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教科书价值观研究60年:成果、不足与展望

2020-01-22谢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教科书价值观

摘 要: 对国内外已有的教科书价值观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从历时层面来看,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形成期、起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多元发展期等阶段;从共时层面来看,每个时期的研究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文献梳理还发现: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等转型,呈现多层次、多格局、交叉等特点。虽然该领域已有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全面比较同一学科的中学、小学不同学段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还未形成;第二,关于语文、社会、历史等文科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很多,而有关理科教科书的研究比较零星,其系统性有待加强;第三,不少研究针对的是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对其他出版社的教科书关注尚需提升。可以预见,未来的教科书价值观研究会呈进一步扩大态势,并将展现新的格局和特点。

关键词: 教科书;教材;价值观;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我国大、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一个亟待审视的领域”(项目编号:GD20CJY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价值观教育是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少学者认为,教科书应始终把握“立德树人”的主旋律,牢牢占据“熏陶学生心灵,铸就学生灵魂”之主阵地的地位。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教科书体系,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科书、进课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820.htm,最后登录日期:2017年11月23日。]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始终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也再次重申了价值观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在国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分析教科书中的价值观问题十分必要。对学校教科书价值观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并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不仅能为英语教科书编纂者在编排或修订教科书中的价值观内容时提供数据支持,让价值观在教科书中的渗透更科学合理;也能为一线英语教师在价值观教学时带来思考,从而协助其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能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以及为英语教科书研究部门提供研究参考。

二、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科书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仔细梳理与深入分析后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1.形成期与起步发展期:20世纪60—70年代

1965年,美国学者解福(J. Schaefer)对美国学校近百本教科书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教科书刻意宣扬社会的各种优越,淡化社会诸多问题或冲突,致力于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准则与观念,并号召学生为此而努力奋斗。[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200页。]解福的研究不再把教科书看作单纯的知识传播媒介,开始挖掘教科书的政治意义,开拓了“国家通过教科书进行意识形态控制”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标志着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起,教科书价值观研究进入起步发展期,相關研究开始增多。1971年,由英国课程专家杨(M. F. D. Young)主编出版的《知识和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一书,开始把研究者的视野集中在课程(学校教科书)知识的控制、管理、权力分配等问题上,课程知识被看成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杨提出,只有反映了社会优势团体或统治阶层利益的知识才会被选进教科书,这导致了课程知识的差异和阶层化。[Young, M. F. D.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urricula as Socially Organized Knowledge[A].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C].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Publishers, 1971: 19-46. ]此著作的诞生让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与杨在宏观层面的研究相比,从意识形态角度剖析课程的美国课程批判专家艾普尔(M. W. Apple)着手微观,通过对社会科(social studies)教科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揭示了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霸权和权力在教科书知识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揭示,教科书对种族、失业、贫富差距、枪支管制等问题的规避淡化了社会冲突与对立,渲染出秩序良好、高度理想化的社会。[Apple, M. W.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Nature of Conflict[J]. Interchange, 1971, 2(4): 27-40.]另外,艾普尔还建立了一个基于“谁”(谁的知识、由谁选择)、“为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怎样”(怎样呈现这些被选的知识)共9个维度的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框架。[Apple, M. W. 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J].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1976, 2(1): 52-68.]

与艾普尔类似,弗雷泽和撒德科(N. Frazier & M. Sadker)也提出了一个剖析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六维度框架:(1)内容是否对弱势群体(例如少数族群、贫困人群)视而不见;(2)内容是否表现了刻板印象;(3)是否只从主流视角选择内容而忽视了其他;(4)内容呈现是否不真实;(5)是否只呈现片段内容而非全部内容;内容是孤立地呈现还是有联系地呈现;(6)内容呈现的语言是否体现了社群、地域、性别等因素。[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5页。]上述框架对后来各国学者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科书有很大的帮助。

