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2020-01-25孙宝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策

孙宝

摘  要:随着新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面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要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感知和理解地理知识,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教学自主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地理的质量。因此,本文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地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81-01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不容忽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逐渐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地理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初中地理老师应注意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以向学生展示课堂情境的生活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应在生活中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现象等来创造一个强大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可以快乐地利用现实生活和生活经验去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体验生活,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简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将学习推进到现实生活中,并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现状

(一)生活化教学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进展,一些教师正在采用生活化教学,但就最终效果而言,结果远非预期效果。一方面,教师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建议。这导致了生活化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内容之间的差距,这使得教学过程不顺利,学生无法理解和深度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这不会改变传统概念。老师的过度参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只能跟随老师的教学步伐,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没有思想冲突,生活化教学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二)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初中教育围绕高考。老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盲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讨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最后采用题海战术,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剥夺了课堂的活力,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这使得地理学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老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使地理课变得枯燥,缺乏生活化教学,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三)教学资源较为稀缺

目前的教科书大多是理论性的,围绕高考进行了结构设计。枯燥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再加上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干扰了生活化教学的进程。而且,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内容还不够,这是对理论课程的扩展和补充,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还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加深他们的理解。但是初中地理课极大地减少了相关课程的数量,甚至侧重于纯粹的理论内容,导致不能反映出地理学科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并且不能表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念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生活化,并努力发展综合的学生素养,而不是根据成绩进行评分。教师必须增加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比例,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丰富教材,以显示地理学科的灵活性,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必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更新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碰撞来理解知识。学生要融入生活化教学中,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的现实相结合,并能够相互借鉴,灵活运用,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并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评估,而且还要在许多方面做出判断,不应该对学生施加太大压力,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解释和讨论生活的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多媒体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课堂学习成果。由于有关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相对抽象且难以理解,并且大多数教师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地理知识。使用多媒体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换为生动的图像,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解释地球仪的经纬度知识时,教师使用多媒体以动态方式表达一些地球仪知识,例如地球仪的纬度和经度,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将知识点融入生活实际

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应用于课堂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科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情,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细节发现,积极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科书知识,帮助学生将教科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后,可以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季风气候的特征,并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以证实这一理论。甚至可以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并结合多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分析当地气候形成的成因,以及气候的特征,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结论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的地理能力,就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具体生活融合上去,尤其是初中地理,更是其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拉近生活与课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地理的教学之中,增强其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龙翔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相关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32-134.

[2]后社刚.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0):187-188.

(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三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