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分析的数字经济背景下用工在线撮合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2020-01-25张志朋

商业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商业模式

内容提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零工工作的大量出现,打破了劳动力市场时空的限制,并助推新型用工平台的兴起。通过对好活科技和新丝路云桥两家公司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演化机理与成功要素。其商业模式要素包括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共享、技术支撑和盈利模式五大要素。其中,价值主张包括经济价值、合规价值、效能价值和知识价值四个子要素;价值传递包括产品、服务、营销渠道以及定价四个子要素;价值共享包括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五个子要素;技术支撑包括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系统设计三个子要素;盈利模式则包括收入方式、成本内容两个子要素。价值主张要素是前提和基础,技术支撑要素是保障,价值共享要素是关键,价值传递和盈利模式要素是必要条件,各个要素交织交互、相互协同,共同演化形成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企业内外部资源、对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共享型价值网络的构建对用工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用工在线撮合;商业模式;冗余价值;价值共享;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0)11-0136-09

收稿日期:2020-09-19

作者简介:张志朋(1988-),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组织变革、灵活用工、价值分享、领导力。

基金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GLC062。

一、引言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的渐趋普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推动人类社会从物质化的信息时代进阶到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的表现形式由原子转变为比特,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1]。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任务渐趋碎片化、专业领域日益细分化的趋势下,零工工作大量兴起[2]。按照德勤发布的《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2019)》,2020年美国个体经营者的数量相比较2019年会增长两倍;同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所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20)》,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共享经济的服务者约为7800万。可见零工工作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就业领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零工工作的大量出现,打破了劳动力市场时空的限制,并助推新型用工平台的兴起[3]。其中,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Online matching platform for labor supply & demand)作为用工领域中新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状态中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找活、接活、干活;用工企业也可以通过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发布工作任务,进而实现用工供需的即时、精准匹配。因此,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工企业,借助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可以不必囿于传统工作与用工方式的束缚,以更为灵活多元的方式参与到劳动力市场中。

从用工供需的线下低效匹配到线上即时撮合,用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深刻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供给侧变革。可以预见,数字经济时代,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而其商业模式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冗余价值共享视角,通过对两家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企业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演化机理及其成功因素,以期为用工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在线撮合商业模式在其他场景的迁移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二、文献回顾

(一)在线撮合

撮合实际上是按照一定的匹配方法将资源供给方和资源需求方进行双边匹配的过程[4],而在线撮合即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双边精准、靶向匹配。一般情况下,双边撮合的决策过程中存在参与撮合的双方主体,设资源供给方S={s1,s2,…,sn},资源需求方D={d1,d2,…,dn};双边撮合就是根据S阈和D阈中个体的偏好信息,按照合理的规则实现双方的稳定匹配,并尽可能实现双方最大程度的满意。有关撮合的研究最早源自婚姻匹配问题,即根据男女双方的特征进行归类,并对双方进行配对以达到结婚目的[5]。经Roth等[4]的研究,双边撮合正式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

劳动力市场事实上是一个典型的双边撮合市场,即劳动者与用工方就用工需求达到满意匹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劳动者、用工方提供了线上直接交互、磋商的条件。Barolli等[6]基于Recruit Navi招聘系統研究设计了针对“劳动者特点”与“用工方需求”的双边撮合匹配模型。Veit等[7]基于GRAPPA(一种算法)框架下的多维度模型为德国劳动力中心设计了人力资源招聘智能撮合系统,可以自动抓取、计算网络数据库中的应聘者和职位信息,并实现在线匹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工领域的双边撮合更具移动化、即时化,众包工作(Crowd Work)平台以及基于应用程序的按需工作(Work-on-demand Via App)平台在众多行业领域得以应用[8]。前者借助互联网技术使得用工方和劳动者个体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联系,用工交付也是远程的,因此,这种平台也被称之为“在线劳动力市场”[9];后者则较为传统,主要是用工需求撮合匹配以及交易等在线上完成,但是还要线下交付,因此,这种平台也被称之为“移动劳动力市场”。Stewart和Stanford[10]曾指出,虽然这两种用工平台的运营模式、客户群体等有所差异,但是都有互联网技术以及共同商业模式的支持。2020年春节前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共享员工”模式不胫而走。肖鹏燕[11]认为真正的共享员工是指员工通过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实现与需求方有效且自愿的匹配、在供给企业允许的时间内或自己的空余时间内增值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并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一种创新工作方式。何江等[12]则进一步将“共享员工”的模式分为四种,其中员工个体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对接用工企业的方式(C2P2B)即为用工在线撮合模式。总之,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发展为“共享员工”理念和模式的真正落地提供条件。

