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功夫的跨文化传播

2020-01-29蔡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文化传播好莱坞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中国功夫虽独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但它具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特点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除此之外,中国功夫更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越来越大。而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在文化传播上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地位。其中,作为电影产业领头的好莱坞在电影中加入了中国功夫文化,无疑是对中国功夫跨文化传播的肯定。通过电影的形式,中国功夫跨越了语言形式障碍,直观且高效地记录、传播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本文主要从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来浅谈中国功夫以及其体现的哲学思想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中国功夫;好莱坞;哲学思想;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蔡雯(1994.3-),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在读研究生(学号2018221035292),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6--02

“中国功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土壤,它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1]好莱坞作为西方影视生产巨头,引用功夫元素阐述中国文化,展现了全球化下的文化大融合。中国功夫作为一种国家符号,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哲学思想,并且对西方国家的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以往的功夫片中,由于形象的塑造,使得中国功夫显得十分神秘,而好莱坞的《功夫熊猫》里对于熊猫阿宝形象的设定似乎更加平易近人,它的憨态可掬与功夫的高深莫测的结合擦出了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一、中国功夫

《说文解字》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通常解释为:止戈即为武,制止战争在那个时代是人们对“武”的认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和平这一价值理念的追求。

中国功夫,既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又体现了悠久的中国文化。中国功夫讲求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是古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在西方,提到中国功夫,也不得不提起一个名字,那就是李小龙。他对中国功夫和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掀起的全球范围内的功夫热也让“Kungfu”这个词成为了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二、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社会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發展,形成了极具东方特色的社会文化。如今,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跨文化传播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人都是从“功夫”了解到中国文化。电影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在各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电影不仅直观、生动,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长中将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浓缩,通过视觉和听觉展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行业中的佼佼者,以其“美国信念”的建构与自由注意的传达成为屹立于世界电影行业的文化标杆。无论是其在电影表现手法还是故事叙述方式上,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美国文化和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好莱坞电影清楚地知道文化多样的重要性,于是在文化建构过程中往往融合多国文化,以确保其文化霸主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其中作为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比极大的中国及其中国文化逐渐吸引并影响着好莱坞。中国武侠片也成为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艺术作品,超越了语言和哲学表达的障碍,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观体验中国魅力的窗口。但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都没有在好莱坞以一个主流的形式呈现,很多都是融合在其商业大片中,为其故事情节增添一丝暴力美学的色彩,而《功夫熊猫》则是好莱坞成功将中国元素融入电影并作为主流色彩的范例。

三、从《功夫熊猫》看中国功夫

功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展现出来的,同时功夫文化也受到其他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盖世五侠”所代表的象形武术。阿宝习武时使用的沙袋、木桩等道具,乌龟大师的太极等等都表现了中国功夫元素。《功夫熊猫》不仅仅只停留在功夫文化的表象上,还从功夫的本身以及阿宝学习功夫的经历隐性地传播了功夫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一)功夫中的儒家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功夫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品德修养被视为做人最重要的素养,追求品德高尚与中国武术形成了一套道德体系,即“武德”。

儒家思想中的“有教无类”,指教育不分贫贱高低。在电影《功夫熊猫》中,一改中国人人都会习武的刻板影响,与武艺高强的同伴相比,阿宝是一只肥胖且没有习武功底的熊猫,但经过了浣熊师父的教导,最后打败了大龙。这正是儒家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体现。传统武术的教育是规模化的,但师父也会针对弟子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教授不同技能的功夫。电影中浣熊师父对阿宝的教导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因材施教”的理念。浣熊师父从用训练“盖世五侠”的方法训练阿宝,到无意发现食物能激发阿宝的功夫潜力,使阿宝在学习功夫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最终习得功夫。