安荣(J. Anyon)通过对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不同社会群体出现的次数、其担当的社会功能等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在社会上占主流或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才会被选进教科书,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折射出的是统治集团的利益和价值观,反映了国家对价值观的控制。[Anyon, J. Ideology and Unites States History Textbook[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79, 49(3): 361-386.]安荣、弗雷泽和撒德科、艾普尔等人的成果为后来的教科书价值观微观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20世纪70年代还见证了教科书性别研究之风的发展。例如,特雷科(J. L. Trecker)[Trecker, J. L. Women in US History High School Textbook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1973, 19(1): 133-139.]、弗雷泽和撒德科(N. Frazier & M. Sadker)[Trecker, J. L. Women in US History High School Textbook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1973, 19(1): 133-139.]分别对美国高中和小学历史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些教科书中“性别偏见”的一致结论:女性附属于男性,英雄女性形象少,女性对男性权威毕恭毕敬等。欧唐奈(R. W. O Donnell)对美国40余种小学社会科教科书进行分析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女性从事服务性职业或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男性声望大、收入高、责任心强等。[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34-39页。]

总而言之,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者以来自欧美国家为主,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至今,对当今学者分析学校教科书中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基于教科书分析框架进行研究,要重点关注教科书中有哪些人物和社会团体,哪些人物和团体被塑造成主流,哪些被忽略,教科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哪些,体现了谁的利益等。

2.快速发展期:20世纪80—9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的内容开始朝深层次发展,研究对象更多样,研究队伍也逐渐壮大,这标志着该领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该阶段,教科书性别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充实,西方不同国家学者陆续對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瓦克和巴通(S. Walker & L. Barton)通过四维度分析框架对教科书性别意识形态进行了剖析:(1)是否传递了性别分化的信息;(2)是否强化了女性在家庭方面的职责;(3)是否合法化了职业的隔离与女性在劳力上的地位;(4)是否提示了女性在公共生活方面的角色。瓦克和巴通认为,女性角色在教科书的呈现中经常“被删去、被忽视、被成见化以及被扭曲”。[Walker, S., & Barton, L. Gender, Class and Education[M]. Sussex: Falmer Press, 1983: 11.]凯莉和倪伦(G. P. Kelly & A. S. Nihlen)同样对教科书性别歧视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认为美国学校教科书把“女性弱于男性”塑造成理所当然,这加重了社会生活中“女性地位低下”的现象。[Kelly, G. P., & Nihlen, A. S. School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atriarchy: Unequal Workloads, Unequal Rewards[A]. In M. W. Apple (Ed.),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C].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78-82.]与此类似,萨瑟兰(M. B. Sutherland)也深刻揭示了英国学校教科书中“男女有别”的性别偏见问题。[Sutherland, M. B. Sex Bias in Educa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1: 186.]

20世纪80年代还有一些对不同国家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进行深入比较的研究。例如,邓马珂(F. L. Denmark)比较了法国、西班牙、瑞典、苏联、罗马尼亚五国的一年级教科书,发现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性别偏见差异问题:除瑞典外,其他国家的教科书中男性形象的数量均多于女性,把男性塑造成非家庭角色的国家要远多过把男性塑造成家庭角色的国家。[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34-39页。]

除研究内容朝纵深发展外,该阶段的研究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不同学科教科书之中。例如,司立特和葛蓝特(C. E. Sleeter & C. A. Grant)对1980—1988年间美国1—8年级的社会、阅读与语言艺术、科学、数学共四门学科的教科书(47本),从配图、主题、人物、语言、故事线、综合分析六个维度进行了探究,揭示了教科书中传递的特定种族观、阶级观及性别观:与对白人、男性、中产阶级等浓墨重彩的描述相比,教科书对有色人种、女性(尤其是有色人种女性)、穷人、残疾人的叙述只是轻描淡写。[Sleeter, C. E., & Grant, C. A. Race, Class, Gender, and Disability in Current Textbook[A]. In M. W. Apple & L. K. Christian-Smith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C]. New York: Routledge, Chapman & Hall, 1991: 78-110.]此时,虽然被分析的学科群在扩大,但针对文科教科书的研究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