(二)商业模式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商业模式创新。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和重点,包括其定义、类型以及创新路径等。回归价值论的视角,商业模式在本质上回答了如何以客户价值主张为前提进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以及价值获取[13]。用工供需在线撮合是建立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其要素包括发包方(即用工企业)、承包方(即劳动者群体)以及平台本身。现有关于链接供需双方的平台企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包方的动机、行为以及任务属性[14],承包方的特质、行为和动机[15]以及平台本身的运行机制等[16]。平台组织作为一个链接资源方和需求方的媒介,需要与多方一起进行价值共创;在对平台组织的商业模式讨论中,不应局限于平臺本身,而是要将平台企业以及平台的合作伙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此,在考察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时,既要考察平台本身,也要考察平台的合作伙伴,包括劳动者、用工方、政府等。

(三)冗余价值

个体在满足某个组织或其他个人的某种需求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价值,即为冗余价值。按照能否区分所有权和使用权,冗余价值可以分为显性冗余价值和隐性冗余价值。比如劳动者每天8小时之外的闲置时间即为显性冗余价值,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所萌生的产品优化创意则属于隐性冗余价值。借助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劳动者从原来的固定雇佣关系中解脱出来,可以对接多个用工企业。传统的雇佣关系范式下,用工企业通过一次招募对接完成多项工作任务,可能会造成劳动者的工作空档甚至人岗不匹配的情况;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算法系统,劳动者不再对单一特定的用人单位保持“待命”状态,而是对整个用工市场保持“待命”状态[17]。总之,新型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使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1对1”式刚性雇佣关系转变为“1对N”多元弹性合作关系,使得劳动者的冗余价值得到最大化程度激活、开发。

(四)研究思路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用工领域的在线撮合平台构建成为可能,并推动实现了用工方与劳动者的供需精准配置。既有研究虽然对用工领域中新兴起的众包工作平台以及基于应用程序的按需工作平台的内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8,10],但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作为实践中新兴起的一种模式,事实上兼具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为此,本文尝试从冗余价值共享的视角出发,运用双案例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用工供需在线撮合的商业模式包含哪些构成要素?第二,这些不同构成要素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第三,用工供需在线撮合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关键成功要素?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企业——北京好活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好活科技”)以及昆山新丝路云桥众创公司(以下简称“新丝路云桥”)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理由如下。 第一,典型性。两家公司都是比较早从事提供零工服务,且拥有比较多用户群体。好活科技成立于2015年,旗下拥有“好活小程序”、“创客星App”等产品,截止2020年5月份已经累计为美团、饿了么、58到家等上百家企业、十几万用户提供零工服务。新丝路云桥成立于2017年,旗下拥有“云桥App”、“云桥家政”等产品,截止2020年5月份已经累计为柯莱特科技、创达技术、行知教育等80多家企业、9万多用户提供零工服务。第二,差异性。两家公司虽然都搭建了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但是所针对的用户群体及市场定位不同。好活科技针对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共享经济参与者,新丝路云桥针对的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自由职业者。第三,资料可得性。本文作者对两家公司的运营情况都较为了解,长期为其产品与服务优化提供顾问服务,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

(二)案例介绍

1.好活科技。该企业所属的北京众志好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现有员工100余人。截至目前,好活平台服务行业覆盖即时配送、互联网平台、培训机构、教育平台、物流平台、物业公司、餐饮酒店、呼叫中心、电商平台等众多行业,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京东、美团、饿了么、58到家、瀚宇物流等大型企业及新业态企业高度认可的人才能力共享平台。另外,通过和政府共建的大数据协同治理平台,实现对共享经济新业态从政府监管到协同治理,从而促进共享经济行业健康发展。

如图1所示,好活科技致力于打造用工领域的“滴滴平台”,平台一端链接的是用工单位,另一端链接的是劳动者。用工单位可以在好活科技平台上在线发包,劳动者可以在线接包,通过好活科技公司的智能算法系统,实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供需撮合匹配。劳动者完成用工单位的发包任务之后,用工单位将服务款项给到好活科技平台,再由好活科技平台将费用给到劳动者;如此一来,就解决了劳动者个体难以开发票问题,实现用工单位、好活科技平台和劳动者业务流、资金流和票据流的统一。同时,好活科技平台对服务款项“抽水”,赚取一定的服务费。

