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2020-01-27黄宗凯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是深化人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人文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引,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是提高人文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自2010年国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以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生中创业的人数逐年攀升,2019年达到3.94%。就我校学生创业情况看,无技术支撑的人文专业创业人数明显少于有技术优势的工科专业。本文以我校人文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探讨基于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策略和路径。

一、我校人文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回顾

四川轻化工大学现有二十個教学学院,理工科、人文社科类各半。人文学院学院组建于2008年,原有和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应用心理学,2012年开办学前教育。2017年初,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从人文学院分出组建教育心理学院。人文学院目前仅有历史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

为推进旨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2011年3月,人文学院与自贡市工商局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和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基地非常重视创业培训与实践,基地设有就业创业训练中心,就业创业训练中心开展创业专题培训,并组织学生到中小企业调研企业创业历史、经营管理,到中小企业顶岗实习,体验企业工作;拟定创业计划,经过评审,基地提供场地、办公条件开办创业公司或工作室。2013年,人文学院率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30学时,其中理论15学时,实践15学时。2014年,学校在学生处(后划归招生就业处)设创业教育教研室,在全校各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组织创业培训。此后,学校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大学科技园,以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自开展创业教育以来,人文学院在校学生依托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办影视制作室、影视服装租赁、教育培训公司,与人合作创办农业公司。但从创业实践看,人文学院各专业相对于理工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创业的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人文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专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不够。

二、着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夯实专业创新创业基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而提出“面向全体、分类实缴、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从我校学生大创项目、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竞赛活动立项或者获奖情况看,具有技术优势的理工科普遍好于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法学类社科类专业又好于人文类专业,人文类专业中艺术类专业又好于文学、历史。人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很好地从专业得到支持,而是另起炉灶去找创新创业内容,加之缺乏技术支持,创新创业难度增大,觉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耽搁专业学习,所以申报大创项目、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不高。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文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所致。所以,厘清专业核心能力,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从专业出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为人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思路开展专业教育,应该思考专业教育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提供哪些支持?要思考本专业的哪些教育资源可以用于创新创业?专业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只有把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用到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创新创业不是那么高大上,人文专业也可以基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能够体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应用的喜悦和快乐,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和热情,进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就业创业奠定扎实基础。

人文学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其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也各不相同。我们以历史学专业为例,看看历史学专业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什么支持?历史学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获得系统的历史知识、自觉的历史思维意识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些都能用于创新创业实践,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

历史知识。一是通过对社会变革、创造发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获得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抢抓机遇,面对挫折的百折不挠,面对困难的艰苦奋斗的创新创业意志品质的认知。有学者提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培养“独立性 、敢为性、克制性 、合作性、外向性、适应性、坚硬性 、道德感、义务感”1等创业心理品质,历史学专业教育应该重视并且可以培养。二是历史知识蕴含历史智慧,可以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解决困难和挫折的智慧力量。三是历史知识可以转化为创业产品的内容,如依托互联网技术、短视频在今日头条或APP等平台推介历史知识及地方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稿酬、流量和粉丝及后期的广告收入。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可以是“游戏文案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历史故事可以成为历史小说、历史类影视剧创作的素材,历史专业学生能够在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剧本创作和编剧领域寻求一席之地。通过互联网+历史实现创业。

历史专业能力。一是资料调查、收集和处理能力。历史学培养学生极强的时序观念,并以时间为序调查、收集、分析处理资料。目前,各个地方在文旅融合开展城乡建设过程中,对地方历史文化、历史文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传播方面有需求,单位、家族、家庭和个人对其历史的挖掘和撰写有市场。历史学专业学生在这些领域就业创业,专业教育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该予以引导,给予必要的重视。二是历史思维。历史学培养的是理性思维,论从史出。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干事创业的冲劲闯劲的同时,能理性思考理性判断。同时,历史学习惯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思考问题,学生具备洞察社会发展趋势,进而洞察先机,获得先手优势,并且能够将现实需求与历史资源结合,形成较强的规划和策划能力。三是历史思维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历史学专业学生有足够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历史学专业学生能够在“历史档案”“历史真相”以及社会深度调查类的节目策划、制作中获得一席之地,还可以从事文旅融合项目的策划工作。

此外,历史学专业在通史、专门史和史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开设有文博、文化类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项目和实训,在文物收藏、文物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博物馆陈设、非遗保护及影像志创作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三、以新文科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制约人文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根本

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以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引传统文科的

升级改造,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新文科的“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3特征,要求人文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做系统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需要“将创业教育的内容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选修课程”4。人文学院以课程设置为基点夯实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力支撑。从2011年开始,人文学院建设了应用写作、媒介素养、人际关系、历史思维方法等院级通识课程平台,分别由中文系、新传系、心理学系和历史系开设。这些通识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开阔的学科专业视野和通用能力。此外,在学校课程平台,人文专业还有计算机基础,人文学院还曾经尝试开设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总结课程教学,结合社会和文化建设需求,更新课程。在历史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文化考察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从2018级开始,改设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共修的文化调查与影像创作。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看,人文专业还需要增加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加强图像数字化技术、网站及APP开发与维护技术、统计软件、绘图软件、实物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储备,补齐信息技术短板。

目标导向,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改革促能力培养。2011年以来,人文学院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倒逼教学观念、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首先改变传统以教师讲为主的知识灌输型课堂,鼓励教师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案例教学,强调课堂从老师的教向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学转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分组讨论、分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与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其次,教学效果评价从过度重视知识的习得到综合考察考察知识、能力和素质增量的转变,从重视学习结果的考察到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转变。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创新意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如何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高质量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以专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文学院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聘请实习基地的业务人员与校内教师一起指导见习、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扎实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另外通过组建教师工作室,组建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组建创业兴趣小组,与地方科协共建创新创业室,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盘活第二课堂。

绩效奖励政策保障创新创业实践。教师参与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够,是人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人文学院在绩效分配中,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对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再给予更多的绩效。教师指导学生的劳动获得报酬和奖励,调动了老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结语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文专业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根本路径。以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創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新时期专业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侯雅文.历史教学中创业素质的培养[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1002,(12):99.

[2]报告显示历史学专业学生创业比例最低.北京晚报[N].2016年12月28日.

[3]“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光明日报[N]. 2019年05月20日08版.

[4]黄兆信 ,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66.

作者简介:黄宗凯(1970.4-),男(汉族),四川阆中人,硕士,任职于四川轻化工大学 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专门史。

基金编号 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改项目: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人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项目编号:JG2018-56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