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清晰,主题突出

2020-01-22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奢侈浪费衣食事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家庭早已衣食无忧,而奢侈浪费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示

重物质需要,更重精神追求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周围的大多数家庭已生活丰实、衣食无忧。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痛心地发现,人们在物质上获得满足的同时,奢侈浪费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大肆铺张宴请事件层出不穷,饭店里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随手倒掉,人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各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从杂交水稻亩产记录不断被刷新,到海水稻研发成功,袁隆平院士取得了不计其数的辉煌成绩。他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这样说的,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令人敬佩的言行,让忙于追求物质与功利之人为之汗颜。所以,当衣食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涵养精神,追求精神理想。

从智者管子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到圣人孔子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难看出,作为普通人,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需要,甚至追求吃得好、穿得美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贪图物质享受,就会陷入享乐的泥沼。

我们要摒弃淫逸之念,树立理想,提升修养。一个人若只图吃喝享乐,那么他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没有理想信念而满足于享乐,则与没有思想的动物毫无差异。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与世俗的功名利禄,孟浩然选择归隐山林;隐姓埋名二十年,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的核武器研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黄大年毅然回国,将顶尖科技带回祖国,引领科研发展。

当一个人仅仅满足于物质享受时,他感受不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富足。只有心中有道,不断追求精神修养的提升,追逐灵魂的升华,才会享受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病文诊断

作文以“重物质需要,更重精神追求”为中心,以“起承转合”的行文结构展开论述,但论述内容不明确,结构不清晰,不能深入论证作文主题。作文的修改可以从明确作文结构中每一部分论证内容进行。“起”处可引用身边的社会现实引出观点,让阅卷者快速找到作文主题,以更好地引领下文;“承”处可引用人物事例,贴切反映作文主题,使作文步步生花;“转”处要丰富论证内容,增加作文论证的力度,使主题更突出;“合”处要做到言简意赅,干脆利落,凸显作文主题。

写作指导

这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思考的维度、人生的境界,体现了高考全国卷在真实情境中写作的特点。材料中当今社会的“衣食”,关联到的是“修养”,“荣辱”“耻”等用词涉及的是价值认识层面;“志于道”和“奢侈浪费”的对比则点明衣食习惯会影响精神追求。此作文题的驱动任务很简单,即在“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上发言,也就是说,考生要围绕主题词展开议论,即要用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物欲,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班级发言稿的两个要点:一是立论和论据需贴近学校生活和当下社会,不宜一味引经据典;二是要现身说法,晓之以理,一味唱高调、树大旗、表决心是不适宜的。

升格佳作

重物质需要,更重精神追求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圣人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那些把“道”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的人,因为矢志不渝地追求仁德,注重精神的富足,从而淡泊名利,习德修身,自然不会只专注于外在享受。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周围的大多数家庭已生活丰实、衣食无忧。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浪费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大肆铺张宴请事件层出不穷,饭店里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随手倒掉,人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各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些事例,不正折射出人们精神层面的缺乏吗?所以我认为: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修养同样需要提高。

解决了十四亿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袁隆平院士,是功勋薄上最耀眼的“明星”。从杂交水稻亩产记录不断被刷新,到海水稻研发成功,袁老取得了不计其数的辉煌成绩,但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而是以九十岁高龄奔走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埋头于杂交水稻研究。他依然住着普通公寓,生活简单朴素。他说他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这样说的,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令人敬佩的言行,让忙于追求物质与功利之人汗颜。所以,当衣食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涵养精神,追求精神理想。

从智者管子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到圣人孔子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难看出,作为普通人,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需要,甚至追求吃得好、穿得美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贪图物质享受,为了享乐而不顾礼义廉耻,卑躬屈膝地钻营,心中无“道”的引领和“义”的约束,被无止境的物欲所控制,丧失该有的节操与德行,做出道德败坏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便该受到指责与批判,甚至是法律的惩罚了。

只讲物欲要求的生活是低层次的,追求精神进步的生活才是充实的,值得称颂与学习的。不愿同流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孟浩然毅然选择归隐山林且乐在山水之间;不慕国外的优渥条件,邓稼先投身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二十载;怀揣一颗爱国心,黄大年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所以我要说,当一个人仅仅满足于物质追求时,他感受不到精神上的富足;当我们心中有“道”,不断追求精神修养的提升,追逐灵魂的升华时,才会享受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结构明确,开篇“起”——转述材料内容,引出不应该贪图物质享受,更应该追求精神需要的观点;接着“承”和“转”都通过人物事例论证,分析重视追求精神的益处,以及只追求物质享受而放弃精神追求的后果;最后“合”得出结论:只有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超过对物质的追求时,我们的生命才会有价值和意义。升格后的作文结构更加清晰明了,说理步步深入,主题更加突出。

【张蓉/供稿】

猜你喜欢

奢侈浪费衣食事例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勤俭节约不能丢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要让孩子知道衣食的来源
奢侈浪费的主要表现及其查账方法浅析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