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民营涉农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
2020-02-03陆玄韦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从系统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和谐、宜居的新农村。农村地区“产兴业旺”、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稳定治理离不开民营涉农企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行业多家民营涉农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民营涉农企业在自身禀赋与外部环境影响下仍面临若干风险因素,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以优化政府公共政策供给方式防范和化解民营涉农企业所面临诸多风险的具体对策措施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民营涉农企业;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1-0074-06
作者简介:陆玄韦(1990-),男,西安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急管理。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主要包括按照产兴业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从全局角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民营涉农企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民营涉农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活跃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具有重大影响。
一、民营涉农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民营涉农企业指的是非政府直接或间接出资控股,在农业产业链中直接从事农、林、牧、渔生产,或与之匹配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技术研发等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或组织。民营涉农企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民营涉农企业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产业兴旺是书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重点。提升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使农业真正成为有效益的产业。根据学者对“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的分析框架[1],民营涉农企业相比于传统农户,有三个优势:一是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量的需求,产品供应极大丰富,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二是经过市场化优胜劣汰竞争,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结构不断优化,居民从“吃饱”向“吃好”转变,更绿色、更具特色、更品牌化的农产品和服务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无效供给减少、有效供给增加;三是以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有效提升整体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和效益水平,例如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使用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使用大型农机具减少人工成本等。
2.发展民营涉农企业有助于个体农户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维护农户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而个体农户产业分散、能力弱等问题使其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脱节,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民营涉农企业成为连结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桥梁,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整合土地、收购产品、雇佣人力等方式,将分散的农户个体联系起来,使小农户可以充分享受产业化红利,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发展民营涉农企业有助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认为,贫困的来源是缺乏机会和资源而非怠惰[2]。乡村振兴战略将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作为首要任务。个体农户陷入贫困,并非劳动能力的丧失,而是缺乏产业和就业扶持。民营涉农企业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向贫困户传授生产、生活技能,有效发挥带贫、助贫的作用,培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逐步消除贫困户精神上的贫困,将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4.发展民营涉农企业有助于维护县域地区治理稳定。
提升基层治理有效性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所在,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多方参与。民营涉农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作为政策传导载体将政府产业政策、惠民政策传递给个体农户,有效调动个体农民在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维护县域地区治理稳定。
二、民营涉农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民营涉农企业在地區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其所处农业行业的自身特殊性,导致其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相较于其他企业更为多元。当前,民营涉农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与疫病风险。
农业生产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会明显受到自然风险破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影响。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因为自然灾害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71.1千公顷,绝收13.4千公顷[3]。纯种、养殖企业由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劳动成果,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巨大,且与企业所处的区位具有强烈的相关关系。例如,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山地地区容易受到短期高强度的洪涝灾害,而沿海地区农业企业多面临台风天气所带来的生产损失。
