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理答优化策略
2020-01-25陈一波
陈一波
摘 要:本文指出了当下高中生物课堂理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重视理答预设、加强理答实践、加强理答的课后反思三方面优化课堂理答行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理答;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74-01
2017年,我国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启了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必须是在学生与复杂、真实情境的持续互动中逐渐发展的,所以教师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的理答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中课堂理答的教学评价功能并未完全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高中课堂上仍普遍存在对提问的重视,而对理答的评价功能有所忽视的现象。
1. 高中生物课堂理答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重复频繁
通过对高中生物课堂的观察发现,在课堂理答时教师习惯于机械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当学生低声回答问题时,教师就自主帮助学生复述答案,从而让其他学生听得更加清楚,殊不知这样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理答没有任何作用及意义。机械重复式的理答方法的频繁使用很容易打断学生的独立思考,剥夺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理答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1.2 低效表扬过度
高中生物教师大多习惯使用简单宽泛的词汇对学生进行低效表扬,诸如“非常好”、“很棒”等,虽然低效表扬也是对学生一种表扬与肯定,但过度使用低效表扬就会使表扬毫无意义,难以有效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1.3 理答类型单调
高中生物课堂理答还存在类型过于单调的问题,往往采用语言性理答,而忽视了非语言性理答的综合应用。实际上教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都会直接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关注与在意,若教师在课堂理答时结合非语言性理答类型的使用,如采用微笑的动作神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或者直接向学生鼓掌,课堂理答的气氛也自然会相对轻松,不会直接造成其他学生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2. 高中生物课堂理答的优化策略
2.1重视预设理答,增加理答形式的多样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提高课堂理答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地对课堂理答进行预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设计恰当的课堂理答方式和思考策略。
在课堂理答过程中,教师一个神情、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非语言性理答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并非学生所有的回答,教师都需要逐一理答。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个别思维敏捷的同学就早早地喊出了自己的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采取不予理答的方式,因为不同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是不一样的,需要留给全体的学生更为充裕的思考时间,我们称之为“留白”。生物学科是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许多的结论是来自对生物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与实验,所以不明确告诉学生最终的、正确版本的答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后去探索与研究的兴趣。
2.2 加强理答课堂的实践训练
智慧理答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实践与训练,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智慧理答的经验,改进理答方式,促进智慧理答的养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课程资源平台,或观看专家型生物教师的优质课程视频,或借鉴身边其他生物教师的智慧理答经验,优化自身的理答行为。只有采用合适的理答方式才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问答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对话和互动,不仅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也能被调动起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对话式教学让整个课堂变得更民主平等,学生更愿意说,也更愿意学。
2.3加强理答的课后反思
生物教师要若希望提高自身课堂理答的水平与能力,就需要加强对课堂理答的课后反思,分析课堂理答时出现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的、理答是否有效等,从而不断累积自己的课堂理答经验。教师只有处在“反思——改进——运用——再反思——再改进——再运用”这样一个循环的、不断提升的过程,生物教师的课堂理答方式才能更趋成熟,并向更高阶段发展。由于教师在课堂理答中的具体行为是在自己课堂教学时间内动态生成的,不管前期如何進行预设,在进行课堂理答实践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及困难,教师课后将自己在课堂中的理答行为及课堂理答的效果记录下来,并认真分析自己的课堂理答行为,找出其优缺点,不断改进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课堂理答方式,以便在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课堂理答问题时可以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理答策略,提高及完善自己的智慧课堂理答行为能力。总之,高中生物教师的智慧课堂理答的良好习惯及行为养成离不开其在课后的积极反思,需要教师在课后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反思自己的理答行为,积极提升自身的智慧课堂理答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 2017,33(3):71-73.
[2]俞鹊英.生物课堂理答行为初探[J].中学生物学, 2014,30(5):16-19.
(作者单位: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浙江 温州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