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设想
2020-01-28闫莉君高娟
闫莉君 高娟
摘 要: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但今天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为此应寻求一条适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道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相关内涵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谋而合。以碛口古镇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拥有丰富多元的遗产与景观,拥有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各方面要素,但目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一切为旅游服务的心态和外来群体成为本地主体的威胁。文章在对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特色及在中国发展历程做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博物馆内涵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天然联系,进而对当今中国传统村落代表之一的碛口古镇资源特色做简要陈述,并指出其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一些未来传统村落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解决想法,以期对未来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碛口古镇;资源特色;可能性分析;问题
201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农村地区遗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景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建设千篇一律,失去各自独有的特色,变得单调而平庸化,乡村景观逐渐消失,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乡村的失去也意味着保留乡愁记忆之所的消亡,精神寄托之地的离散。“到了2010年,仅仅过去十年,总数锐减为271万个。十年内减少90万个自然村。”①传统村落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亟待进行保护,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也是一个问题,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和内涵与传统村落保护的需求不谋而合。
1 生态博物馆理论简介
1.1 生态博物馆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类型,生态博物馆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是人类现代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下的产物,以及博物馆学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博物馆批判的结果。后期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受到新博物馆学的推动,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在交织中不断发展。
1971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届大会上,法国人里维埃、戴瓦兰在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博物馆”一词。此次大会批判了传统博物馆过去只注重收集、保管、管理的传统功能,“协会开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的潜在作用上了,协会认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还应该被视为‘优先为全人类服务,为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服务”②。在生态博物馆开创性人物里维埃和戴瓦兰的推动下,法国诞生了以克勒索蒙特索矿区为代表的生态博物馆。
新博物馆学为博物馆学的一个学派,于1972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宣布成立。197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圆桌会议,并发表了《圣地亚哥宣言》。这次会议“把博物馆引入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博物馆改革之路,经过深入讨论终于出现了‘整体博物馆概念。将博物馆与社会整合在一起的‘整体博物馆思想,启动了新博物馆运动的创建”③。1984年“新博物馆学”运动在加拿大发表了《魁北克宣言》,参与宣言的学者认为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道德下降的双重危机,必须对传统的博物馆学做出新的修改和解释。宣言内容主要有“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反映社会的演变”①。在此次宣言中明确提出要将生态博物馆纳入博物馆类型之中,并成立相关的国际委员会。
1.2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2010年出版的《博物馆学大词典》中有最新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阐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中国引入生态博物馆并付诸实践的先驱学者苏东海对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也有自己的理解:“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新方法。”②
传统的博物馆“把艺术与历史遗物从它们的原生地搬走,放置在展厅中,切断了历史传统的生命血缘与整体社会文脉之间的联系,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意义”③。由此可见生态博物馆的特色在于:将一个地区整体视作博物馆,将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居民生产生活等做整体的保护的展示,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进行原状保护的博物馆(表1、表2)。
1.3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中国的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类型不断丰富,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形态。
20世纪80年代,生态博物馆思想随着苏东海、安来顺等主编的《中国博物馆》杂志而逐渐进入中国。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在贵州开展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后来在挪威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随后相继在贵州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第一代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官办”色彩严重,由外来专家与政府力量主导,当地民众的加入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第一代生态博物馆基本不考虑游客的需求,不主动接待游客,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这些博物馆的特色。
进入新世纪,2003年广西提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1+10”工程,即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统筹规划,将新建的1个广西民族博物馆与10个分布在各地的生态博物馆联合,形成“博物馆联盟”,2011年5月工程初步建成。广西生态博物馆群政府主导型的联动模式建设代表了中国第二代生态博物馆。“但真正把生态博物馆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的努力,还是广西创造的生态博物馆广西模式。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二代模式。它在继承贵州生态博物馆經验的基础上,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文化的展示传播功能。”①
之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逐步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进入21世纪,东部发达地区的古村古镇、工业遗址和城市传统社区,也开始尝试建立生态博物馆或社区博物馆,被业界誉为‘第三代生态博物馆”②,其代表有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温州市传统造纸工艺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这一阶段的生态博物馆是在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地区文化生态意识觉醒而建设的,实现了遗产与资源特色的整合,当地群众建设的自主性也较前几个阶段强。
目前在北方广大的汉民族地区建立的生态博物馆还很少,但该区域的广大传统村落保留了原生态的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以山西省为例,目前共有279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第一批48个,第二批22个,第三批59个,第四批150个,第五批266个,占全部入选名录的8%左右。如此数量庞大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步消亡,亟待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希望以后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可以考虑到广大的传统村落地区。