2.新丝路云桥。该企业所属的昆山新丝路云桥众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现有员工70余人。作为推动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帮助人才与企业合法合规匹配对接的共享经济平台,新丝路云桥平台通过与政府合作建立全程工商登记云注册系统,让人才“一键创业”,从而让人才可以以正规的市场主体身份平等地与企业进行合作,让人才享受高效、快捷的能力共享服务,也为企业解决了共享人才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促进企业合法合规引进人才。

如图2所示,企业中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可以通过新丝路云桥平台的云注册、集群注册功能入驻为平台上的“创客”;新丝路云桥平台借助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在线审批功能,帮助员工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并为其提供代办证照、提供注册地址、代开发票、税务申报及缴纳、年报年检以及注销等一揽子服务,全程服务不用见面,均可在线完成,让企业内部人才真正实现了“一键创业”。

(三)数据收集

本文按照“证据三角”的原则尽可能从多个渠道获取数据,资料获取渠道包括: (1)访谈资料。本文利用为两家公司提供顾问服务之便,对两家公司的创始人、运营总监、市场总监等进行了访谈;同时,还对两家公司的用户代表进行了访谈。访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对象的访谈时间为30分钟左右。所得资料用A表示,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2)档案资料。本文整理了两家公司官方公开发布的资料以及公司内部的产品与服务宣传册、创始人的讲话材料等。所得资料用B表示。(3)参与式观察。2019年5月—2020年5月份期间,研究者参与了两家公司的战略会议、营销例会等,对其运营、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有较为深入地了解。所得资料用C表示。

(四) 数据分析

基于本文调研所得数据,3名研究人员在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基础上,将所得有关企业发展历程、发展战略、运营策略、市场营销策略等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编码工作分为开放性编码和轴心编码两个阶段。首先,由3名研究人员对所得资料进行编码,其中两人编码、1人负责核验,此轮编码共得136个一级编码条例,典型条例如表2所示。其次,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分析一级编码之间联系,并将有联系的编码再次“升维”,共得18个二级编码条例。再次,本文结合既有有关商业模式研究的构念,形成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共享、技术支撑、盈利模式5个三级编码条例,如表3所示。

四、案例分析

(一)价值主张

所谓价值主张就是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所能够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感知。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同时服务于用工方和劳动者,为两者都要创造价值。编码数据表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价值主张包括经济价值、合规价值、效能价值以及知识价值(如表4所示)。具体分析如下。(1)经济价值。有两个层面含义,其一是让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充分激活自己的冗余价值,利用用工供需撮合平台接活,进而增加收入;其二是将人才个体转变为个体工商户,使得劳动者与用工方之间的雇佣关系转变为角色对等的商事主体间的合作关系,进而优化企业的劳资关系,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2)合规价值。指的是搭建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业务流、资金流、票据流等的统一,使得用工方对劳动者的劳务发放合法合规。好活科技主要是针对劳动者个体(即To C),而新丝路云桥针对的是用工企业(即To B),但是两者在促进企业用工合规方面的价值是一样的。(3)效能价值。指的是提高劳动者个体的单位时间产出以及用工方的运营效率。用工方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上发包,劳动者个体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上接包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品质要求,这就倒逼接包方要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知识价值。指的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为劳动者个体提供知识技能学习机会、为用工企业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比如,好活科技平台上会定期上线一些技能课程、通用管理课程等,劳动者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新丝路云桥会组织灵活用工、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给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价值传递