疫病对于农业生产同样具有严重威胁,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企业大幅减产,而疫病爆发后农产品流通限制将引发市场价格波动,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从企业管理角度看,企业对疫情处理的好坏受其内控管理水平影响,在农业产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民营涉农企业难以驾驭内控管理能力,企业对潜在风险难以有效预防及应对。同时,贸易全球化环境下交通物流手段的迭代使得局部疫情可以迅速演化为大范围的风险事件。例如,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出现的非洲猪瘟,由于跨省调运难以制止,加之部分企业卫生检疫管理水平不足,仅一年多时间猪瘟疫情从局部蔓延到全国各地,造成大批养猪企业经营严重受损。
2.经营风险。
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到加工、销售、贸易等更多业态,民营涉农经营者在新的环境下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嵌入到行业的产业链中,其可能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也可能是整个产业链。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产业细分程度不断加强,每个企业的生产既依靠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又需要拓展下游的销售市场。其在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从产、供、销三个层面去考虑。
产:产品同质化。经营思路代表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业务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现代企业管理明确了企业管理者应该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等多个领域设定绩效和目标[4]。对于民营涉农企业来说,其多存在经营目标管理被动的问题,对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缺乏科学统计和规划,往往是看到什么畅销就照搬复制而陷入到区域性同质化竞争中。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处在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依靠密集劳动获取收益,则更易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冲击。
供:原材料供应不足。大多数被调研者都提到了企业对于原材料的依赖问题,处在产业链中的经营者,原材料采购规模的限制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在订单量较大期间由于需要保证老客户的订单质量则需要放弃一些小额订单,长久形成供销渠道依赖;或由于原材料收购不足造成生产线无法达到设计产能造成空置损失,这都对企业的生产统筹与市场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民营涉农企业采取“企业+农户”生产模式,即企业和作为生产者的农民订立书面或者口头上关于转让农产品等多个生产条件及销售条件的契约[5]以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但在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因和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处在被动地位,即如果农产品价格较低,企业将承担溢价收购风险从而推高企业生产成本;若农产品价格走高,则农户会因为扩大自身收入动机而选择违约转卖农产品,造成企业收购原材料不足。
销:产品销售能力弱。由于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销售人才匮乏,物流配送能力不足[6],传统农业面临难以“走出去”困局,服务半径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常常出现丰年农产品在主产区域滞销的局面。同时,民营涉农企业面临品牌树立困境从而导致销路不畅,由于大多数农产品处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在地区难以出现一个品牌度较高的企业,普通消费者很难在市场中选出质量高且值得信赖的品牌。民营涉农企业在销售方面面临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收款账期。处在供应链中的企业,为了支付农户原材料款多以现金进行结算(受制于金融普惠性不足,一些个体农户未开立银行账户或不会使用银行转账),这需要企业在原材料收购季节到来前集中准备大量流动资金保证后续生产;但在与下游经销商、门店、电商平台等进行销售结算时,由于民营涉农企业议价能力弱,账期往往较长,导致企业日常资金链较为紧张,从而使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难度较大或者需要较长周期。
3.内控管理风险。
我国虽然是重农国家,但县域地区的“职业农民”却随着经济转型越来越少。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乡村人口从1978年的82.1%下降至40.42%[7],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设置不完善导致很多地区出现“空巢”现象,而资金、技术和人才难以进入乡村、留在乡村,进一步形成发展的恶性循环。部分从养殖大户、扶贫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成立的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管理团队和技术,其内控制度与企业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形成经营隐患[8]:一是安全生产的管控力度不足。部分非大型民营涉农企业没有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与相关的应急机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难以第一时间有效止损。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且流动性较大,造成企业难以拥有长期和稳定的财务计划。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多家企业存在疏于还款造成逾期的记录;部分企业仍使用手工账本的形式记录企业经营活动;部分企业存在公、私账不分情况。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对企业对外融资造成不良影响,易诱发融资风险。三是缺乏对核心技术进行升级的动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中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9]。但对于普遍存在对外借贷、盈亏自负的民营涉农企业来说,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和绿色产品研发需要投入高昂的费用和大量时间,而农产品的利润率普遍较低,加之新科技成果从问世到市场认可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例如转基因食品、人造肉面临的争议),这些因素严重抑制了企业想要去开发新产品或进行技术优化的动机[10]。
4.融资风险。