古人云:“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所以武术的精髓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德。事实上,中国功夫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击技更在于武德,尚武与崇德的高度统一。习武者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尊师重道,不可争强好斗,恃强凌弱。从最根本上分析,这些清规戒律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中所隐藏的儒家思想之“尚武崇德、以德为本”。儒家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而功夫同样讲求“礼”的重要性,习武切磋前双方会行抱拳礼,而电影中大龙的贪欲和残忍是背离习武之人和儒家所提倡的理念。

(二)功夫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哲学观念继承了老子无为的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与中国武术文化相通。武术中“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及“以柔克刚”等思想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功夫中追求的“天人合一”讲求习武者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中国功夫从大自然的演变中获得灵感,将自然与武术融合,在习武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种道家思想在乌龟大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浣熊师父在知道大龙有可能逃狱后表现出焦虑不安,乌龟大师以潭水指代心境,以内心平静来应对外界干扰。

电影中,阿宝无意闯入比武大会,被选中为神龙大侠。浣熊师父认为是巧合,而乌龟大师却认为世上并无巧合。这里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思想。此外,當乌龟大师面对自己生命走向虚无时表现的坦然和平静,与道家崇尚的自然、虚静的精神相融合。

(三)功夫中的辩证思想

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讲求阴阳对立同一,是对立的概念。这种辩证思想在中国功夫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与“阴阳学说”有密切关联的功夫是太极拳。在电影《功夫熊猫》中有大量的阴阳图形。此外,在最后阿宝对战大龙时,阿宝使用的招数化笨拙为灵巧与阿龙的强硬形成对比,以静制动,也体现来功夫中的阴阳对立。

(四)功夫中的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在一定层面上与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功夫与佛教融合发展中,佛教中的一些佛理和教义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功夫的发展,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仁爱思想都与功夫产生了奇妙的关系。在《功夫熊猫》中,很少能看到里面的角色使用武器,这是因为因受佛家慈悲为怀的影响,武僧习练的技艺主要以杀伤力很小的拳术和棍术为主。

此外,佛教中禅宗提倡顿悟,即不需长期习作,一旦掌握真理即可成佛。在《功夫熊猫》中,顿悟主要表现在两个情节:一是浣熊师傅顿悟出用食物诱惑训练阿宝的方法; 二是阿宝顿悟出卷轴的真正意义是要相信自己。

四、从《功夫熊猫》看功夫的中外交流

好莱坞的《功夫熊猫》将带有中国文化的故事,改造成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不仅使得好莱坞动画文化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也使得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以动画形式传向西方国家。《功夫熊猫》在国内外受到的关注,带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西方电影中融入中国元素,也能看出西方国家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程度。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电影展示出来,有利于其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推广,有利于更多不同文化的人以最直接、最醒目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好莱坞以熊猫与中国传统的功夫作为题材,将两者融为一体,不仅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手段,也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功夫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不单单是学习功夫的热潮,还有一些功夫元素也悄然通过其他形式影响着西方国家。《功夫熊猫》中电影中许多用词都具有中国色彩,很多称呼都是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如:《功夫熊猫1》“功夫”的表达为 Kungfu 而没有用martial arts,乌龟大师Master WuGui取代了 Master Tortoise,《功夫熊猫3》中“气功”的表达采用Qi等,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国功夫元素的对外影响。从《功夫熊猫1》到《功夫熊猫3》,阿宝依靠个人的勇敢、坚持和绝招打败敌人,到与家族、朋友并肩作战,中国价值观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的悄然变化在好莱坞历史上并不多见。从衬托美国价值观的背景元素到整个影片的深邃核心思想,中国价值观所实现的逆袭,不仅展示了以美国价值观为核心的好莱坞在实现国际文化融合上的友好姿态,更重要的是,《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作为中美合资的电影产物,通过功夫文化的展现更证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在全球地位的提升,以及文化输出背后需要强大经济力量作支撑的硬道理。《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通过功夫文化一步步完整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内核,为中国文化的海外输出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参考文献:

[1]舒献忠.文化同源: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胡姝雅薇.浅析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

[3]钱同琦.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的运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文化传播好莱坞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