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原则与路径探究

2020-01-28潘献忠谢宇珍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话语权高校建设

潘献忠 谢宇珍

摘要:新时代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重要的场合中强调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坚持政治导向原则、一元主导原则、以及与时俱进原则基础之上,强化话语主体意识、坚守话语阵地、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关键词:高校;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把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给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指明方向,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否占据和引领高校这一场域的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之下,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治导向原则

政治导向原则,就是在引领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进行在政治立场加以引导,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命力。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代表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为了实现本阶级的诉求,要通过政治引导来引领人们接受其政治观念和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然伴随着政治引导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承担引导广大师生,从而保证思想的统治,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西方想方设法的“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性,“混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限,干扰和攻击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场域。针对这些攻击和干扰,党和国家日益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建设工作。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2]如面对反党反社会的政治方向问题,不能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应对,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引导作用,坚定的保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二)一元主導原则

在我国“一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元主导,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550当前,多元思潮的碰撞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师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容易形成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又一艰巨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关键一步。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在意识形态领域场,大肆宣扬其新自由新民主等西方敌对思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高校师生的价值观进行扭曲,影响其对正确价值观的判断,弱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历来是博弈的重要阵地。颠覆一个政权,搞乱一个社会,先从意识形态领域寻找突破口。”[4]399随着新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师生思想的自主性增强,部分师生涌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定思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不真学、不真信、不真用,甚至曲解和滥用马克思主义,要时刻的防范此类现象的出现。

(三)与时俱进原则

高校是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必然会回应现实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不能离开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不关注社会、不关注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就如同无根之木。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的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5]203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问题,它既包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制度政策等上层建筑问题,也包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等民生问题;新时代背景之下,充斥着机遇与挑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应该积极应对和回应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思想政治的理论话语、文本话语真正的转化成为生活中的大众话语,从学术维度转化为大众维度。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作用,与师生们最相关的是大众生活层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现实基础。在日常生活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渗透引导,它才会真正获得支撑和极大的发展空间[6],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引导力、影响力和亲和力,使其可以成为一种具有学术支撑和社会基础的思想体系。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路径选择

(一)增强话语主体意识:增强主体影响力

高校学生这一群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至关重要。从受教育对象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认知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判断还不成熟,对事物的求知探索需求强烈,追求个性发展等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必然是要引导大学生这一群体,另一方面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开展。从教育主体来看,话语主体具有为我和为他性,同时存在着间性,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而且还能加深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契合度,充分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辈之间的教育功能作用,在大学生当中建立起相互主体的话语模式,解决传统师生间“主体—客体”话语交往中话语空间不平衡、话语权力不均衡、等引起的话语失衡现象,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学生、贴近生活,建立起话语权主体和客体交互模式,让大学生得以拥有教育话语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话语尊重、互动、引导的结果,从而实现话语权得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平衡。提升话语主体影响力。

(二)坚守话语阵地:提升阵地战斗力

高校聚集着大部分的人才后备力量,是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成熟的场所,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向受教育者传播的场域之一。高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最激烈的博弈前沿阵地,也是价值形成、意识形态教育、重塑的主阵地。因此,要牢固话语传播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处于绝对的领导核心地位,高校也是在党领导之下的高校,要明确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并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学校的“第一课堂”,教师承担着大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的重任,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党的思想、理论、路线、制度、文化等当面进行阐述,向大学生传播与我国相对应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等,使大学生对我国的道路、制度、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形成强有力的政治认同,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进而由内而外的防范西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能够有效的提升话语阵地的战斗力。

(三)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话语吸引力

高校大学生对事物保持强烈探索求知心理,高校教育话语主体通过运用通俗易懂话语方式。让话语的传播符合大学生的接受规律,要打破陈旧过时的传播方式,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去主体化,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寓教于乐,转变教师单向话语传播输出。但不能仅仅追求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丰富内容。首先,将马克思主义等内容与形式多样的话语表达方式相融合,通过VR等先进的科技方式进行话语传播。其次,运用大数据,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真实案例分析,真理用事实来论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让大学生在互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认同。再次,注重在话语传播过程中情感的作用,通过富有情感的话语提升话语的亲和力,阐述立场,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最后,将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引领与科学的示范相结合,在形式上,使师生之间形成自由、平等的局面,相互掌握彼此思想的動态,在思想出现动摇时,帮助其纠正并加以引导 [7],帮助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核心素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具吸引力。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去占领话语权,其他意识形态就会去占领,因此,在在坚持政治导向原则、一元主导原则、以及与时俱进原则基础之上,强化话语主体意识、坚守话语阵地、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jrzg/2013-08/20/content_2470777.htm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50。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史小宁.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7] 邹绍清.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的变革: 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论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130-137.

作者简介:潘献忠(1994-)男,壮族,籍贯:广西柳州,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谢宇珍(1993.3-),女,汉族,广东茂名,学历:研究生,单位: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话语权高校建设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