋势,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度。其一,配置人员。高校的自媒体平台管理及应用人员,要尽可能地选用熟悉网络话语、掌握现代网络话语传播技术、了解大学生话语风格的工作人员,其在设置议题、设计主题时能够更接近大学生的风格,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话语接受度高的局面。其二,拉近距离。当前高校所应用的新媒体、自媒体基本上都具备互动交流功能,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仅要应用新型话语表达方式,也要用能够引起大学生共鸣的话语进行答疑解惑、交流思想,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三,研究趋势。“互联网+话语”会伴随时代发展产生新的表达形式,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会带来话语生成的变革,高校必须及时发现、研判最新的技术平台及互联网话语演变的趋势,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构建符合传播规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广受大学生关注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树立典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互联网+”特色品牌。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发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命,因互联网而造成的人群的集聚化程度实际上更高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利用口碑发酵、精准投入广告、社会媒体传播等方式不仅可以营销产品,而且更加节约成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品牌效应、示范效应,以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其一,打造“互联网+媒体品牌”。各高校应顺应媒体技术发展潮流,加快推进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开通、开发、建设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与传播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应用,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精心打造自有媒体品牌,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其二,培育“互联网+示范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利用媒体平台设计一些特色、品牌项目,有选择地重点推出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系列精品,形成高校在某个层面上的特色化做法和成效,产生传播的规模效应。其三,培树“互联网+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中拥有的“粉丝数”、关注度是非常大的,往往能够一呼百应,具有很强的社会舆论引导力。高校也要着力培育属于自己的“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在诠释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政策、代表大学生发声、评判社会焦点舆论上拥有自己的权威声音,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姿态和思想观点。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其展示与建构能够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大学生身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影子”,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多元化信息之间的对冲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适当“发声”、恰当“高鸣”,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审视鱼龙混杂的信息,规避不良信息,接受正规信息,使其在思想政治信息接收与自我内化中完成价值观的树立与重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黄升民,刘珊.“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37(2)∶1-6.

[3]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 傅盛,翟文婷.傅盛.后互联网时代,跨界和创新是两大机会[J].中国企业家, 2017(22)∶28-29.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互联网+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