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开始关注教科书价值观问题,代表人物有陈伯璋、欧用生和黄政杰。陈伯璋从“社会分工、政治权力运作与分配、文化资本”三个角度分析了教科书知识的意识形态性质,即教科书知识反映了既得利益者的价值观,包含价值冲突与对立,受社会权力结构与国家的控制。[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5-7页。]同时,他还借用阿普尔九维度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台湾高中的两套教科书。与陈伯璋不同,欧用生则通过自己构建的“3(政治、经济、文化)×3(阶级、种族、性别)”多因素交叉的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矩阵,对台湾小学社会科教科书进行了研究。此外,欧用生还探讨了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认为我国台湾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欧用生:《课程与教学——概念、理论与实际》,台湾文景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页。]另一学者黄政杰对台湾地区小学1—6年级的《生活与伦理》教科书内容进行了剖析,认为隐藏在其中的主要价值观涉及女性角色偏狭、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国家英雄主义、内容“重过去轻现在”“精英至上”等。[黄政杰:《教育理想的追求》,台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12-123页。]可以说,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这些研究建基于西方已有成果之上。

大陆学者对教科书价值观的研究比台湾地区起步稍晚,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吴康宁、吴永军等。吴康宁认为教科书是价值观念的载体,并提出了“课程的价值认可”与“课程的价值赋予”两个概念。“课程的价值认可”指课程知识要经过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过滤”,才能进入学校课程;“课程的价值赋予”指课程知识“注入”特定的价值信息,从而使课程内容具有相应的观念倾向。[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30页。]

作为对吴康宁研究成果的佐证,吴永军以“2(人物类、目标类)×2(整套、片段)×3(纵向、横向、点分析)”矩阵,作为教科书价值观分析框架,对我国1949年以来的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教科书传递的价值观包括皇权崇拜、尊重知识与人才,忽视了诸如工商人士及少数民族在内的部分群体等。他还通过自拟的价值观分析类目量表,从选文依据、文章体裁、作者、编排、内容政治观、内容德育观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观。[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80页。]

3.多元发展期:21世纪至今

进入21世纪后,欧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研究者的大量涌入让研究规模持续攀升,不仅研究对象更广、研究队伍更多元,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这一时期,传统的针对语文、历史、社会等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保持增长势头,研究成果数量持续增加。例如,借助自建的分析框架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傅建明[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I-IV页。]与何文胜[何文胜:《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7卷S1期,第156-162页。]分别对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价值观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阿凯马克(G. Akkaymak)探讨了土耳其小学四、五年级社会科教科书受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程度。[Akkaymak, G. Neoliberal Ideology in Prim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in Turkey[J].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2015, 12(3): 282-308.]萨瓦赛德和沃提普卡(S. Sarvarzade & C. M. Wotipka)论述了阿富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呈现问题。[Sarvarzade, S., & Wotipka, C. M. The Rise, Removal, and Return of Women: Gender Representations in Primary-Level Textbooks in Afghanistan[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17, 53(4): 578-599.]佐伊道兄弟(J. Zajda & R. Zajda)[Zajda, J., & Zajda, R. Globalisation, Ide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School Textbooks: Russia[J].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12, 30(3): 67-78.]和阿卜道(E. D. Abdou)[Abdou, E. D. “Confused by Multiple Deities, Ancient Egyptians Embraced Monotheism”: Analysing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Inclusion in Egyptian History Textbooks[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16, 48(2): 226-251.]则分别阐述了俄罗斯和埃及历史教科书中传递的诸如爱国主义、国家身份或宗教偏见等价值观问题。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英语、政治、经济等其他文科类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陆续出现。例如,张园园通过自建的分析框架,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的教学目标、话题、对话与阅读文章、插图、人物等进行了价值观文本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张园园:《初中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以人教版(2012年版)为例》,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II页。]严瑾将初中和高中政治教科书的考察、理论分析,与中学政治教学现状的反思和对策的探寻等相结合,在深入探究“價值观与中学政治教科书的有机结合”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严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的思考》,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II页。]维纳勒和茜恩(K. Vinall & J. Shin)论述了韩国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平衡”这一价值观问题。[Vinall, K., & Shin, J.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t Gaze in English Textbooks in South Korea: Exploring the Tensions between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Nationalisation[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19, 32(2): 173-190.]霍尔特等人(G. F. Gorter, H. T. A. Amsing & J. J. H. Dekker)则对荷兰中学经济科教科书中的相关价值观问题进行了阐述。[Gorter, G. F., Amsing H. T. A., & Dekker J. J. H. Dutch Economic Textbooks in the 1970s: Raising the Status of a New Secondary School Type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Abstrac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Memory and Society, 2016, 8(2): 83-106.]

