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怡适雅乐在“清欢”
——简谈“清欢”的艺术气质的构成与特点

2020-02-03杨倩文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壶盖泥料手工艺

杨倩文

在中国紫砂壶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从不缺乏肯定与赞美的声音。在紫砂泥的“带动”下,静美的外形、强大的功能与珍贵的价值始终围绕着紫砂壶,泡茶的用途使紫砂壶在诸多场合都是“八面玲珑”。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必然有利于紫砂壶艺术的传播,向更深层次探索,紫砂壶艺术的广泛传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劲影响力的有力证明,同时直达人类内心深处对于美及闲适生活的共同追求。

清丽淡雅与闲适脱俗是紫砂壶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这体现了紫砂壶艺术对于“炫技”的客观看待,秉承着优良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艺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本民族的艺术,他们竭力促成的是紫砂壶在做工、意境及文化感方面的突破,展现了中国紫砂壶艺术之气质与不朽的“匠人精神”。就这一点来说,这件“清欢”从外形到内涵都比较接近紫砂壶艺术传统与文化内核,从工艺与气质两方面解读了世人迷恋紫砂壶艺术的合理性。紫砂壶的命名是作品造型、气质的提炼与概括,“清欢”首先指向造型的简洁与活泼,二者并不相抵触,简洁是壶线面与装饰结合的特点;活泼是各部分的表现与韵律,所达到的是“怡适雅乐”的境界。

透彻清丽的美首先依靠泥料来表现,质色纯正,砂质细腻的泥料是制作此壶的首选,棕红色的泥料在壶身上均匀自如地铺开,连每一个细致的角落都能照顾到,面积最大的壶身主体自不必说,光洁透亮如同红玉,哪能想到这是矿石底层的泥土在高温历练下呈现的结果呢!自然的神奇绚丽、手工艺人的智慧以及对技艺的严格要求同样令人惊叹。

在为壶“定型”时,光器是最贴近“清”的美感的,统领着整件作品的气质。除了壶身一侧的文字陶刻外,全壶如碧湖般“清澈见底”,是壶清洁透彻之美的直接体现。光器的运用要求手工艺人精益求精,因为每一个小瑕疵都会在此壶中被无限放大。“清欢”的泥料运用与基本表现形式的选择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一种气质追求及手工艺人对制作流程的严格把关。

紫砂壶造型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即使是创新造型壶,在布局上也有着典型的传统特征,这与人的普遍视觉审美体验有直接关系。“清欢”壶身上窄下宽,周身圆润饱满,形似水滴,与经典的乳鼎壶也有相似之处,强调线条的灵活柔美与面的圆融灵活,底部小平底的运用使壶更富灵气与端庄仪态。壶身线面的轮廓是“清”的表现,线与面的结合与各自的运行遵循着自由又有节制的原则,才能牢固支撑起整个壶身,这种韵律美即成“欢”。在壶身造型之中,“清欢”的美感既具体又朦胧,具体是使人一目了然的简约的设计,但简约不是寡淡,使人觉之有诸多探索之处,朦胧便在于意犹未尽的美感,真有了几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气质,壶真正有滋味的地方就在于那清淡的怡适欢愉。

壶的各个部分继续延续着“清欢”的主题,尤其是直嘴与壶身之间的连接已达“天成”境界。把手微微的斜度与壶嘴共同衬托壶工整顺滑的肩部。壶盖延续壶身线条最终到达终点——小巧挺拔的壶钮。壶盖边缘得到了立体化强调,凸显与壶身之间的结构转折。从壶嘴经壶盖到壶把手形成了跳荡起伏的流线美感,形成了节奏美,壶的欢快、欢愉终于有所寄托。

到此为止,“清欢”无论是在造型轮廓还是气质内涵上的表达都已经十分清晰了,我们能明显感到一股生命力在壶中涌动,那是平凡但不乏味的生活的象征。在靠近壶嘴的壶面上,手工艺人运用陶刻工艺装饰上纵向书写的“清欢”二字,繁体字的运用更见作品古雅,直接连接高远脱俗的人生境界。以墨色进行点缀可使书法文字与壶身明显的区别开来,使壶包含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

“清欢”陶刻文字的装饰无疑是对壶艺术主题的直接表达,这种不遮掩的坦率与“清”所代表的清爽明快正是相符合的,欣赏者们可以由点及面地进行探索,在壶中逐渐发现“清欢”二字为何,在这一过程中不正是获得了“清欢”的怡适雅乐吗?这便是此件作品的真正奥秘之所在。

结语:本文是通过壶的泥料选择、造型设计等诸多方面来论述壶的艺术气质构成与特点的,重点是分析“清欢”在壶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又获得了怎样的体验。总的来说,“清欢”在为人带来美的体验之外,更多是生活的体验与生命的体验,这是紫砂壶艺术的重要传统,是“清欢”的真正可爱之处!

猜你喜欢

壶盖泥料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