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的水土情结
2020-01-25洪华平
摘 要:我国水文化由来已久,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对水文化的敬重也潜藏于内心,并且不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与意识之中。同时,从我国原始社会的农耕文明开始,黄土文明在我国劳动人民的心中也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人们对于土地的崇拜和信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不仅凝聚了劳动人民勤劳踏实的精神形象,还增强了劳动人民之间的民族认同感。文章对《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流露出的水土文明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深度剖析《平凡的世界》之中的精神文明形象。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水文化;黄土文明
一、水文化
关于水,人们总能够通过古老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来进行深度阐述,比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都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于水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似乎无论什么物品,哪怕与金子相比,水这种再普通不过的物质,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价值,因为其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必需的,还是滋养大地万物,形成河海的基础物质。水固然平凡,但却与每个人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通过对水文化的描写,为其中数不胜数的自然物质赋予了新的生命[1]。
第一,孙少安与水。水不仅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还与不同的生命个体缔结出了生存网,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孙少安是一个北方男人,他有信心能够把别人干不好的事情干好,地理环境和地域差异促使孙少安成为了这种阳刚、自信的人,但潜藏在这阳刚性格下的是多愁善感且细腻柔软的心灵,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以后的情感发展。青梅竹马的润叶可以不管家庭地位、生活经历、贫富差距就对自己心爱之人表明心意,对于生存在贫困农村的一个女孩子来说,已经算是大胆勇敢的举动了。若不是之后出现的意外,丈夫因车祸致残,不难想象润叶会一直与这段婚姻强硬地对抗下去。而孙少安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面对这种执着的爱,自己却不敢迈出一步。尽管他爱极了这个姑娘,却因为太多的情事纠缠和现实阻碍不得不向现实屈服,他思前想后,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满身汗臭的穷男人,怎么能配得上一个公派女教师,他终究是要找一个愿意跟他一起吃苦受累,本分能干的农村姑娘罢了。这其中的思想斗争是什么,仅仅因为现实就能够使这种互相爱慕的感情被生生拆散么?这场爱情的悲剧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难以启齿的真相?不进行任何尝试,仅凭自我的固有意念就将一切可能性否决,就像容器中的水最终会委身于预设的框架。文化根性相似,然而在生活中积累的不同经验导致的意识分支现象也许更能道出悲剧的真谛[2]。
第二,孙少平与水。流水不断冲刷着生命中难以言喻的情感和痛楚,还冲走了多少人想要留住和放弃的回忆,我们不得而知。水作为人们的情感寄托,不仅暗喻着人们纠缠不清的爱恋与不舍,还代表着人们百转千回的内心思想。润叶的纠缠与不舍在东拉河的天地之间荡漾,而孙少平只有在这种平静坦然的河水旁才能够洗清自己身上为爱受的伤痕。原西河随着奔腾的浪逐渐涌向漫漫无际的前方,冲淡了人们青春岁月中受到的伤痛和无奈,人们不断从这里汲取着营养和精神力量,以期能够以更加顽强和坚韧的性格继续迈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然而,平静的水也会在瞬间便换了副容颜,狂怒之势使人无从招架,携走生命和希望[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不计前嫌在洪水之中救下了跛脚女同学侯玉英,这段看似不经意的事情为后来女子大胆示爱的情节奠定了基础,也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饱满、立体,生活中所面对的所有不公与困难使孙少平更深刻地认识了人际关系,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重。这个平凡的农村少年拥有着朴实无华的外在形象,但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出的英雄之举,这种形象的反差促使其更加具有魅力和能量。
