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检测分析
2020-02-01李慧岩
李慧岩
(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平阳 325401)
1 前言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肠胃炎和败血症。近年来,副溶血性弧菌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病菌[1-3],该菌广泛生存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为了解浙江省平阳县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制定控制措施,本文对平阳县16 个乡镇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和餐饮场所的水产品进行采样检测。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来源
从平阳县各乡镇的流通和餐饮环节采集水产品,包括三文鱼、象拔蚌、白蟹、虾菇、花蛤、扇贝、牡蛎、蛏子、对虾、大黄鱼、鮸鱼等20 多种海产品样品共137 份,其中甲壳类45 份,贝壳类20 份,海水鱼类45 份,生食海产品类48 份。
2.2 方法
样品检测参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4]进行。
2.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8.0 软件对不同采样地点、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年份、不同种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不同采样地点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在检测的137 份样品中,餐饮店采集样品21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9 份,检出率为47.62%;菜场采集样品79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1 份,检出率为39.24%;超市采集样品37 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 份,检出率为29.73%;菜场、超市与餐饮场所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P<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采样点的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3.2 不同食用方式的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137 份样品中有48 份生食海产品和89 份非生食类的海样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17%和42.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P<0.01),详见表2。
表2 不同食用方式的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3.3 不同年份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2017—2018 年共检测各类海产样品137 份,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2017 年24.24%和2018 年50.7%,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1),详见表3。
表3 2017—2018 年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3.4 不同种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2017—2018 年共检测各种海产品样品137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2 份,检出率为37.96%。 其中,甲壳类、贝壳类、海水鱼类、生食海产品样检出率分别为45.83%、44.44%、35.00%、22.92%;各类海产品均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不同种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详见表4。
4 讨论
2017—2018 年,平阳县共采集海产品样品137 份并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52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37.96%,高于某些研究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5,6],说明平阳县所售生鲜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 对比不同采样点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存在差异,餐饮场所检出率最高,超市检出率最低,可能与海产品存放时间和存放条件有关,超市存放海产品条件相对较好,而餐饮场所和菜市场在加工过程中温度相对较高,放置时间长,且多为互相接触放置,易造成交叉污染。 不同年份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且有逐递增趋势,应加强对其的检测和管理。
表4 不同种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测
同时,本地居民习惯生食海产品,食用方法多为直接生食或用盐腌制后生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性腹泻。 本文检测的生食和非生食海产品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29.17%和42.70%,直接生食海产品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食源性疾病[7],建议市民尽量不要生食海产品,对加工海产品的餐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食用[8],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 烹调和调制海产品拼盘时可添加适量食醋。 食品烧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 h,不能及时烹食的海产品要进行冷藏保存。 还要提高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加工时的卫生意识,以减少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