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问答策略探究
2020-01-21陆青
陆青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托有效问答,探讨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此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是基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多方面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效问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语文素养。
二、依托有效问答,培养核心素养
依托课堂问答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提高课堂问答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笔者将从教师实施的四个环节进行探讨。
(一)有效发问
1.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研究表明,低难度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一至五年级的小学生更有效;而高难度问题考查的是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对六年级学生更有效。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本身就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
2.明确提问目的,注重问题设计。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诱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激发学生思维。简单来说,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基于教学目标,并保证问题的合理性。
问题的表述要清晰。如果问题表述不清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比如,教学《大象的耳朵》这一课,教师提问“大象的耳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大象的耳朵怎样了?”相比而言,前一个问题表述更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有逻辑地思考。
发问的频次要适当。有效提问应该是连续的、有逻辑的。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嫦娥奔月》这一课,就理解嫦娥善良机智的形象设计提问:“嫦娥的善良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阅读句段。紧接着教师提问:“嫦娥,你为什么不把仙药交给逢蒙?”这一问题设计,将学生带入情境,想象自己就是嫦娥,进行思考;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逢蒙和嫦娥的动作、语言,进行表演,理解“威逼”“周旋”两个词。就这样,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人物的形象,训练了朗读、想象、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有效候答
发问后的等待是有效提问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学生应答后直到教师作出反馈的这段时间。研究显示,候答时间增加到三秒以上,课堂会发生显著变化:学生回答的次数增多,回答的时间变长,学生也更有信心,敢于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和完善。可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三)有效叫答
叫答可以分成规则叫答和不规则叫答。研究表明,采用规则叫答比不规则叫答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有规律、有预见的叫答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候答时紧张、焦虑的心理,同时能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公平化。因为教师采用不规则叫答时习惯性地请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的机会比较少。
(四)有效理答
有效理答也是有效问答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理答主要有表示肯定、“消极反应”、试探和转问、重新组织等。
在《大松树和小松树》这节课,就理解“摸着”“托起来”两个词引出的师生对话如下。
师:我什么时候会摸着你的头?
生:表现好。
师:嗯,表现好,夸奖你们是吧。非常好。我还有什么时候会摸着你的头?除了我夸奖你。
生:喜欢我的时候。
师:表示老师非常喜欢你。你能把这个词读好吗?
生:托起来,托起来。
这样,学生不仅训练了朗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
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者只能给出部分正确的回答时,教师可以采用探问策略。教学《月光启蒙》这节课,提问:“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里?”一名学生回答:从“洒”可以体现出月光的柔和。他说“暑热散去了”因为是晚上,比白天要涼快,温度非常适宜。
师:那换句话说,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美妙在——
生:美妙在它的温度适宜,有很多萤火虫。
师:景色优美,是不是啊。什么景色?
生:夜晚的景色。
师:什么景色?
生:月色。
师:美妙在这月色。在月光下,这景变得那样的美妙。
这名学生一开始没有回答到位,但教师通过探问策略,向学生发出追问,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说出答案。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当然,以生为本,提倡引导、鼓励,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总之,教师应该以生为本,依托课堂有效问答,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