价值传递就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将自身的价值主张以一定的方法、渠道等有效传递给用户的过程。基于编码数据分析,本文认为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价值传递要素包括产品、服务、营销渠道和定价4项子要素(如表5所示)。具体分析如下。(1)产品。两家公司的产品定位有所区别,其中,好活科技主要面向劳动密集型共享经济参与者,比如快递与外卖“小哥”、家政服务人员、货车司机等;新丝路云桥主要面向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他们提供“一键创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两家公司的产品载体差不多,包括微信的服务号或小程序、移动端App等。两家公司都特别注重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合规性,比如2019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7月出台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2020年7月颁布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等为零工经济、灵活就业等的发展提供了规范。(2)服务。为了更好地吸引用户、提高用工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两家公司还注重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鉴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链接属性,其所提供的服务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类: 其一是面向劳动者个体提供代缴社保、代缴个人所得税、代开发票等服務,两家公司的服务内容基本差不多;其二是面向用工方提供的服务,两家公司不同的是,新丝路云桥平台除了为用工方提供产品试用服务之外,还为企业提供搭建内部商城服务,将用工企业的福利发放与劳动者个人消费渠道打通,为用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3)营销渠道。由于两家公司的产品定位与目标市场导向不同,导致两家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与合作渠道等不同。好活科技因为主打C端(劳动者个体)市场,故而主要通过新媒体营销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新丝路云桥平台则主打B端(用工企业)市场,主要通过组织论坛、参会宣讲等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从合作渠道情况来看,好活科技主要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吸引劳动者入驻;新丝路云桥则主要跟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等合作,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与合作伙伴的产品打包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传递给客户。(4)定价。两家公司均是通过收取交易量服务费的方式赚取利润,但是在服务费的定价上有所区别,新丝路云桥平台的定价略高于好活科技平台。

(三)价值共享

价值共享即与合作伙伴共享价值增量。由于劳动者冗余价值的存在,激活、开发并共享此部分冗余价值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构建的关键。基于编码数据分析,本文认为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价值共享要素包括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商5项子要素(如表6所示)。

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作为共享经济背景下诞生的新型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包括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第三方服务商等多主体的价值共享。无论是好活科技平台,还是新丝路云桥平台,都能通过自身的在线智能撮合服务,实现用工方在线发包、劳动者在线接包。只不过由于两家公司的客户群体定位有所差异,导致用工方在两家平台上所能够发挥的价值有所差异。比如,借助新丝路云桥平台,用工企业要协助平台进行人才甄选,挑选具有创业意愿的知识型或技能型人才使其成为“创客”。

由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特殊性,还需要政府主体的参与。一方面,人才要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上实现不见面集群注册、云注册,就需要集成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的在线审批功能。另一方面,由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数据端口与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实时对接,那么平台上的用工数据就可以即时传递到政府相关部门,进而实现政府协同监管,助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另外,好活科技平台和新丝路云桥平台上还集成了第三方社保代缴方,方便劳动者随时随地缴纳社保,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缴纳商业保险,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四)技术支撑

数字经济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促进了信息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快速传递,使得数据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用户价值主导成为企业创造、供给价值的核心理念,数据驱动对企业的数字化赋能效应越来越明显,使得传统的商业逻辑得以重构。技术支撑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中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基于编码数据分析,本文认为技术支撑要素包括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系统设计3项子要素(如表7所示)。

新技术的发展为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首先,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聚集了大量用工供需信息,进而为平台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条件。这些用工信息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的特点,并使得这种新型用工方式可以迅速蔓延到劳动力市场的各个方面[18]。无论是好活科技平台还是新丝路云桥平台通过其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降低劳动者或用工方的信息搜集成本,进而实现用工供需的快速匹配。其次,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还集成了智能算法撮合系统,实现用工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就如同網约车服务平台通过自身的智能算法系统,让乘客、司机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精准匹配、即时匹配[19]。再次,作为移动服务,应用程序的系统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此,两家企业都特别重视系统设计,无论是呈现界面,还是使用的流畅性、个性化等方面,都尽可能地让用户快速看到平台的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结果。

(五)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回答的是企业如何实现价值获取的问题。好活科技和新丝路云桥均通过按交易流水收取服务费的方式获得收入,但由于商业化运作模式不同,两家公司还有自己特色的收费方式。好活科技通过为用工方提供增值推广服务收费,即用工企业可以更快地匹配到接包方,并得以将自己的需求置于前端显示。另外,公司平台上还集成了信用卡推广服务等,公司也可以对这些第三方服务商收取一定的费用。新丝路云桥则通过为用工企业提供内部商城搭建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同时平台上所注册的劳动者在商城上消费也会形成收入。

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边际成本较低,除了运营成本、员工的工资以及市场拓展支出等,还有技术维护费等。对于业务拓展到电商的平台企业,其成本还包括产品的采购、推广等费用。总体上来讲,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企业的收入、成本项都非常明确,其盈利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五、发现与讨论