值得一提的是,此阶段国内还涌现了小部分针对化学、地理等理科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成果。例如,赵丽峰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与依据、内容结构和构成、栏目设置、课文等,探讨了高中地理教科书的价值观。[赵丽峰:《高中人文地理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两套教科书为例》,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III-IV页。]吴莉莉以人教版和山东科技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为对象,分析了两版教科书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吴莉莉:《两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实验教材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I页。]虽然文理有别,但文、理两类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多元共存”的局面无疑扩充了该领域研究对象的范围。

就具体内容而言,此阶段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在深度上,不少学者把教科书中蕴含的部分价值观单独提取出来进行探讨。例如,李真聚焦于“中西文化”价值观,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的选文内容作为文本,讨论了中、西文化价值观在该套教科书选文中的分布是否合理。[李真:《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价值观研究——基于克氏文化价值取向模式》,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I-II页。]贺子玲以人教版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科书为对象,分析了教科书中体现“孝文化”价值观的选文的编排、内容、课后习题以及教学过程等。[贺子玲:《人教版语文教材“孝文化”选文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I页。]逄超以人教版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对象,对其所蕴含的“和谐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文本剖析。[逄超:《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和谐文化取向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I-II页。 ]上述研究的一个共性是借助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编或他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

除此之外,比较不同版本或不同国家与地区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在该阶段也较以往有了数量提升,这说明研究的广度得到了拓展。例如,刘飞对比了人教社1951年版和2001年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观分布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并就教科书价值观如何体现社会的发展需求给出了建议。[刘飞:《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教社第一套与第十套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I-II页。 ]马阳先通过定性的方法,对北师大版和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必修模块阅读材料中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进行了对比,再将阅读材料的主题分类,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出各种文化所占比例,最后对文化价值观教学和教科书修订提出了建议。[马阳:《译林版牛津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导向对比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I页。]

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科书比较研究方面,吴张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批评性语篇分析法,在对中美两本高级汉语教科书中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后发现:美国的高级汉语教科书全面传播了美国或西方所代表的价值观,而中国本土高级汉语教科书的价值观传播力度不够。[吴张侨:《中美汉语教材中价值观因素的对比分析——以〈现代汉语高级教程〉和〈事事关心〉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I页。]王燕娜辨析了大陆和台湾地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在“体裁年代、场域文化、性别角色以及主题特色”四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设想。[王燕娜:《大陆与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价值取向比较研究——以大陆人教版和台湾翰林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I页。]克劳福德(K. Crawford)就“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这一历史事件,比較了美国和日本学校的历史教科书在“构建国家记忆”(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emory)方面的异同。[Crawford, K. Re-Visiting Hiroshima: The Role of US and Japanese History Textboo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emory[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2003, 4(1): 108-117.]上述成果加快了教科书价值观研究从“单一的静态描述”转型为“交叉的动态对比”的步伐,这也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之一。

