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21朱小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司马光积极性理念

朱小静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了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成效十分低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教师放下主导权,真正落实生本主义教育理念。在这种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学生作为知识探索者的主体地位将得到重视和体现,学生阅读兴趣和内在潜能被有效激发,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成效。本文就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一些探讨。

一、适度引领,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我们认为注重学生主体应从教学目标入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尽量革新,多角度、多维度进行考虑,选取充满童趣的阅读素材,在抓学生趣味化阅读中,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让我教”向“我要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积极性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还处在启蒙阶段,此时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后,首先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段落主要描写的对象和内容。这样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重新进行阅读,同时也培养学生快速抓住段落大意的阅读习惯。然后,对于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这段中邓小平爷爷植树动作的词语,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了解植树的过程。接着,进一步讲述文章中准确运用动词可以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最后,在练习时用上一连串动词将书上插图中邓小平爷爷给树浇水的画面描述出来。这样从粗读到精读,无形中渗透了学习文章的良好阅读方法。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时候课堂都会出现教学程式化的状况,学生在这样的状况下学习自然就会产生乏味之感,难以提高阅读积极性,也不能提高阅读自主性。教师就应当基于学生主体性角度进行考虑,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小学生的喜好,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欲望,来提高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想要明显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还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方合作,家校结合形成合力,为学生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鼓励其结合本身喜好选择阅读材料,进而让学生在这种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可以说,这也正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增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最佳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指导,學生会意识到自身在阅读方面有哪些不足,会有意识地向教师咨询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为学生提供指导时,教师应当结合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合理的时间中阅读,从要阅读、爱阅读,进入善阅读的境界。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了解司马光这个人。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能说说司马光的姓和名?

生: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生:司马是复姓。

师:你们说得很对,还有哪些复姓呢?

生1:上官是复姓,我知道上官婉儿,她是唐代一名女官。

生2:诸葛,《三国演义》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生3:还有欧阳,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那你们了解司马光吗?

生4:我知道司马光是北宋人。

师:你了解到他的生活年代。

生5:他还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生6:我知道司马光编写了《资治通鉴》。

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部了不起的书。

生7:我知道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师:是呀,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故事呢!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再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完《惊弓之鸟》的故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的成语故事。在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故事大比拼,让学生讲讲成语故事,看谁讲得好,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也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演一演这些故事。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参与拓展阅读活动,进而培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三、营造氛围,发掘学生潜在才能

以生本理念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也能够明显增强学生拓展阅读的欲望,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多维度阅读中,归纳总结出自我观点和所思所想。这还要求教师借助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挖掘本身潜能的空间和时间。现代小学生都各具特性,况且学生生活环境和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就应当在阅读评价环节中,遵循开放式原则,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建立完善评价制度。若是评价模式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增进其继续阅读的勇气,那么评价环节的开展也就达到了目的,生本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活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优先选取自感有趣的阅读素材,在课堂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增进学生阅读素养。借助民主化、趣味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应以适度点拨和引领为主,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给予尊重和赞赏,使学生从本来的让阅读发展为要阅读、能阅读、善阅读的境界。如《黄山奇松》中写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在第一课时检查孩子课文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是哪种松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精读课文时,教师提出关键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松?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喜欢“迎客松”,因为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生命力顽强。更奇特的是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有的喜欢“陪客松”,因为它高大挺拔,像一个正陪同游人观赏黄山风光的绿色巨人,它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也有的喜欢“送客松”,因为它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就像“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真是太神奇了。

在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来实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进行考虑,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在长期独立阅读和互动合作中提升语文素养,以此助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良好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司马光积极性理念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司马光砸缸之谜
司马光砸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