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抽象的教学设计
2020-01-26裴彩荣
裴彩荣
【内容摘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出,各类高校都对校内的相关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他们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注重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中学的数学课程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和逻辑能力、建模思想、运算思维、数学想象、统计分析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是针对如何创设培养中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教学课堂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抽象思维 课堂教学模式 集合理论
我们知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仅仅拥有一份成绩单是不够的,他们更加需要一种文化的素养和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课教育是格外重要的。传统的中学数学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理论,让他们会合理套用。但是他们一学期下来并不会形成相关的数学思维,遇到问题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当代中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普遍低的原因
1.相关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虽然我们近年来不断推进数学改革,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但是很多中学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即认为数学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内容,在学习集合时,一味地追求学生对于概念的熟背率,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忽略了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2.中学数学课程相关教材比较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局限
很多中学数学教师认为,中学生还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还没有很好的接受能力。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他们会选择最基础的一种数学教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被动学习特点,教师也没有鼓励学生去参照其他数学辅助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在一种固定教材下开展的数学教学,教学的内容自然是局限的,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这一板块时,教师一般只会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集合定义、集合的几个特性以及它的数学表示格式等,这些内容都是一些系统的理论,学生在学习后,只能对其进行被动的记忆。另外,在学习集合的数学表示时,教师一般只会向学生讲解几个教材上有的例子,让学生对其有个初步认识,但是不能帮助学生完成关于集合的规律总结。学生自然不能做到相关概念的抽象理解。不能根据这几个局限性的数学案例推导出集合概念的一般规律。达不到培养学生抽象总结核心素养的目的。
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固化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内容都是一些基本的数的认识以及简单运算。初中数学开始接触一些抽象概念。而集合就是学生第一个接触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板块。很多教师仅仅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薄弱这一弊端,忽略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采取“大班式”的授课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授课习惯和教材的章节设定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在台下被动记忆。这样的课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发言互动的机会,做不到根据集合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只能模仿教师的学习方法进行集合的学习,很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课堂缺乏互动性,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他们不愿对集合概念进行抽象总结,做不到对于集合的合理运用,达不到培养他们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的目的[4]。
4.中学学生本身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中学生都有很强的爱玩心理。他们不愿坐在教室里听讲一些枯燥的概念性的集合定义。在教师的“大班式”讲解下,他们很容易开小差,针对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在学习集合的运用时,他们只会对教材上的相关案例进行模仿,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但是这样的学习态度不利于他们主动地深入理解集合的相关内容,做不到对集合的抽象总结,更做不到考场上对集合相关题目的准确分析答辩。不利于他们相关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抽象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所以只有教师先认识到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那么才能做到在日常授课中引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环节。教师要认识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库,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
虽然教材的内容是比较系统化、一般化的,但是我们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开发,努力做到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合,有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学习。在学习集合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所有同学都定义为集合的元素,通过提问学生他们自身是不是集合的一部分以及其他班级的某某同学是不是这个集合的有一部分,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相关集合定义展开讨论,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還能深化他们对于集合相关定义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实际正确运用集合相关知识。还能够促使他们完成从具体班级分类到对集合抽象定义的一般化规律总结,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1]。
3.学习集合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讲台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讲解。很多教师都是按照他们以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集合的讲解。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一般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为了提升每个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学习集合这一章节时,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针对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我们首先要求他们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定义即可;针对基础中等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能够充分理解集合的三大特性,并能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求他们完成基本理论学习,还要他们完成对于集合的规律总结,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实际的集合问题,同时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讲述自己对于集合的独到解读以及自己总结出来的抽象规律,达到带领班级同学一起提升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的目的[3]。
4.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核心素养是一种偏向于精神方面、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所以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讨热情。在学习集合概念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课堂模式开展学习。即教师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课前要合作完成预习任务,课上组员讲授集合知识,教师只是在旁辅导。同时组间要以竞赛形式完成集合知识的实际运用,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提升全班学生的抽象思维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看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对相应的课程进行改革。在中学时期开设的数学课程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抽象思维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目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的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瑛.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19-20.
[2]刘潜.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课堂“树人”教育探索与思考——评《指向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0(4):136.
[3]王艳蓉.运用探究活动培养核心素养——基于函数建模“五步曲”的教学尝试[J].中国数学教育,2020(7):49-52+64.
[4]李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12):106-107.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