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专业思政”建设的三个突破口
2020-01-21刘彤
摘要:传媒类专业在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已取得育人实效,如何进一步巩固成果、进一步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领域,培养一大批业务精湛、值得信赖的合格人才,就亟须在“专业思政”建设上做好“顶层规划”。确立并量化“思政+传媒”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专业与思政语境的融通是“顶层规划”的基础;形成并推进“党口+行政+教学”合力的工作机制,使教学团队、研究团队和党建团队在机制上形成合力,在成果导向上同频共振是“顶层规划”的关键;构建并拓展实验室及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打造专业教师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验室实训的“课中课”则是“顶层规划”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传媒专业 专业思政 课程思政 顶层规划
传媒类专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思想导向和育人导向。“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推广,逐步解决了单门课程的培养方法、培养目标等问题,如何画点成线、连线成面,在整个传媒类专业实施“专业思政”探索,是巩固和扩大课程思政理念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和增强传媒类专业育人水平的迫切需求,是众多类似专业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地落实落细的基本方向。
一、确立并量化“思政+传媒”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是彰显特色和体现本质的关键,是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包含了“坚持什么”和“达成什么”两个核心内容。传媒类专业建设“专业思政”,就是应该在坚持“专业核心价值构建”和达成“专业与思政的語境融通”两个维度做好顶层设计,从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贯穿大思政的格局,将思政元素量化到各个细微环节。
1.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传媒类专业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政治上过硬,有责任有担当、道德品格高尚和专业精湛的人才。按此要求,大致可以构筑起传媒类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及22个的观测点(见表1)。一级指标中所涉及4个素质,应该成为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和核心素养:“政治素质”是基于党管媒体的喉舌属性,“社会素质”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道德素质”是基于媒体行业的岗位诉求,而“其他素质”是基于媒体工作者的综合素养。7个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应该成为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挖掘思政元素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遵循。22个观测点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环节,植入到课程练习、课程考核、年度考评及毕业设计等关键节点,细化到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常规性或仪式性活动之中。
2.专业与思政语境的融通。一是重视融通的载体。要深入挖掘传媒类专业的育人价值,就必须要找准专业与思政融通的载体。首先是文本载体,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毕业论文设计方案、优秀毕业生管理规定等,这些文本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文本中植入“德育”“价值”“奉献”等元素,并使之体系化、具体化和细致化,是专业与思政语境融通的关键。其次是教学载体,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这些载体与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道德形成密切相关,在这些环节中植入“理想信念”“职业情怀”“使命担当”等,并在学做行中形成统一,是专业与思政语境融通的重中之重。最后是活动载体,如主题班日、主题团日、团学工作、文体娱乐、假期社会实践等,这些载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这些载体中植入“四个自信”“爱党爱国”“为民情怀”等,是专业与思政语境融通应该关注的方向。
二是重视融通的途径。专业与思政的融通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有三条途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途径是将“理想信仰”“爱党爱国”“使命担当”“职业情怀”等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起传媒类专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专业与思政融通的基本保证。其次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要求”途径,将“专业伦理”“勇于担当”“追求真理”等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则,让专业与思政的融通具体化、可量化。“课程体系”途径是指任何育人理念最终都需要通过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去实践,都需要一节又一节的课堂教学去体现,顶层设计上应制定覆盖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过程环节植入思政元素,汇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力量,为专业与思政融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汇聚融通的力量。专业教师是“专业思政”改革和实施的主体,“专业思政”最终的落脚点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政治素质方面,要求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和增强育人意识,因此对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在培训内容、方式方面应有所侧重;师德方面,更加强调以身作则、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和甘于奉献,因此在日常的考核层面也应有针对性加强;执教能力方面,更加强调教师在价值引导维度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和课外辅导能力;在专业素养方面,要求教师熟悉岗位工作需求,掌握新兴媒体实务,能够引领学生在进行具体项目开展中明确责任担当和未来方向;团结协作方面,要求教师与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与辅导员老师密切配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研讨,只有汇聚专业教师、思政管理人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与思政融通的建设目标。
四是确定融通的评价标准。根据价值引导和专业特征构建的“专业思政”体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传媒专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专业思政”的成效也是检验专业育人质量的根本标准。“专业思政”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专业建设融合发展,“专业思政”的成效体现在青年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通过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感悟和认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二、形成并推进“党口+科研+教学”合力的工作机制
传媒类专业“专业思政”建设的核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关键是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品质的养成,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学团队、研究团队和党建团队在机制上形成合力,在成果导向上同频共振。但是,就目前来看,传媒类专业的教改团队注重专业领域教学方法的探讨,科研团队注重学科领域前沿理论的研究,而党建团队注重实务性工作的凝练与挖掘。一支优秀的专业思政建设团队,必须在教改项目中形成系统思维,在高质量的科研项目中孵化原创案例支撑,在强根立魂的育人活动中塑造团队成员的党建实务能力。