(一)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演化机理

案例分析可知,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共享、技术支撑以及盈利模式5个要素。深入分析要素的内在连接关系可勾勒出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演化机理,如图3所示。具体分析如下。(1)劳动者冗余价值共享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构建的前提和基础。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打破了既有劳动关系范式,进而激活劳动者的冗余价值,并实现其工作安排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劳动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上灵活完成任务并获取相应的报酬。(2)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作为链接劳动者和用工方的平台中介,需要对平台的双方都要有鲜明的价值主张。这也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鲜明特点,即价值主张对象的双重性。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对劳动者和用工方的价值主张包括经济价值、合规价值、效能价值和知识价值。(3)价值共享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构建的关键。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要在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等多主体之间共享价值增量。(4)数字经济的发展为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工供需双方之间的诉求靶向匹配成为可能,且在线撮合平台的数字化监管能够有效控制劳动者的工作结果进而影响其工作自主性[2]。(5)盈利模式即如何实现价值获取。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收入方式具有多样性,加之边际成本的可控性,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较可观。总之,价值主张要素是前提和基础,技术支撑要素是保障,价值共享要素是关键,价值传递和盈利模式要素是必要条件,各个要素交织交互、相互协同,共同演化形成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

(二)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

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资源基础观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积累来自于组织内部,尤其是异质性资源[20]。好活科技和新丝路云桥的创始合伙人都有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从业经历,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等比较了解;同时,公司创始人积累了众多战略性客户资源,保证平台成立伊始就有一定的客户基础。(2)充分把握新技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之所以能够实现智能分析、即时撮合、靶向匹配,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比如,新丝路云桥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区块链的分布式协作网络中,实现企业任务的在线智能匹配和验收,提高协作效率;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留痕、数据共享,区块链技术保障信息不可篡改、透明可监管,充分解决企业和个体工作者之间的信任问题。(3)构建共享型价值网络。通过合理地价值分享体系设计,构建包括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等在内的价值网络共同体,让每一个价值主体都能够分“一杯羹”,实现彼此间共创、共生、共享。

六、结论与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用工供需在线撮合的商业模式共包括五大要素,即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共享、技术支撑以及盈利模式。其中,价值主张包括经济价值、合规价值、效能价值和知识价值四个子要素;价值传递包括产品、服务、营销渠道以及定价四个子要素;价值共享包括劳动者、平台方、用工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五个子要素;技术支撑包括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系统设计三个子要素;盈利模式则包括收入方式、成本内容两个子要素。第二,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商业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连接形成商业模式演化机理。其中,价值主张要素是前提和基础,技术支撑要素是保障,价值共享要素是关键,价值传递和盈利模式要素是必要条件,各个要素交织交互、相互协同,共同演化形成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第三,用工供需在线撮合的商业模式有三个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企业内外部资源、对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共享型价值网络的构建。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发展历程、典型特点来看,该行业的发展潜力较大。

本文的理論贡献主要体现在: 第一,深化了对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分析。既有研究对用工领域中新兴起的众包工作平台以及基于应用程序的按需工作平台的内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8,10],但是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作为实践中新兴起的一种模式,事实上兼具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本文对此新兴商业模式的要素、演化机理等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丰富在线劳动力平台的理论研究。第二,为在线劳动力市场平台的模式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劳动力冗余价值共享视角出发,指出激活、开发劳动力的冗余价值是构建新型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前提,而搭建多主体价值共享网络是构建此平台的关键。第三,拓展了商业模式理论的适用情景。本文将Amit & Zott[13]所提的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创造以及价值获取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应用于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分析中。但是,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和商业模式演化全景分析,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也有差异性,比如本文识别技术支撑、价值共享要素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实践启示在于: 首先,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的商业模式构建为其他在线撮合类商业模式提供有益借鉴。比如要注重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要秉承共享价值理念,构建多主体价值共享的合作体系等。其次,数字经济时代,用户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要注重对用户冗余价值的激活与开发。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用户变成企业的合伙人,给他们赋能,强化激励相容,激发他们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丰厚的价值回报。再次,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的组织与人的关系,即传统雇佣关系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正在被数字化的打分评价系统以及声誉系统所代替,进而可能会增加用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复杂性[21],甚至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22]。这就要求用工企业要正确对待新型用工平台的双刃剑效应,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囿于本文只选择两家用工供需在线撮合平台企业为研究标的,导致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有待检验。

参考文献:

[1] 戚聿东, 肖旭.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 36(6): 135-152.

