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影拂阶尘不起清风穿池水无声
——走进紫砂“闻心竹提”的闻心问心之人生境界

2020-02-03陆胜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壶嘴陶刻品格

陆胜利

闻心竹提以竹入壶,壶身、壶嘴、壶钮、提梁均以竹竿为形制,壶身呈圆柱体,粗壮敦实,古拙质朴;壶钮形制状同壶身等比缩小,憨态可掬;壶嘴、提梁自壶身自然胥出,壶嘴弯曲有致,昂扬向上,提梁圆中显方,柔中带刚。壶嘴、提梁都有一定的弯曲度,应用材料力学中弯曲应力,在达到了功用上的曲度同时最大程度的呈现出了弯而不折的力度与折而不断的韧性。闻心竹提“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种心境的弥散性与感染性,层层有境,环环相融,直达闻心问心闻之人生境界。

首先,题材的选择。闻心竹提以竹为壶,竹在我国不只有悠久的历史,不只是文化的传承,它因具有挺拔、笔直、坚毅、不屈、谦逊、淳朴等生命结构被赋予了君子品格的象征意义,因长寿、长青、群居等生命特性又带有美好的寓意。竹,在自身亘古永恒的的存在中成为常见的风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成为多种日用品的材料,在文人推动下的文化演绎中成为象征君子品格气节的精神喻义,郑板桥咏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徐庭筠赞它:“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刘孝先以竹自喻:“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闻心竹提以竹坚持自我,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精神内化于器而外化于形,以其形传其神颂其气喻其意,是坚守初心、坚持自我的象征。

其次,造型的设计。闻心竹提造型有三个特征,其一,只用到了竹竿这一竹元素,壶身、壶钮等比形制,和谐统一,整体简约大气,深谙至纯至精、至简至美之道。《庄子·天道》中有云:“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至美之下是至纯,纯是心的原始状态,去除杂念以纯净之姿闻心才更是清楚明了。其二,整器的平面视角圆中显方,方是心的原始姿态,不随波逐流是内心坚定,不见风使舵是不屑圆滑,不随意摇摆是心有所有。方,是内心要坚守的底线与态度。其三,这件作品的精气神韵是刚柔并济、含蓄有力。柔,是内心的柔软,刚,是内心的不屈,含蓄是内心的谦逊,有力是内心的强大。造型设计的艺术性将情感在竹这一元素之间不断的组合变化中递进,以形入境,传递出心的态度、底线与坚守。

再次,陶刻的装饰。盖面陶刻寥寥数笔,随心随性,却是云雾缥缈缭绕,如梦如幻,如入参禅悟性之境,又是“竹影拂阶尘不起,清风穿池水无声”,虚实相生,全在自己。陶刻此番情境入壶,以壶烘托其意,不是直接的禅理文字,而是构成了一处参禅悟性的意境,闻心问心随心,得到心的独处与平和。

心有形而心声无形,闻心是哲学思维与人生境界。修身在修心,养心才能养性,古语有云修身养性才能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命脉。我们的先贤、我们祖辈还有我们,就是在这种文化中一代代继往与开来,步入我们这个时代,他们的努力给了我们硕果,他们的成就也给了我们诱惑。我们所在的世界,很好。科技发达,经济腾飞,鲜花与掌声常有,牛奶与面包相伴,我们的起点很高,可以接受更高的教育,可以拥有品质的生活,可以追求精神的享受。我们的世界,很乱。物欲横流,鼎沸嘈杂,选择多了就容易彷徨,机会多了就容易迟疑,诱惑多了就容易迷失。我们在这样的世界生存,我们每天接受着新鲜事物,却也在忘记过去,那段被我们遗忘的曾经,叫做初心。我们每天舟车劳顿奔波千里,我们常常说的累,其实是心的疲惫。我们随波逐流失去的是自我,我们随俗浮沉是忘记听一听心的声音,时间久了,我们终究会没了自己。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主宰,诚于心形于外,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性决定行为,心亮则眼清智明,处事有尺;心蒙则眼盲智庸,行事无度。闻心,为人者,当闻心自醒方能畅远方,为匠者,当闻心以为匠才能有信仰。愿你我,闻心,问心,随心,过好这一生。

猜你喜欢

壶嘴陶刻品格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