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2020-01-21王鹏程
王鹏程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必须虚实结合,因为无论作者有怎样的生花妙笔,毕竟只能绘景于万一,更多的需要读者去联想、想象。
诗词中的“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物、虚景、虚境,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前者是心中所想,后者是眼中所见。而虚实相生就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虚实结合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方法。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诗词篇幅短小,诗人借助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营造出美的意境,从而丰富了作品的趣味、意蕴,拓展了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虚实相映的朦胧美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为读者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蒹葭》出自《诗经》,其每章的一、二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的主人公因痴生幻:芦花苍苍,霜露洁白,小河蜿蜒,秋水茫茫,伊人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伊人”形象不确定,身份、背景、样貌都不涉及,虚化了“伊人”,虚处传神,不写之写。诗意的空幻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如梦如幻,扑朔迷离的美,使这首诗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又如李白的《送友人》。诗的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白云悠悠,落日依依,由特定的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则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情景。马解人意,离别时也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留白之处,情意缱绻。
“晴空一鹤排云上”——以虚写实的形象美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选择了典型事物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白云飘浮,一只鹤载着诗人的诗情,直冲云霄。鹤是孤独的,又是不屈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更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享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接下来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宁静幽寂,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大雁。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在这里,诗人通过刻画虚拟的艺术形象,意中设境,托物咏人,写景兴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唤起人们的想象,带给人们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的美感体验。
“何当共剪西窗烛”——以虚衬实的情韵美
思乡、怀人类诗词,常常借回忆、梦境、设想、愿望等来比照现实的处境,以虚衬实,更见情韵悠悠,情思绵长。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时所作。诗的开头一问一答,“巴山夜雨涨秋池”,那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接着作者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又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初中语文教材中,借助想象,寄托绵绵情思的,不乏其例。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夜忆舍弟》、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九万里风鹏正举”——虚中见实的理想美
现实让人苦闷,虚幻的梦境、仙境,便成了诗人精神、理想的栖息地,给诗人慰藉,也给诗人希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生命苦短,梦想无期。且看女词人如何表露胸襟的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女词人要召唤大鹏,乘着豪兴,驾着生命的小舟,冲破牢笼似的现实风浪,直向那幸福之境。在这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梦幻与现实,辉映对照。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使精神有了寄托,英气逼人,慷慨豪迈。
可见,虚实相生,感情更真切,理想更光彩,主旨更突出。
“海日生残夜”——写实藏虚的哲思美
诗人常常把抽象的哲理寓于具体的叙事、写景中,写实藏虚,虚实相映,意趣盎然。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作者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有感而作。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于残夜,绝境之中孕育着希望,让读者联想起了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盎然“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而且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力量。此句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飞来峰》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不过多地写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了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寄寓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又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寄寓了生活的哲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课内外诗词有84首,这些经典作品,不只是语言运用的范例,更是沟通学生与先贤们对话的桥梁,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代表着“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由虚悟实,虚实结合,进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词意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幸福地走上这座“桥梁”,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