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入手难”的原因与方法解读
2020-01-26崔佰礼
崔佰礼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起着承接小学、启发高中的过渡作用,所以初中学生学习好数学尤为重要,这关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以及创新应用能力的发展。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题型,因此老师要了解应用题给学生造成苦恼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所以在本文中,我将会简单介绍一下初中数学应用题“入手难”的原因与方法解读。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题“入手难” 原因 方法解读
数学不仅是学生众多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科,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为解题寻找方法,为数学课堂注入乐趣,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入手难”的原因
1.应用题设置的巧妙陷阱
初中数学应用题和小学数学应用题最大的区别便是题干变长了,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干扰项,而学生在这时如果学的不夠扎实,那么就会不能理解题意或是不小心掉到题目所给的陷阱里面,所以应用题在学生中的错误率就会飙升。这种现象也就造成了学生下次再看到题干很长的应用题便觉得无从下手,出现解题无思路,有思路却又不敢尝试的现象,所以这样就很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学生面对应用题不自信的心理
其实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自信心很重要,因为很多学生面对应用题时,并不是自己真的不能把这道应用题解出来,而是学生在内心里就觉得自己解不出来,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很可惜。而学生出现不自信心理的原因包括学生在看到应用题时,不认真读题,就匆匆进行解题;在解题思路还没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进行解题,必然得不到正确答案。而由于自己多次的马虎,应用题的错误率就会大幅度上升,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做应用题时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入手难”的方法解读
正是由于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在习题练习中所占比重很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不再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而是能够尽情在题海中所向披靡,所以接下来我将会介绍几个学习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方法。
1.学生要尽可能多的进行应用题练习
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惧怕的感觉,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应用题练习的题型不够多,我们试想若是学生总练习的题型出现了,学生只会觉得亲切,哪里还会觉得害怕呢。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不同题型的练习,学生只有练习得多了,才不会对应用题产生莫名的恐惧,正所谓“熟能生巧”。另一方面原因便是学生进行了很多应用题练习,那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有很多新思路、新方法产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含量,也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初中关于解方程应用题中,某商场搞促销活动,决定有客户抽奖确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和九折,他付款386元,这两种商品的原售价之和为500元,这两种商品的原售价分别是多少?原价、售价、进价本来就是学生很容易弄混的应用题型,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对同一类型的题多做练习,学生就会出现做一道错一道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采用逐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一个类型的习题多练习,保证了知识的熟练运用,就不会再出现“入手难”的问题。所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应用题练习,便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在练习应用题过程中的注意力
在大多数教师心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新知时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因为教师会不断强调,要求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讲,反而学生在做题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再做强调,也觉得是一个给学生放松的机会。但其实学生在练习应用题的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应该集中,因为学生的做题情况直接是学生对于新知吸收情况的一个反馈,也是将新知直接应用于习题,将新知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应用题练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心无杂念,那么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很多,这也就从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时的自信心。如某厂向工商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计2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2.7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甲、乙两种贷款的金额各多少?这时如果学生三心二意的话,那么像2.7万以及年利率就很容易出现错误,若是计算的准确率就不能保证,自然而然也就无法保证完成应用题的准确性。其实与其说培养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时的注意力,不如说应该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养成认真生活,不马虎的好习惯。
3.教师要教授学生做应用题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都会被应用题字数过多而困扰,甚至让很多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就是指学生在一看到题干很长的应用题时就觉得自己做不出来这道应用题,甚至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很常见。所以教师为了改变学生面对数学时的恐惧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教授学生解题方法。所以首先针对应用题题干过长的现象,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提炼关键词,可以用划线的方式来对题干所给有用信息进行提炼,而且提炼之后的题意也让学生产生了一目了然的感觉,这也就减小了应用题的难度。而且还有一些类型的应用题会给学生设置“陷阱”,会在题目中给出很多无用的单位量,这都是为了迷惑学生,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挑战,不受题目所影响。比如应用题中会出现需要单位换算的题,所以这也就体现出给关键量划线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让学生对这一学科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便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其实在面对数学这一学科时,任何时期所学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所以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固着于今天或是本周所学习的内容,这样会局限于学生的解题思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决问题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但是不能否定学生以前所养成的能力。比如学生在解决一道应用题时,就可以在学生之间集思广益,运用你所学过的所有知识来解决,而且教师要鼓励解题方法多多益善,这样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学生掌握了知识迁移的能力,便是在同时具备了知识的整合能力,那么解决应用题时的思路就会开阔很多,掌握了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那么学生做起应用题来就能够得心应手。
结语
应用题作为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占分值也是最多的,所以学生就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不要被题干所迷惑。为了改善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入手难”的现状,教师首先就要给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数学应用题练习,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其次便是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专心的进行解题,以此减少学生由于马虎而做错题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就应该在解题过程中为学生渗透解题方法,因为解题方法就好比开锁的钥匙,有了方法学生才能更方便的解题,解题能力也会有显著提升;最后一点便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因为学生解题的普遍现象便是思维的局限性,不会转换思维,所以给学生多进行知识迁移理念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方法去解题,也就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要远超于知识点。
【参考文献】
[1] 肖宇峰. 初中数学应用题“上手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学数学月刊,2004(10):5-8.
[2] 孙素华. 初中数学应用题“上手难”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1):5-5.
[3] 周加勇. 方法入手,优化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J]. 快乐阅读,2013(36):98-98.
[4] 罗梅茂.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案研究[J]. 华章,2013(23).
[5] 李军、王禄华. 浅析初中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179-180.
[6] 金更文. 数学应用题“入手难”之原因及对策浅探[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8):42-43.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