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参与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
2020-01-27吕丽菊
摘要:参与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参与者的内在发展,“参与式教学”则是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参与式语文教学是针对“教师权威”而提出的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语文教学观念,它在教学中体现出主体性、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灵活多样性等特征。本文结合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型对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及其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课外;参与
201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课分为必修课、选修,加重了“活动”在语文中的分量。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些都说明语文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仅限于教材,课外活动是不能忽略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也需要课堂外的学习。因此,同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求课堂上的参与,也要求课堂外的参与。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参与”的实施
(一)第一学段:重在参与识字、写字
1.趣识拼音,使学生喜欢汉字
拼音是识字的基础,刚进校的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但要学习拼音还是一个难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使拼音学习具有趣味性,让孩子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使然下,在有趣的学习中学会拼音,并由拼音而喜欢上汉字。
2.趣谈汉字,使学生主动识字
识字是为阅读打基础,识字环节决定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小学生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意识,他们的学习动力完全来自于外在刺激,要让他们主动地去识字,就要让他们对汉字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想办法让汉字本身变得有趣,让孩子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
3.趣味指导,使学生学会写字
写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入门课,要使他们学会写字,教师得在写字的指导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对汉字感兴趣的前提下学会写字,把字写正确、写漂亮。如在指导“我”字时,要特别强调注意笔顺的书写;“爱” 字下面“友”字的一横要写在田字格个横中线上,不能把字写得太长。写字要通过“看字形、析结构、记位置、练字体、比美观”几个环节,并教会学生养成书空的习惯,在眼观、手动的共同协作下完成书写的过程,是学生真正全身心参与到写字学习之中。
(二)第二学段:重在参与阅读、写作
1.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参与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参与阅读的过程是必须的,它是为“阅读”而读,也是阅读的预演和准备。参与式教学模式为小学生参与课堂阅读提供了条件,要求语文课堂上实现师生平等互动,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
2.师生多维对话,主体参与写作
主体参与式作文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主动引导 。课堂上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对话,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下将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参与到写作中,达成作文的主体性发展,并完成对作文的自我评价,在积极矫正中提高能力,真正实现课堂作文的参与,提高作文能力。
(三)第三学段:重在参与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大胆质疑
学生在面临新的、未知的学习内容时,头脑中便会产生“问题”,教师不能压制学生发问,在他们大胆提出疑问的情况下,适度引导其思维发散,并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师生交流,生成情感
语文学习中教师始终充当引导者和铺路者的角色,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学生们讨论出结果必然有表达的欲望,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交流并适时引导,在肯定学生参与学习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生成积极情感,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与老师相互交流,生成情感,养成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外活动“参与”的实施
(一)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摘抄是课外阅读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进行课外书籍阅读时,遇到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就把他们抄写在笔记本上,时间一长,厚厚的摘抄本便是自己积累的资料,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里语文能力。
剪報也是一种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方式。学生在读报纸杂志过程中,将报纸上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信息剪切下来,粘贴在特定的本子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贴在本子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贴在本子上的一张张小报纸成了他一笔财富。据了解,有剪报纸习惯的小学生都有开拓的思维和深厚的知识储藏,因此,剪报形式的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还有一种看不见直接存在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就是阅读名著、古籍,古诗等,积累。。。。。。
(二)参与课外写作活动
写日记是最常见的课外写作活动,在通过课堂语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积淀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有了自我表达的需要,于是用写日记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见闻及感受。写日记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听、思、写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写作能力。
布置学生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写收看心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外写作参与办法,看的是自己喜欢的节目,学生自然会愉快、轻松地去看,既然喜欢,看了定会有许多想法,动笔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并不是枯燥的事,而恰恰是看完之后的表达需要。这一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口头作文也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活动,新世纪需要的是能写也会说的人才,口头作文以说的形式展现,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的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说的能力。学习地点可以选择在校园树荫下,宽敞的操场上,或者更有益于精神焕发的空间里,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进行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口头作文训练。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话题,由小组长来记录说话时间,每位组员认真听之后记下发言同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待活动结束是同学们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完成。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然而这一过程有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有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付出的努力,更多的是参与后获得的说话能力。这样的语文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也适应当前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活动。
(三)参与课外口语交际活动
《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表达与交流,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虚拟场景中参与口语交际,可以“撬开”学生的嘴巴,撞击学生的心灵。教师精心创设一个交际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进入角色,进行一场合乎场景的表达与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如就如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交际情境:小华考试得了80分,他妈妈斥责他笨,质问他为什么不能靠邻居小明的分数,并顺势夺过准备给他吃的苹果。
参与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可以增强孩子的表达信心,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师可以结合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吩咐小学生扮演小记者去采访同伴和教师;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组织小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进现实社会交际圈进行实际性口语交际。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沟通和应对,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四)参与社会性活动
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社会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没有了语文,生活将失去更多的色彩,所以,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课文是丰富多彩的。《课标》强调在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营养,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语文。因此,良好的社会性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他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开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社会性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把课
本与社会联系起来,形成只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语文的魅力。
进行社会调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组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吸收文化营养,培养爱国热情。
安排学生到社会文化机构活动,使学生在校外广阔的天地里吸收各种形式的文化,为语文学习提供生活资料。
三、实施“参与”的意义
“参与”进入语文教学并非教育者们一时兴起,而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语文教学多年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的现状而提出并实施的。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然而,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放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生思维力迟钝,创造力受禁锢,自主意识薄弱,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更是缺失,学习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束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与式教学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权威”的状态,一改“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机械式教学,建立起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确立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适当的引导中让学生自觉、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参与式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建立在儿童自然兴趣之上的活动教学,可以使儿童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机械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无所谓兴趣与否,它不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还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阶段,8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研究人员研究表明,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拼音识字、看图说话、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活动,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参与式小学语文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师生平等互动,恰恰实现了让学生适当参与语文学习,有益于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惟师是从”,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与自我表现失之交臂,长期的压制致使个性磨平,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特性,而个体由必须依附于集体才能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因此,个体只有主动参与到集体建立的共同活动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与众不同之处。换言之,在学习活动中,作为学习个体的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个人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不尽相同,置身于集体之中的每一个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倘若人云亦云,那其个性将被无声无息的淹没。因此,在面对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教师不应恪守“标准结论”,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东西,尽情发表自我之见解,这样才能发挥其创造才能,发展其個性。可见,只有在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参与式教学下,教育重心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探索者。它实现了师生的平等互动、共同参与,实现了语文教学由狭窄的空间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它强调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借助一系列亲自参与的学习活动,从实践中探索、理解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毫不质疑地实施参与式教学,把课堂参与和课外参与有机结合,内外并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发挥学生潜能和个性,最终才能顺应教育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叶映峰.《主题参与式教学范说》,载《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2期。
[2]张春华.《如何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载《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2期。
[3]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年:成就与问题》,载《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12期。
[4]洪伟.《浅谈语文课外活动》,载《网络期刊》2010年中旬刊第5期。
[5] 孟宪杰.《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载《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2012年。
[6] 方晓彤,刘慧.《“授之以渔” ——参与式教学新论》,载《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25卷第一期。
[7] 陈泽学.《“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第 3期。
[8]杨晓.《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之行动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期。
[9]陈正华.《参与式语文教学探索》,载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年第9期。
作者简介:吕丽菊,1990年6月17日生,女,汉族,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人,大学本科,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