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预测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2020-01-21姜群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祖父课外阅读预测

姜群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提出了“预测”这个阅读策略。预测即猜想、推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提前猜想,并在阅读过程中验证猜想,从而了解内容之间的衔接、作者的写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语言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笔者也有尝试,小有收获,短文记之。

一、在疑惑处预测,激发探究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如在与课外书本刚见面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自己有疑惑的书名、章节目录、主要梗概内容等进行预测,并鼓励学生通过后续阅读来检视自己的预测结果,激发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的探究力,从而引导学生增进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如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我把绘本发给学生后,让学生只看封面,对图画和书名进行猜测。孩子的想法非常多样,不管是价值高还是价值低,不管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猜测这个方法已经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强烈地激发出来。绘本比普通的图书更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绘本来引导学生在疑惑处进行预想预测,就能激发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探索与求知愿望。坚持不懈,学生在阅读普通书籍时,也能保有一定的探究力,这样才能让阅读兴趣长久持续。

二、在发散处预测,丰富想象力

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要鼓励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针对书本内容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猜测,从而解放他们的头脑与思维,丰富想象力。

《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图书给学生和我带来了无穷乐趣。比如在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当读到鼠小弟来到一棵高高的苹果树下,看着红苹果直流口水时,我让学生猜一猜:“鼠小弟会用什么办法拿到苹果呢?”一个小朋友的说法和其他孩子都不一样:“找根专门摘苹果的竹竿,头上有个篮子的。”大家很好奇,我示意他说详细点。“我去摘杨梅时,就用那种,头上像卷起来的小竹筒篮子,套上去,再往下拉。”他边说边做动作。他的发言让同学们的思路一下打开了,大家开始了新一轮预测。当大家翻开下一页,看到是飞来了一只小鸟啄走了一只苹果,鼠小弟也努力伸展手臂,上下扇动想要飞起来的情景时,都笑了。虽然同学们的预测与作者的想法差异挺大,但是大家说同学们猜想的内容更加好玩。

在课外阅读时,抓住内容发散处进行猜想、预测,虽不一定能准确预料故事的后续发展情况,但是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触发思维的活力。

三、在矛盾处预测,提升判断力

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引人入胜的法宝,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绝招。如果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能够扣住故事中的矛盾处做预测,一定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来思考人物形象,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提升判断文本写作目的的能力。

阅读《火鞋与风鞋》时,我引导学生先读第一、二两章,再看两张插图:同样是迪姆,整本书开头的他表情无比哀伤,全书结尾处的他笑得大嘴直咧。然后提问:“同样是迪姆,有什么不同?”“表情不同,一开始悲伤,后来很开心。”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明显的矛盾,你有什么想法?”我追问。孩子们有的立刻举手,有的仔细思考,有的呈现疑惑状。“我们先不要急着回答,每人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小纸条,把你认为的迪姆前后变化的原因简单写一写。”我故作神秘。一个星期后,我们进行了读书交流会,大家都明白了:迪姆表情变化之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爸爸带他外出旅行游历,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与状况后,迪姆的内心由弱小变强大,性格由自卑变自信,从而变得乐观活泼起来。这时候我们再把之前写下来的预测小纸条拿出来读,预测准确的孩子兴奋异常,预测不准的孩子则有点灰心。我鼓励大家,预测准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认真思考了。当然预测准确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我让几个预测准确的孩子说原因,然后肯定了大家预测的各种依据,表扬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判断能力。

抓住书中内容描述有矛盾冲突的地方,鼓励学生找寻一定的预测依据,进行情节预测,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进一步判断前后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高思维判断力。

四、在留白处预测,深化理解力

在很多課外书中,作者都会留有一些供读者思考或是意犹未尽的地方,这些留白恰恰是给读者进行预测的好素材。

我针对《呼兰河传》中作者只是细致描写祖父没有细写家里其他人这个留白处,抛出话题:“为什么把和祖父在园子里相处的经历写得那么详细,那么真实?家里的其他人呢?奶奶、爸爸、妈妈、其他孩子呢?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祖父这个人物?”有的说“祖父和作者关系最亲近”,有的说“作者喜欢在园子里玩,祖父也一直在园子里,所以把自己和祖父相处过程写得详细”,有的说“奶奶不喜欢作者,作者也不喜欢她,就不愿意多写她”,有的说“爸爸妈妈生活苦恼,没有心情关心作者,作者和他们也不亲”……然后我们让学生去读后面一段内容,果真发现作者没那么喜欢奶奶,她和奶奶相处也没有和祖父那么亲密无间。作者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当时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和她一起玩。孩子们的很多预测都比较符合原文,体现出他们对作者写作目的有了一定的思考与理解,看懂了作者笔端流淌的情感与态度倾向。

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散落在整本书中闪亮的珍珠进行研磨,带着学生猜想预测作者写作的目的或原因,从而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五、在生长处预测,迁移思考力

对文章的伏笔、细节进行感悟品读,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生长点。老师指导学生扣住这些进行预测,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文本迁移写作的思考力。

《青铜葵花》第七章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青铜和葵花躺在船舱里看着天上的云朵,想成各种食物,并互相谦让着吃,还给家里人留好一份。我让大家分角色朗读,感受两人的快乐,体会环境描写的美好。然后鼓励他们预测:“当时他们生活很穷困,为什么他们的对话这么快乐、轻松?结尾处的环境描写这么美好?”“可能是要突出他们的乐观内心。”“可能是突出青铜的性格坚强,他虽然不会说话,但他懂事、孝顺,爱护葵花,影响了葵花也乐观坚强。”“可能是预示着这段艰难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我发现孩子不但关注了文本之间的关系,还谈了作者的写法。我表扬了他们的预测多角度性,希望他们在写作文时也这样想一想,试一试。

抓住课外阅读中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知写法、领悟主题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预测,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一些写作手法与技巧,促进他们把学来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语言文字实践中去,学会迁移,从而提升思考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如果我们巧用预测阅读策略,在值得停留处大胆预想、猜测,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后续内容进行比对交流,一定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阅读愉悦与收获,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祖父课外阅读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祖父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祖父的一封信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