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玉韵”紫砂壶的艺术美感与文化意义

2020-02-03马永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壶盖玉器紫砂壶

马永强

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是艺术生长的绝佳土壤。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都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出现,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特点,这些艺术品在发展中彼此借鉴,不避创新,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品的稳固根基。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品,于明朝正德时期诞生于江苏宜兴,其继承中国传统陶瓷茶壶制作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品质与价值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与收藏价值的陶制茶壶。

紫砂壶有“紫玉金砂”的美名,证明了紫砂壶与玉器之间有共通之处。“玉韵”这一作品就将中国传统玉器的特点融入至壶身各个部分,使紫砂壶与玉器之间产生“艺术反应”,凭借两者间气质的相通构成艺术个性,形成温润古雅的艺术气质,对紫砂壶工艺与中国玉器之美进行了双重展示,说明了中国传统艺术拥有较为统一的文化精神根基。

“玉韵”以一件茶壶与四件茶杯、茶碟共同构成,在色彩、造型以及装饰上具有一致性,力求简约清爽,完整大气。作品采用原矿底槽清泥制作,此泥产于紫砂矿脉最底层,质量极佳,为历代制壶艺人所推崇,烧制后呈现出棕红色,有深沉古雅之美。作品色彩醇厚均匀,有浓厚的古典气质,表面细腻润泽,有细腻微光,彰显底槽清泥料的特点。泥料的质感呼应了玉器气质,人们常说“温润如玉”,反映了玉器有纯净温和之美。作品表面没有一丝瑕疵,是表现玉之气质的必然要求,如此一来便通过泥料对紫砂壶工艺与玉器之美进行了共同表现,使二者的结合更加自然和紧密。

中国传统玉器种类丰富,创作中主要参考的是玉璧、玉琮等圆形玉器,可与紫砂壶造型结构完美融合。壶身为一圆柱形,高度适中,上下两面平整,筒身部分流畅圆润,自然围成以圆环,首尾相接自成一体,不见人工痕迹,可使作品有自然的精美气质,贴近紫砂壶艺术本身的随和与优雅。筒身中部由一扁带环绕装饰,扁带中间再用纹线加以强调,使筒身产生立体感,也更接近玉璧、玉琮的形态。

壶身底部镶嵌圆形底座,使作品更有层次感。壶盖同为圆形,与壶底部相互对应,保证了壶身的平衡。创作对壶盖进行了装饰,点缀了均匀的小圆点,使壶盖表现形成凹凸感,是参考了玉器的纹饰设计,丰富了作品中的结构层次。壶身与壶盖处的装饰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独到地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精细特点。环绕在壶身的玉带不能偏仄,壶盖之上的小圆点都是由纯手工镶嵌而成,使作品精巧细腻又没有生硬之感,与作品整体大气温和相一致。

为进一步展现中国玉器之巧妙,创作中运用了双环相套的壶钮,这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设计,在新的艺术主题中,壶钮被赋予了玉的美感。壶盖中央首先镶嵌上半环形的壶钮,作为“地基”,再套上一个可以活动的小圆环,当使用作品时,小圆环便会与壶盖发生碰撞,产生叮当响声,为作品增添了韵律美。壶身一侧镶嵌着线条向上延伸的弯嘴,创作中在壶钮根部进行了雕刻,以简单纹线勾勒出龙头造型,以形成“龙吐水”的场景。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无论是传统玉器还是紫砂壶艺术中都经常可见龙形装饰,此壶中运用龙形雕刻象征中华民族精神,为作品增添文化意义。

提梁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造型,通过镶嵌提梁可增加壶的空间高度,使壶更加高耸立体。此壶中也运用了提梁设计,两端镶嵌在壶身两侧肩部,提梁整体为方形,造型标致端庄,上部两侧作出圆角,与壶身的圆润温和相匹配。提梁与壶身配合,象征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意义,其中体现了中正、和谐的理念,说明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始终崇尚和平,是新时代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与壶配套的四个茶杯造型与壶身一致,杯身镶嵌环形把手,保证了使用效果。“玉韵”这件作品有着玉的温润,其韵味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作品展现了中国紫砂壶工艺的精湛与巧妙,以及对中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和谐思想,在深沉古雅之中揭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与紫砂壶艺术的博大胸怀。

结语: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是中华民族不变的思想,“玉韵”紫砂壶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诞生的一件富于和谐美的优秀作品。本文对作品泥料、造型以及相关装饰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作品对玉器特征的融合与表现,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文化意义。灵活地结合优秀传统艺术特点是紫砂壶艺术的优秀品质,由此才能呈现出文化意义,展现中国紫砂壶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壶盖玉器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西汉玉器的鉴定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