4.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历时层面来看,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形成期、起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多元发展期”等阶段;第二,从共时层面看,每个时期的研究有不同的重点,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格局”等特点。具体而言,60—70年代的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经历了“从相关理论的提出,到分析框架与方法的构建,再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样一个由宏观向微观的转型,但此阶段的研究者以欧美国家为主;到了80—90年代,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在内容上开始朝深层次发展,研究对象主要以文科教科书为主,来自中国台湾和大陆学者的研究实现了对西方已有成果的本土化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文、理两类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并存”的局面扩充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中东、非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研究者的大量涌入让研究队伍更加多元,而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皆有了显著提升。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毋庸置疑,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对未来该领域研究框架的构建、方法的选择、路径的确立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1.不足之处

第一,在对比研究方面,目前已有的研究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科书价值观对比,但全面比较同一学科的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学段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还未形成。

第二,关于语文、社会、历史等文科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很多,而有关理科教科书的研究始终比较零星,因此对理科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第三,不少已有研究針对的是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以我国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是各学科学者的研究首选,因此对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的关注尚需提升。

2.研究展望

可以预见,教科书价值观研究会呈进一步扩大态势。针对以上不足,未来学者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1)开拓对同一学科、不同学段教科书的价值观比较研究

由于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发展、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应在中学、小学教科书价值观的内容分布、数量分布、呈现形式等方面有所体现,以便让教科书价值观的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更相适,让价值观的呈现形式与学生接受程度更相宜。例如,由于高中生的心智更加成熟,高中教科书应更侧重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号召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当中;同时,也要重视历史与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相比之下,受限于小学生的身心水平,小学教科书则应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品质,增强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意识,使其能获得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成长,因而教科书对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方面价值观的关注要相对少一些。同理,在价值观呈现方式上,对小学生而言,教科书可能更多地以插图、对话、故事等方式进行价值观渗透,而直接呈现、议论说理、情境体验等方式对高中生可能更适宜。总之,系统比较同一学科的中学、小学不同学段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在未来存在较大空间。

(2)增强对理科教科书价值观研究的力度

从研究综述部分可知,文科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理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外,同样也承担着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方面发展的任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该标准对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予以了明确的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中也指出: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可见,理科教科书在熏陶学生的心灵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理科教科书价值观研究,同样需要引起更多重视。

(3)加大对不同出版社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的关注

在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是各学科学者的研究首选,除了与该出版社的权威性、出版质量的可靠性等因素有关外,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各学科教科书一统天下。虽然统编教材确保了编写和出版的质量,但其弊端也日渐显露。进入21世纪,随着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教育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参与教科书编写工作,于是不同出版社的教科书大量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多样化的需求。以英语学科教科书为例,除了人教版外,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还有沪教版、北师大版、外研社版、苏教版、仁爱版、湘教版、冀教版、鲁教版等。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由于理念、选材、编排、设计等的不同,会导致在价值观及其呈现方式的类别、数量、分布规律与特征等方面出现差异。因此,对教科书价值观的研究侧重于某一家或少数出版社的现象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不符,未来研究者可加大对不同出版社或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价值观研究。

A Study on Values in Textbooks from China and Abroad

during Past 60 Years: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XIE Sai

(Department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510303)

Abstract:

Diachronically speaking, studies concerning values in textbook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 originated in 1960s and have experienced stages of emerging, initial development, rapid development, and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Synchronically speaking, each stage has its own focuses and features. From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has also found that studies concerning values in textbooks have experienced a change from macroscopic research to microcosmic research, and from static analyses to dynamic comparison,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and crisscrossing nature. Although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field, the following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can be identified. Firstly, researches systematically comparing values in textbooks of the same subject for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are still absent. Secondly, most studies focus on textbooks of liberal arts such as language arts, social studies, and history while those on science textbooks turn out to be rare. Lastly, most studies target textbooks published by famous publishers, leaving those by other publishers unattended.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studies concerning values in textbooks will be further expanded in the future, and new patterns and features will show up.

Key words:  textbooks,materials,values,literature review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教科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