[2] 杨滨伊, 孟泉. 多样选择与灵活的两面性:零工经济研究中的争论与悖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 37(3):102-114.

[3] Rozzi, F. The Impact of the Gig-economy on US Labor Market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Non-employer Firms Using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 Example of Uber[J].Junior Management Science, 2018, 3(2):33-56.

[4] Roth, A. E. Common and Conflicting Interests in Two-sided Matching Market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85, 27(1): 75-96.

[5] Wallace, K. M. An Experiment in Scientific Matchmaking[J].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1959, 21(4): 342-348.

[6] Barolli, L., Koyama, A., Cheng, Z., et al. An Agent-based Matchmaking System Using Knowledge Base[J].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Workshops. IEEE. 2002:142-146.

[7] Veit, D., Müller, J. P., Schneider, M., et al. Matchmaking for Autonomous Agents in Electronic Marketplaces[J].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CM, 2001: 65-66.

[8] Stefanot, D. S. The rise of the Just-in Time Workforce: On Demand Crowd work and labor protection in the gig-economy[J].Comparative Labor Law & Policy Journal, 2016, 37(3):471-504.

[9] Codagnone, C., Abadie, F., Biagi, F. 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Sharing Economy”. Market efficiency and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or unfair prevarication? [J]. Institute for Prospective Technological Studies, Science for Policy report by the Joint Research Centre. Retieved from http://pmb5.cereq.fr/Documents_numeriques_PMB/jrc101280.pdf, 2016.

[10]Stewart, A., Stanford, J. Regulating Work in the Gig Economy: What are the Options? [J].The Economic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17,28(3): 420-437.

[11]肖鹏燕. 合规共享: 共享员工的法律风险与防控[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37(7):96-106.

[12]何江, 闫淑敏, 关娇. 共享员工到底是什么?——源起, 内涵, 框架与趋势[J].商业研究, 2020(6): 1-13.

[13]Amit, R., Zott, 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493-520.

[14]Huizingh, K. R. E. E. Open Innovation: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Technovation, 2011, 31(1): 2-9.

[15]Saebi, T., Foss, N. J. Business Models for Open Innovation: Matching Heterogeneous Open Innovation Strategies with Business Model Dimension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3,(3): 201- 213.

[16]Scozzi, B., Nicola B., Pierpaolo P.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 in Urban Labs[J].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2017, 26(5): 857-874.

[17]苏晖阳. 新型用工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37(5): 70-86.

[18]Lehdonvirta, V., Barnard, H., Graham, M., Hjorth, I. Online Labor Markets-levelling the Playing Field for International Service Markets? [J] Crowdsourcing for Politics and Policy, 2014, 188(9):25-45.

[19]Sanders, D. E., Pattison, P. Worker Characterization in a Gig Economy Viewed Through an Uber Centric Lens[J].Southern Law Journal, 2016, 26(2):297.

[20]Penrose, E. T. The growth of the firm: the legacy of Edith Penros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 2002.

[21]Wood, A. J., Graham, M., Lehdonvirta, V., et al. Good Gig, Bad Gig: Autonomy and Algorithmic Control in the Global Gig Economy[J].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2019, 33(1):56-75.

[22]班小辉. “零工经济”下任务化用工的劳动法规制[J].法学评论, 2019, 37(3):111-12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gig jobs have broke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straints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promoted the rise of new employment platforms. Through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l of Haohuo Technology and New Silk Road Yunqiao,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components,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success factors of the online matching platform for labor. Its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include value proposition, value transmission, value sharing, technical support and profit model. Among them, value proposition includes four sub elements: economic value, compliance value, efficiency value and knowledge value; value transmission includes four sub elements: product, service, marketing channel and pricing;value sharing includes five sub elements: labor, platform, enterprise, government and 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 technical support includes three sub elements: data analysis, intelligent algorithm and system design; profit model includes two sub elements: income mode and cost content.The elements of value proposition ar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he elements of technical support are the guarantee, the elements of value sharing are the key, the elements of value transmission and profit model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all elements interact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business model of online matching platform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value network are crucial to the success of online matchmaking business model.

Key words:online matching for labor; business model; redundancy value; shared value;case analysis

(責任编辑:严元)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商业模式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