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的起点在哪里

2020-02-02李镇西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萨科齐

李镇西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新教育。

教育已经喧嚣很久了,各种眼花缭乱的“理念”,以及花样翻新的“模式”,如同雾霾一般包围着我们,让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搞教育了。于是,归真返璞,回到起点,成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呼唤。新教育试图将这种呼唤变成行动。

那么,新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呢?

我们经常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句话似乎说清楚了出发的起点。但这句话其实很空,抽象的人民看不见也摸不着。能不能更加具体一些?我认为,“人民”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办孩子满意的教育”要好一些?

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在孩子身上——他们现在成长的快乐,他们今后生活的幸福……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每一天的教育。

但是,我琢磨了一下,感觉这句话还不能让我满意。因为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有一种教育,能够同时让所有孩子满意。凡是教过书的人都知道,面對五六十个学生,一堂课只能照顾大多数,那么,“前面”的少数和“后面”的少数显然就不会满意的。再有,根据多元智能,每一个人的智力都属于不同的类型,或者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可现在,我们对所有不同智能的人都开一门课,提出同一个学习目标。这样一来,所谓“办让孩子满意的教育”也成了一句美丽的空话,“看上去很美”而已。

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满意呢?

我认为,只有适合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才能让每一个孩子满意。因此,我们提出“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那么,怎么才算是“适合每一个孩子”呢?“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什么呢?对此,我同样朴素地回答:适合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在我看来,正视并尊重孩子之间的差距和差别,符合每一个孩子特点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所谓“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通俗地说,就是每一个孩子精神上的独特之处。我所敬仰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荡,并震撼着我的心灵:“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前几年,我偶然读到了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2007年秋天写给全法教师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还是萨科齐所说的“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都是一个意思:教育必须针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并满足他“自己”无与伦比的精神世界——性格,志向,兴趣,智慧,能力……这方方面面的独特性,都是我们教育者应该也必须关注并满足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成为“这一个”孩子的精神制高点,成为他一生的自豪所在,“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研究并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潜力,享受求知欲成长的快乐,就是新教育的起点;唤醒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拥有幸福而完整的人生,就是新教育的终点。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萨科齐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布朗与萨科齐在G20上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