2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村落保护间天然的联系——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2.1 强调整体保护、原地保护的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强调对区域进行整体保护,即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展示;强调原地保护,即相关展示不脱离原生地,并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参与。生态博物馆保护的不仅仅是单独的文物或建筑,而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依然活着的活态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搜集、保护、陈列到在文化的原生地实现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实践发展的一次飞跃。
传统村落有着独特的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村落中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依存而构成真实的形态。而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可以将区域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文化记忆,让当地人也让后代子孙记住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留住乡愁,守望传统的精神家园。“作为地方象征的村落、民居、田地、道路构成了局内人的一种无意识的地方印象,这种局内人的观点暗含了村民个体的过去经历和村落精神。”③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与保护思想和保护对象都与传统村落呼唤的保护模式“不谋而合”。
2.2 强调活态保护,实现综合效益,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强调活态保护,即在发展中保护,在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博物馆强调“以人为本”,保障民众主体地位。保护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传承,而是要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基础上,在不破坏遗产真实与完整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更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和谐统一,互为动力。其原则是,尊重历史和创造性地发展,缺一不可。”④
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即生态博物馆多建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最初即带着促进地区社会发展的色彩。而在传统村落地区建设的生态博物馆则也不可避免地继续承担这一责任。传统村落大多因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得以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今天落后的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促使地区居民放弃传统的生活进而追求发展与先进。这种心态是人之常情,我们没有权力要求当地居民保持落后,生态博物馆保护的是传统文化而不是保护贫穷落后。只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只有在民众物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时,当地居民才能逐渐增强保护地区文化的自觉性。传统村落天然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可以适当地发展旅游,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结合,实现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促进地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地区发展的双赢。
3 碛口古镇資源特色简介
每个古村镇都应该保护彰显独特个性,提高识别度,但今天很多古村镇面临过度开发与商业化氛围逐渐浓重的问题。碛口古镇是一处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地貌、革命纪念地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地区。古镇的景观资源具有多样性,且资源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组合优势。碛口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下辖的西湾村和李家山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目前镇主体核心区域的碛口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碛口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镇黄河沿岸为省级地质公园。
碛口是文明的古镇。明清时期,碛口是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晋商粮油古道的必经之路,现镇内存有大量完好的古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商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见证了晋商文化曾经的繁荣。
碛口是活着的古镇。至今保留着质朴原始的居民生活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完美和谐,在这里仍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伞头秧歌、临县道情、黄河祭祀、三弦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碛口是红色的古镇。中央后委、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共中央西北局曾在碛口一带长时间工作生活,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后方保障。1948年3月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从陕北东渡黄河在碛口寨子村留宿,实现了战略转移到大反攻,踏出了一条胜利之路。
碛口是自然风光优美、充满艺术的古镇。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黄河水蚀浮雕、奇异的黄土梁峁地貌、大同碛与麒麟滩奇特水体风光。
未来碛口古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经验,采取“一中心馆、十二个专题生态博物馆、多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的框架结构。目前碛口古镇中心已经建有吕梁古兵器博物馆、临县民俗博物馆等场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为生态博物馆的中心场馆。根据不同类型文化景观建设专题体验区包括黄河与湫水河河体、大同碛等自然景观,黄土地貌、水蚀浮雕等地质地貌,民居院落、码头等晋商文化遗存景观,伞头秧歌、临县道情等民俗遗产。建设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为中心,联动下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和李家山村的传统村落文化展示体验群落。
4 碛口古镇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可能性分析
4.1 与已建成生态博物馆的地区发展状况类似
我国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汉族地区生态博物馆也多在江浙等南方发达省份。目前在山西建立的生态博物馆有2014年建成的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这是我国北方汉民族地区第一家,也是山西省首座生态博物馆。平顺县是山西省文物局定点扶贫单位,交通和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乡土建筑和民俗风情,具有展示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先天条件和区位优势。碛口古镇的情况与该地区类似,碛口古镇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临县下辖的镇,城镇化率只有20%左右;交通欠发达,只有一条为旅游兴建的离碛线进入古镇核心区域。古镇同样拥有丰富多元的景观和遗产,面临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挑战。
4.2 与生态博物馆各要素的契合
国家文物局2011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通知》:“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
碛口的昨天由于晋蒙粮油古道的开通而走向辉煌,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物阜民丰小都会”。近代以来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而逐渐衰落,古镇因此保存了完整、真实的历史风貌与格局,目前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其下辖的西湾村和李家山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是一处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地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目前开发力度较其他古村镇小,还在很大程度保留着传统的生产与生活状态,具有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广阔前景。
