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感”字那一撇的阐释
2020-01-21张铁民
张铁民
《书法》2019年第4期刊发《书法:传统的前世今生》一文,这是邱振中在南京艺术学院的讲演稿。他对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中的“感”字那一撇的阐释,读来颇感新奇——“‘增感两字是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的局部。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点画。我们把点画的轮廓叫做点画的‘外廓。仔细观察‘外廓的形状,你就会发现它跟现代作品点画的‘外廓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感字的一撇。它的形状非常复杂,甚至我们今天都无法推测王羲之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们来观察它的‘外廓,一毫米一毫米地观察:这里基本上是直线,带点微小的向外突出的弧度;下面的这一段也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弧度,然后到这里基本变成直线,然后又开始变化;像这边,凹進去的一个短短的弧线,从这里开始转向,一个向上倾斜的,变得有点平直的线;然后又是弧线,弧度在变化,变化延续到上面,然后在这里弧度又开始变化,这是一个反向的弧度;弧线这里慢慢地转向平直,但延续的时间很短,然后又变向右弯曲的弧线……大家可以回去试试,怎样才能写出这样一个笔画?从古到今,我没见过有一个人把它重现出来。”
读到这里,不禁想起有人曾说过,世上有本事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把小事、小问题做成大文章、大著作,还有一种是把大事、大问题做成一篇短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这是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的区别。各有千秋。把“感”一撇阐释得如此微妙玄乎,一毫米一毫米的微妙,犹如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观微生物的基因,显然是把“小”放“大”了,才能明察秋毫。
不过,邱振中接着又说:“王羲之在写信的时候会这么小心地处理每一笔吗?你们想一想,那还是王羲之吗?我觉得王羲之书写的时候,应该像钢琴家的演奏,动作、节奏与声音融合成天衣无缝的整体。如果王羲之真是那么小心翼翼的去写字的话,我觉得太可笑了。”这一段话,与上述“一毫米一毫米地观察”,显然构成了悖论。假如王羲之在世,也许会赞赏“钢琴演奏说”,而对“一毫米一毫米”的观察说,可能会开怀大笑了——“那一撇,能一毫米一毫米地写出来吗?”
其实这一撇并不那么神秘,就是王羲之内擫笔势的典型笔触,在《丧乱帖》中也能看到相类似的一笔点画“外廓”,即“修复”的“修”字单人旁,其点画“内部运动”,即是欲左还右的运笔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