下雨天人们的心情总是低落的,但在这种浪漫的雨天邂逅却能够使双方的内心情感更加深刻,这种情意绵绵、朦胧细雨中的相遇,更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一个普通的工匠与优秀的大学生相遇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这便是作者本身所拥有的浪漫思想,处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内的两个人,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以及两人的情感结局如何,都是作者留下的悬念,促使读者的好奇心不断上升。其实,读者同作者一样,都是在观看主人公一生经历的情感与生活的旁观者。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后,便没有了创造一说,每个人物都是鲜活且独立的个体,作者与读者在关注人物生活的情节和环境时,都期望书中的人物能够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结局,但事实是怎样的,没有读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清楚。作者、读者、书本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割舍不断的,这种文字的联系与互动是作者想要创造一个故事的初衷,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物之间的情感碰撞和故事线索逐渐变得明朗。晓霞她是否存在与离开这个世界,都已经不再是作者能够掌握的了,故事的走向和情节的推动,促使着每个人物走向最终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少平处处都是不及晓霞的,但在精神世界中,少平美好的品质正是晓霞内心所期望的,双方的地位在刹那间打平,地位差距也无从谈起,但是,绝对的平衡只是存在于一种理想的状态下,这种超凡脱俗的爱情大多只能悲剧收场,让人潸然泪下,但这种破碎的美丽也值得读者细细回味。
二、黄土文明
路遥对于乡村乡土的诉说和情感是绵绵无尽的,这种对故乡的崇拜,对乡土的执着,使路遥的作品能够深深打动人们的内心。路遥不仅在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细致的刻画和描写,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乡土描写给予人物现实感,满足人们对乡土的依恋。
第一,主人公的黄土地烙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有着迫切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如果主人公没有极强的抱负心,就不会从农村走向城市。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腔热血,代表的还是那从小刻在身体中黄土地的烙印,代表着无数的农村劳动人民。但最终,孙少平还是没能够摆脱黄土地带给他的命运,这不是作者轻易给予他的结局,而是刻画了这个鲜活的人物之后,他自己选择的结局[4]。
第二,黄土地情感的牵引。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向往城市的生活,这使路遥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他在内心矛盾的同时也是释然的,一方面他渴望著时代的改变能够给予他新鲜血液和多变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是念旧的,留恋着传统的美德与思想。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善良之人,比如孙少安的顾家和明事理,兰花对待感情的认真和忠诚,润叶的善良美好等。但路遥的现代思想又使作品中的传统人物形象受到冲击,所以在作品中,他刻画出了新的人物形象,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他有着新的思想,憧憬着美好的新生活,但这种形象又与乡村和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给予了路遥写作的灵感,他干脆把这些新的人物形象与传统黄土地进行融合,塑造出新的个体。在对妇女的审美观上,更能看出路遥的传统观念,他笔下的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没有被“城市文明”“时代现象”所玷污,这些美丽的女性形象让我们觉得有些遥远,路遥却大力赞赏。路遥总是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对传统道德极力挽留,对人性美、人性善大加弘扬[5]。
同时,路遥的写作情感又大部分寄托在了乡村的家庭刻画上,不仅描写了农村家中惦念晚辈的老人,还有晚辈对老人的照顾与孝顺,这种亲人之间的牵挂和情感是无论在何方何地,都不能够割舍与放下的。这种心甘情愿的付出与不求回报的给予,是每一个家庭中都切实存在的感情。就像踏实陪伴在劳动人民身边的黄土地一样,彼此之间都是最真实、最牵挂的存在。
三、结语
最后,晓霞不在了,她留给了孙少平连翻都没有勇气翻开的三本日记,金波眼含着热泪,在寒冷刺骨的冬天,站在山坡的十字路口中殷切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平凡的世界》中,看似没有对水文化和黄土文明进行详细刻画,但却在交代人物生存环境和背景中,表现了水土情结,水与土的相生相长、相克相依成了表现生活的极佳选材,作者恰如其分地于平凡的世界中透视出了不凡的恢弘空间和广阔的人生境界[6]。
参考文献:
[1]魏亚丽.《平凡的世界》里的水土情结[J].文学教育,2019(12):24-27.
[2]龙九八.《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J].北方文学,2019(26):27,34.
[3]袁跃兴.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J].政府法制,2019(5):58.
[4]孟文轲.简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J].神州,2019(1):11.
[5]谢昕宇,李能知.读《平凡的世界》[J].中学生百科(小文艺),2019(11):50.
[6]赵程,刘博勇.《平凡的世界》:浅谈平凡人物的“平凡世界”[J].青年文学家,2018(5):62.
作者简介:
洪华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