5 将来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一切为旅游服务的心态
当前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一方面,社区居民想改善居住环境与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游客、专家等则希望其保持传统的风貌。传统村落地区群众收入普遍不高,期盼大力开发旅游来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地方政府官员也希望借助相关项目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政绩。这两个群体把借助旅游谋求发展视为唯一道路,在这样的心态下建设生态博物馆就失去来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目前碛口古镇旅游乱象初现,很多民居建筑仍住着不少群众,很多村民都在进行房屋改造准备接待游客,但都只是简单、粗糙地改造,没有体现和保留当初的文化氛围。如果家家户户都是农家乐,都是民宿的时候,建设生态博物馆就失去了文化生态氛围。此外突出的问题还表现在当地人对游客的食宿随意喊价,无统一标准,旅店房间价格、饭菜和旅游纪念品的价格没有参照标准,店主随意定价,居民的意识和素质还有待增强和提高。
针对这些乱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六枝原则”强调了“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等理念,旅游管理部门必须联合执法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针对民居改造失去特色这一问题,可先由民居主体向上级相关部门提出改造意见,经相关部门审核并协助进行设计,经验收合格后,予以适当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居民自发保护利用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统建筑风貌的破坏。针对居民素质这一问题,将来的生态博物馆应该建设相关培训学习中心,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馆区居民树立正确的旅游开发理念,增强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5.2 外来群体成为古镇主体
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与西方国家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背景不同,西方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后生态意识增强以及对传统博物馆反思的结果。而中国大多数生态博物馆地区还依然面临着生存问题,至少前三代博物馆是这样的,广大的传统村落依然面临脱贫的现实问题,普遍情况是居民缺少应有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传统村落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种超前行为。因此,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官办色彩”,由政府和專家“一手包办”。“尽管预期目标是鼓励当地社区民主参与遗产管理和生态博物馆工作,但是生态博物馆在中国尚未承担好发动社会包容和参与的角色,因为它们仍处于‘家长式的治理中。”①不仅如此,现在发展起来的传统村落还存在当地居民把民居和相关产业租给外来开发者收取租金,甚至变卖产权搬离的现象,长此以往,传统村落最后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壳子,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也失去了保护文化的意义。目前碛口古镇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经营相关民宿、餐饮、旅游产业的老板多为有经济实力的外来人员,本地居民只是简单打工而已。
只有当地居民认识到自己周围传统文化与遗产的意义时,才有可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参与文化的保护传承。而这与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2019年第四届古村镇大会在碛口召开,大会发表的《碛口宣言》也强调:“原住民是古村镇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政府和专业人士应该鼓励并强化原住民作为古村镇保护与发展主体的地位……应该设法提高古村镇居民的劳动技能和生活美学素养,并且积极吸引年轻一代以多种方式回归或服务于古村镇。古村镇只有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相融合时,才会重构出具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2005年提出的“六枝原则”也指出:“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景观固然重要,但其中的人也很重要,脱离了人(当地传统居民)的传统村落必将走向消亡。
因此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期,政府和专家可以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后期就可以处于监督和考评的地位,建立自下而上的“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建立不是在目前这一代居民的身上就能实现的,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居民经济水平普遍提高、文化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外来包办”到居民自主管理的过程。为此当地政府在教育方面应该增加投资,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留住乡村原住民,为传统村落明天的发展培养今天的人才,培养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文化自觉。将来慢慢地生态博物馆的各个岗位都由本地居民担任,未来的发展才能更有后劲。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限制外来产业在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与地区文化氛围不符的产业,而鼓励本地居民自主发展显示区域特色的文化生态产业。
6 结语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保护留存丰富遗产的传统村落,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保存民族文化多样性,关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传统村落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价值。在今天国家建设美丽乡村与留住乡愁的倡议下,在全民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是符合历史潮流趋势与地区发展的选择,是保护传统文化与留住乡愁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经济发展不足的困境,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在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生态博物馆模式将传统村落的村落肌理、环境格局、文物古迹、民居建筑、传统技艺、民俗风情进行整体的、真实的保护,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共赢。但目前在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案例还不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及在以后的建设实践中一步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原生态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2]帕特里克J·波依兰,贾兰,梁樑.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五十年[J].四川文物,1997(4):71-73.
[3]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J].中国博物馆,2005(3):14-16.
[4]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博物馆,2006(3):27.
[5]苏东海.国际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分化与整合—博物馆研究的两条思想路线札记[J].东南文化,2009(6):9-14.
[6]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在中国[J].中国文化遗产,2011(6):66-70.
[7]杨新平.乡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的探索:生态博物馆之路[J].中国名城,2012(3):67-72.
[8]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9]倪威亮,龚乔,雷虹霁.对利用生态博物馆保护活态遗产这一政策的思考[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4(Z1):112-122.
[10]刘海静,刘弘涛,李馨,等.生态博物馆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以雅安市望鱼乡望鱼古鎮为例[J].四川建筑,2015(2):11-14.
[11]Jeong-HwanL,Won-KeunY,Sik-InC,etal.ConservationofKoreanRuralHeritagethroughtheUseofEcomuseums[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6,7(3):163-169.
[12]尹凯.地方的多重感知:一种生态博物馆的路径[J].民俗研究,2017(5):21-28.
[13]刘万春.论生态博物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