1.形成“教改”“科研”“党建”贯通的体制机制。第一,传媒类高校党委应肩负起贯通的主体责任。具体体现为宏观把控的政治责任,要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融入人心、浸润土壤;关键在于发挥中观统筹的组织责任,推动形成教学、科研、党建协同管理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最终落实为微观层面的推进责任,全校各级部门在工作考评、人员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形成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共同体。第二,要树立校内各级部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引导课程思政在教改立项数量上提高,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增大科研领域对思政元素挖掘、隐性教育方法等研究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学者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党建工作者从具体的实务性工作中走出来,加强教学法、教学规律的认识与研究,走进课堂、走向讲台、走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领域。
2.中层部门要搭建“教改”“科研”“党建”贯通的平台。“三类贯通”涉及多个校内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各类资源为“三类贯通”创造条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一,建立由教学行政部门牵头的工作机制,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明确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和制定各部门分工。第二,教师工作及宣传部门除树立宣传典型、营造课程思政氛围以外,还应主动而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特色团队中的课程思政养成、专业思政中的教学模式等,为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奖的孵化做好储备。第三,人事部门应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人才引进和考评的重要标准,加强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培养,及时推进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重要环节向课程思政教师倾斜的政策落地,在二级教学单位探索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专岗”,为“三类贯通”做好人才储备。第四,党建、学工、团委等部门不仅应在“第二课堂”中积极作为,更应联合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综合素质课、通识课、专业实践课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五,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应加强密切联系,通过建立“班子成员联席会”“中层干部交流任职”“系部负责人定向交流”等制度,为“三类贯通”创造条件,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3.教师团队要练就“教改”“科研”“党建”贯通的本领。第一,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纳入立德树人的考核中,引导优秀的研究主体和团队进入课程思政领域。第二,要在“课程设计”“过程融入”“结果检验”等三个环节深入研究和实践。深入研究所授课程的特点,密切联系当前的热点、难点和困惑点,用隐性教育的形式植入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中在身教、言教等环节加强理论、实践的研究,形成各自专业领域的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注重对“教学结果”的检测,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前后对比、横纵向对比,发现学生的变化、观察学生的日常、收集他们的反馈,用结果导向去检验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构建并拓展实验室及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
传媒类专业是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类型,音视图文制作、现场直播、载体传播等媒体实务都需要开展大量的教学实践。因此,在实验室、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构成传媒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中所蕴含的育人空间和隐藏的思政元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平台+工作室+硕本团队”打造专业教师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传媒类专业应充分依托所在单位各类科研创作平台、教学工作室,实现聚集学生团队、开展课程教学、第二课堂实践、课外研发、科研孵化等目的。专业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實验室及教学基地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必须准确把握“专业思政”的内涵,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结合传媒专业特征,“浸润”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元素中,从而通过独特的专业文化氛围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验室实训的“课中课”。第一,实验室实训教学设计中凝练“思政微要点”。提炼出与传媒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要求、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设计中,将专业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如:融入“理想信念”,最终转化为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专注做好每一件事的职业行为;融入“实事求是”,最终转化为会就是会、不会就不会,若不会就埋头学习的行动自觉;融入“遵纪守法”,最终转化为开展实训过程中严守纪律、遵守规则的具体行动;融入“工匠精神”,最终转化为实训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卓越的创作毅力;融入“团队合作”,最终转化为热心奉献、主动补位,绝不斤斤计较的团队合作品质;融入“媒体伦理”,最终转化为以作品服务社会、正向引导,绝不给社会带来负面伤害的职业追求;融入“环境意识”,最终转化为爱护实训设备、垃圾分类处理和维护实训环境的细微行动。
第二,在“三段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课前5分钟的启发式教育阶段,将课前设计好的“思政微要点”明晰,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实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培养的习惯;课中35分钟的体验教育阶段,带领学生开展具体实验实训活动,手把手教会学生媒体实务的同时,着重记录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良习惯;课后5分钟感悟阶段,让部分学生分享实验实训过程及职业素养养成的收获,同时有针对性点评,引导学生课后完成实验实训笔记。
作者系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系成都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影视类专业党建学术‘双带头人333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DJGB2019017);受成都大学课程思政“1212”工程和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重大学科经费资助(项目编号:CDKCSZTD202014)。
参考文献
[1]刘彤.“四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型传媒人才培养[J].传媒,2019(11).
[2]王雪梅.本科院校转型与“创客文化”构建[J].青年记者,2016(11).
[3]许志强,万春梅.赋能与嬗变:新兴科技驱动与媒体创新发展[J].电视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