民营涉农企业筹资途径单一,扩大生产规模依赖金融机构扶持,但基于农业产业生产周期长、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大、存货比重高、抵质押物不足等特征[11],加深了其融資脆弱性。一方面,民营涉农企业大部分资产由生物资产和存货组成,而厂房、设备在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融资时不能抵押或抵押率较低,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这导致企业只能寻求城商行、农信社进行融资,其需要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或者抵押企业股东自身的资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向民营涉农企业提供的贷款以一年期流贷为主,其与农产品生产周期并不匹配,企业为了保证信用,需要通过企业间拆借、过桥来偿还金融机构贷款,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较短的融资期限使企业开展基础设置建设时容易陷入“短贷长用”的局面,进一步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
5.政策风险。
民营涉农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且具有双向性,在一定情况下“机遇”与“风险”会相互转化。一方面,地方农业部门通过下发产业开发规划和方案,在调动地区资源向企业倾斜、扩大企业融资路径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扩张潜在风险。例如,政府对某企业进行财政贴息、协调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绑定、设置产业规划红头文件支持等举措,在短期内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但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产业周期变化,政府机构人员调整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对在政策鼓励下盲目扩产的企业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关于环保、卫生和消防要求提高,限制出口、土地规划变更等政策出台,会在短时间内对民营涉农企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管理差、污染大的企业被清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区域疫病传播风险,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营涉农企业风险应对策略
民营涉农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中,企业通过主动管理行为,如配备专业财务软件、雇佣安全岗位人员等,可以提前识别和预防从而降低损失的风险可以被称为“管理性风险”;而受制于农业产业特殊性和民营涉农企业脆弱性所引发的“战略性风险”,例如因生产周期与融资期限不匹配导致的融资困局、区域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销售受阻等,则难以通过企业经营者自身短时间内通过完善制度或提升管理能力来解决[12]。前文提到,政府行为对于民营涉农企业的影响并非单向度和绝对化,合理的政策可以将企业所面临的战略性风险转化为管理性风险。例如,政府引导产业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产业平台公司为民营涉农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通路,放宽了融资条件和融资期限,则企业面临的风险从金融资源稀缺这种战略性风险转化为了获取稳定融资而亟待提升内控水平的管理性风险。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妥善应对民营涉农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仅仅从企业自身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机构的共同参与。
1.以平衡保险供需抵御自然风险。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市场充分认可,通过保险可以有效将个体企业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及疫病风险向外分散,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获得经济补偿用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自2013年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出台后,“农业保险”作为关键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反复提及,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还严重不足[13],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需求乏力,在“政府全能”的影响下,农业经营者习惯于政府在自然灾害、疫情发生后展开全面救助,导致其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难以提升,主动投保保险的意识较低。另一方面在于供给不足,市场上除了粮食、能繁母猪等传统政策性保险外,对于水果、蔬菜、水产等经济作物的保险产品还较为缺乏;同时,农业保险公司出于经营成本考虑,在承保时对生产规模下限进行限制也将大量小经营者排除在保障之外。要破解保险供需矛盾,从政府角度来看,一是应该提升对政策性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特别是对农村特殊人群的照顾,扩大保险覆盖范围;二是联合保险公司开发更多品类的农业保险产品,持续研究“保险+期货”、气象指数保险、农业巨灾保险等,使保险覆盖农业经营全流程;三是加强保险宣传,将投保保险与申请融资、补贴政策结合起来。对于农业经营者而言,应该不断提升对于保险的认识水平,丰富自身抗风险能力。
2.以协调城乡发展降低经营风险。
城乡发展失衡理论认为,大城市的急速扩张挤压周边区域,对小城市和乡村的人口、资源产生虹吸效应,压制了城市周边地区产业的发展空间。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功能相同、彼此争抢资源的问题。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通过明确产业规划,将县域地区与城区功能区分开来,引导民营涉农企业走差异化路线,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推行农业综合体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城与乡彼此伴生的依存关系。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经营者将企业定位为城市居民食品提供商和短途度假服务提供商,根据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营方向,借助“绿色有机”“慢生活”潮流,利用自媒体平台打破销售物理界限,树立企业品牌,有效减少了企业在经营方面和产销方面的风险。
3.以优质人才引进破解内控风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破人才瓶颈制约,上文分析民营涉农企业面临安全生产管控力度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科技研发能力弱等问题,本质上都源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初期虽然可以保证股东稳定,但进入规模扩张期后则往往暴露出组织结构不清晰、决策过于集中等问题。同时,笔者发现,多数企业经营者子女并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业行业,一些企业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普遍的低收入使得青年农民向城市流动追求物质基础,摆脱土地束缚、摆脱贫穷生活是其“逃离农村”的心理动因[14];相对应地,农村产业活力的缺乏使城市人才也不愿意进入乡村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產业变革下,以民营涉农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县域地区经济价值凸显,农村干事创业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奠定了人才向县域流入的心理基础。基于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一方面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流动制度,配套相应激励政策,引导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基层公职人员、城市精英等潜在的农业经营者、创业者和管理者来到乡村、建设乡村,实现对现有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升级。另一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组织面向个体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常态化机制,逐步扩大“职业农民”体量,完善在涉农企业内的人员选拔和职业晋升机制,增强县域地区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
