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构建探索

2020-01-26苏燕平

科技风 2020年36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创新创业

摘 要: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构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双创人才,具有完善、优化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等重要作用。需要从建设校级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构建。

关键词: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农林院校指以农林类专业为主的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院校具有不同于其他高校的行业特殊性,承担着通过农林高等教育以强农兴农、兴农报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1],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战略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在新时期的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农林院校应更加突出和彰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农林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包括经济管理、金融学、农村社会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外语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农业历史、外语等专业,是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发展能促进农林院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和农村管理现代化。

平台的构建旨在以创新理为指导,通過实验室等空间进行实验、实践训练,从而推动学生缜密思维和精确思考的养成,促进发明创造和创意创业及知识工作的发展。这一模式早在18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首任校长William Barton Rogers提出建立多科技术学院的愿景时就已开始践行并得到持续传承[2]。

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构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双创人才,具有完善、优化农林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体系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构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路径。

一、建设校级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共享平台

当前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分散在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外语系等院系。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验教学,在农林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理论讲授,轻视实验实践。自从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农林院校除了在全校范围的通识课、公选课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之外,各专业也先后在专业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比重,设置关于就业与创业方面的课程,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学也随之逐步开展。但由于人文社科专业长期以来不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其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存在严重参差不齐的状况,多数人文社科专业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有的专业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则已积累一定经验,实验室资源也较为丰富。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其内容包括创业准备方面的创业思维训练、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机会识别与捕捉、创业素质测评、创业计划书编写,以及创业运营方面的创业团队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等内容[4],因此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要构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首先要在学校层面打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专业藩篱和信息壁垒,依托建设较为完备的人文社科专业实验室,建设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的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各专业共享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资源。

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共享的创新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打破各学院内部的资金限制,从学校层面调配资源,采购完备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软件,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数据库,向各专业学生发布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课程课件,共享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软件等相关资源,不同学院的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登录共享的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时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活动。

二、加强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农林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与自然科学专业相比,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少,实验教师原本不足,加之人文社科专业总体上较为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其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更缺乏相应的师资。而且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与其他实验教学不同,要求实验教师具有创业经验,能从创业实践者的视角给予学生以切合现实创业规律的指导和建议。因此,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要加强建设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应构建“三师制”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师队伍。

一是挖掘人文社科专业内部的教师资源,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选择具有创业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专任教师。这些专业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优势,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指导和培养。农林院校应从评定职称和课时津贴等方面对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专任教师予以倾斜,鼓励部分热爱创新创业并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向专任创新创业实验教师转型。

二是加大力度培养现有的实验教学人员。实验资源平台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去维护和更新,甚至开发新的实验资源,因此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应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人员积极培养,鼓励并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和实验技能培训,熟练使用创新创业实验教学软件;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校外考察活动,加强与创业者、同行的交流与学习;引导实验教师指导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各级创新创业类实验教改课题。

三是聘请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者,担任人文社科专业的兼职创业导师,在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由于创业者出自人文社科专业,亲身体验如何把农林、创业和专业这些关键字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市场经营,他们的经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以及影响力,对在校的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来说,具有榜样作用、带动作用。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已经在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中虚拟操作和感受了创业的过程,对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校友的宝贵经验,将对创业获得超越于单纯实验实践的深刻认识和精神动力。

三、建设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

(1)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体系,保证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持续运行。目前部分农林高校在全校范围的通识课大类里面,把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通识选修课。而人文社科专业自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一般是面向高年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公共或专业选修课容易受到选课人数的影响,有的课程因为选修的学生人数不足则被中断授课。因此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应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并且在创新创业课程中保证一定量的实验教学课时,保证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正常进行,保障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持续运转。

(2)人文社科专业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应与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建立长期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机制,如在农林院校内部与自然科学专业共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与农林体系的兄弟院校成立創新创业实验教学联盟,在更大的范围内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在专业之间、高校之间互通有无,使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开阔视野,与不同学科背景以及院校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不断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运行机制。

(3)发挥校友资源,联合政府创新园和涉农企业,建立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的企业创业实践基地,加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在现实中的实践转化,巩固实验教学成果,延伸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推动作用[2]。政府创新园或者创业园区,都为大学生创业留出发挥空间,如果能将普适性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与政府创办的创新创业园区结合起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讲座或者观摩活动,鼓励大学生的创意在创新园区进行孵化,将极大促进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效果。

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与涉农企业联合,可以将涉农企业的创业经验制作成案例,以创业经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作为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再邀请企业家现身说法,亲自讲解其具有的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将会对人文社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效果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农林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管理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智库作用。构建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打通人文社科专业之间、所属学院之间甚至与自然科学专业之间的藩篱,从共享实验室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到构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保障机制,将有助于培养农林院校人文社科大学生中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新华网,2019-09-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6/c_1124967725.htm.

[2]林宝灯,辛琦.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构建机制研究——基于政产学研合作的“四轮驱动”[J].中国高校科技,2018(4):90-92.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徐晓辉,兰草,张东祥.综合性大学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建设[J].实验室科学,2016(10):90-9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改项目“农林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构建探索”(2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Y190318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燕平(1971—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文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