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域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研究
2020-01-25李祖杰
李祖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为了进一步升级中职学生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教育质量,培养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型教育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切合当地中职院校实际情况,逐步形成高效“双师型”教育引进机制,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将以中职院校为例探讨多维视域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双师型”;中职院校;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237-01
中职院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点,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根据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提出要求,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成果,它丰富了我国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体系,对提升中职院校教育质量有积极意义。
一、“双师型”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双师型”教育理论提出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年代,关于“双师型”教育的研究和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经过专业学者的多年实践研究,第一次明确提出内容是在1995年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双师型”教育的基本概念:首先“双师型”教育是对教师专业技能和理论储备的双重要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标准;在资格要求上,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是一种硬性要求;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双师型”对教师本身还有另外叠加的意义,双证是外延,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的职业素质和经验,这是对于教师要求的软指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质可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
二、中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策略
(一)均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人员结构
上文介绍中提到了国家颁发的文件对职业教师的新标准,提高了职业教师的就业门槛,近年来,我国职业教师的数量在不斷提升,但是随着人口的发展,职业院校吸收了更多地职业学生,职业教师的储备数量无法与职业学生的数量相匹配,职业教师的数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界中高级职业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少,中级和初级的职业教师数量逐渐增多,这种现象体现出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师水平不均衡的局面,因此政府应适当进行调控,加大对职业教师人才的培养,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对职业教师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同等重视,提升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对职业教师给予一定的社会认可,增强教师的事业成就感。以中职教师为例,政府可以加大投入资金用于保障学校的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功能健全的教学设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中职教师设立教师管理保障,保证充分的教学岗位数量并设置教师管理组织机构;为中职教师设立职务晋升保障,通过公开、合理的规划制定职务晋升制度。
(二)加强“双师型”教学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不停地更新,从教师角度上看,职业教师不应该仅拘泥于理论,当地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教师的技能培训,中职院校可以选择与当地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引进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做定期培训的方式,帮助中职教师更新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投入作为财政支持,作为学生的教师和职业生涯的“引路人”,中职教师应该对行业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及时了解新的技术和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轨到工作中。
从学生角度着想,职业还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例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聘请企业的专家与任课教师进行协同授课,帮助学生逐渐接触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帮助中职教师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三)针对“双师型”体系建设设立激励政策和考评制度
一个职业的工作待遇和保障是影响该行业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师在传统的教育行业不受重视,在教育界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社会对中职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中职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将人才引进到中职教育行业中,与此同时,提高中职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强中职教师的福利政策,提高中职教师行业的吸引度。对于职业教育界高级职业教师逐渐减少,中初级职业教师逐渐增多的现象,明确高级职业教师、中级职业教师和初级职业教师的待遇等级制度,激起教师对自身提升的积极性。例如构建合理的薪酬奖金制度,根据学生的就业水平和职业技能考试通过率对其负责的教师发放一定的奖金以作鼓励,并记入将来的教师评优成绩中。
结束语
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在转型中谋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输出部分,应该升级教学模式,在“双师型”教育环境下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强化专业知识,为国家的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双师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我国的就业渠道,吸收了社会的散在人员,为促进社会和平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给社会提供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强的技术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必然趋势,学校和政府应当加强重视,争取在中职教育上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吉龙.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25-126.
[2]林丹凤.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2017,16(09):60-65.
[3]徐英俊,王殿春,栾素绮. 当代我国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J].职教论坛,2016(15):10-15.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湖南 新宁 4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