4.以扩大金融通路纾解融资风险。
众多学者在讨论民营企业面临困境时都将融资风险单独着重分析,“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已成显性问题。除了提升民营涉农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减少金融机构排斥外,从外部政策支持角度来看,一是要提升地方政府对农业专项融资的支持力度,通过贴息、贴保减少优质农业经营者融资负担。二是开通涉农融资“绿色通道”,简化、放宽抵质押流程和范围,探索农产品仓单质押、活体抵押融资模式,充分盘活企业资产,拓宽其融资途径。例如,企业将存栏肉牛抵押给金融机构,通过政府背书保证信用,引入第三方监管公司确保押品安全,从而获取贷款。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适当降低其对于涉农企业的准入和授信门槛,针对不同农产品周期给予企业不同的融资期限。四是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和企业互保,培育县域地区良好信贷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活水。
5.以行政能力提升化解政策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现状仍未根本上得到改变,地方政府应该在重视推进道桥、环保、电网、物流、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弥合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同时,以提升行政能力、优化政策方式调控实现对民营涉农企业的赋能:一是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基层干部在“三农”领域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扎根乡村的韧性,扎实将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分解并进行本土化落地,把“三农”工作上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的高度,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二是制定政策时要真正从产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吸收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经营者的意见,提升政策科学性和延续性,减少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轻视。例如,限养禁养政策落地应采取行政命令与市场化购买排污权、提供择业岗位等配套政策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一刀切”导致的农业生产经营中断。三是加强依法行政,特别是在追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施政时更要注意程序及内容合法合规,鼓励社会监督力量进入乡村地区,减少政府在招商引资、土地规划、补贴发放行政行为中的寻租空间。
结语
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兴则国家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民营涉农企业作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活力,才能有助于更好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民营涉农企业由于其自身产业特性,单独以企业管理理论去研究其风险是不全面的。本文通过对民营涉农企业实地调研,挖掘与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自然灾害、疫病、经营、融资和政策风险。为应对风险,在提升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修炼内功的同时,公共部门通过持续完善对民营涉农企业的保险、产业和人才政策,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优化,则可以有效降低其战略性风险,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助力民营涉农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长云.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政策和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33.
[2] 肖宏.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探析——对穷人经济学的考察[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98-100.
[3] 应急管理部发布2019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4/09/content_5380729.htm.
[4]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1.
[5] 税文兵,鞠林杉.农业供应风险对订单农业企业采购的影响[J].科技与经济,2018(31)∶46-50.
[6] 黄兰婷.“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8(36)∶113-114.
[7] 谢来位,付玉联.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的政策诉求及政策保障[J].探索,2019(5)∶124-131.
[8] 时玉蓉.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9(10)∶140-141.
[9] 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六大新信号[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2/30/c_11 22188285.htm.
[10]韩冬青.市场营销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7)∶233.
[11]杨军,房姿含.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9)∶95-104.
[12]吕文栋,赵杨,韦远.论弹性风险管理——应对不确定情境的组织管理技术[J].管理世界,2019(9)∶116-132.
[13]黄英君.政府诱导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基于政企农三方行为主体的创新设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3)∶126-138.
[14]梁栋,吴存玉.乡村振兴与青年农民返鄉创业的现实基础、内在逻辑及其省思[J].现代经济探讨,2019(5):125-132.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