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一种理想的存在
2020-01-21李响
李响
福柯的生存美学的重要意义: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类生存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的审美性。是的,人世间唯有审美活动,才使日复一日的平庸生存过程和有限的语词符号,变成富有诗性魅力和充满创造性的奇妙的力量,带领我们永不满足地追求和超越,鉴赏与沉潜人生及其独具魅力的审美意蕴。
——题记
语文是哲学,是美学,是文学,更是生命的言说。我想,如果将语文看作生命在场,那么,她就有她的温度。语文这一学科博大厚重,国际化的视野,社会责任与社会化的身份定位,家庭伦理和脉脉亲情,自我的生命体察、价值诉求以及情感宣泄,都是语文。当然,如果只有这些,还构不成完整的语文,而文学的纤巧、思维的灵动、情感的细腻、表达的多样,同样存在于宏大的生命叙事中。
一、生命的言说和文本的张力
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梁晓声的小说《慈母情深》这两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这两个教学案例,虽体例不同,角度各异,秉承的宗旨却一以贯之——以“人”为本。我以为,《匆匆》讲的是人之于时间,《慈母情深》讲的是“我”之于母亲。前者属于“人”与现实,后者属于家庭与亲情。
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匆匆》,读出的是“我的逝者如斯中自我的反省”与“朱自清的自我的省知”,这样的文本觉解,不是凭空杜撰出一两个名人名言的答案,而是真正深入作者以及文本的内核中,从“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等哲学层面感知文本的巨大张力。
教学《慈母情深》,首先让学生认真查阅资料,详尽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讲读中既关注具体文字中的细节与场景,又补充大量的数据材料,帮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母爱情深。这样的读与教,远远超越功利化的学科学习,既种植了真善美,又树立起理性的旗帜,让学習真正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成为对生命、社会等内容的深情关注和积极沉潜。这样的阅读与教学,显然是一种贯通。
二、美学的存在与性灵的放飞
母语是唯美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语言、文章、文学中彰显汉语言文字文化的美学存在,弘扬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激起情感波澜,点燃思想火花,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生命存在之中、美学的存在之中,去体验世界的活力、丰富和美,鼓励受教育者去创造和追求价值多元的人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促进个体生命去享受一种诗意的栖居。语文课堂更要重视文本的美学维度,从自然视野、心灵视野、文化视野、艺术视野、人性视野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情趣变得纯粹而高雅,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成长诉求,使得我生成这样的教学智慧,又以这样的智慧引导着教学实践,相辅相成中,将自身的生命语文理念不断推向唯美的诗性。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充满了朗读的美、思辨的美、哲学的美以及自然的美,美无处不在。
还以《慈母情深》的教学为例。讲读一开始我就深情地范读课文,用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代入故事的情境之中,然后由孟郊的《游子吟》引发对母爱的讨论,开篇便凸显出阔大的文化视野。紧随其后的教学流程中,又以作家梁晓声的成长背景,引出对母爱的探究,对文本中相关的细节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品读文本,发现文本中的思想之美。我想,置身具体课堂教学现场的学生,又焉能不由此而收获来自语文的思考之美、发现之美、顿悟之美?在教学的最后,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结尾处竟有学生流下了眼泪……
三、文学的拯救与生命的体验
语文中的文学是语文这一学科作用于学生生命的最丰盈的滋养物。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视文本的文学属性,只将其作为相关汉语知识教授;主观地解读文本,随意地曲解文本,教学实践无力进行真正的文学鉴赏,只从考试需要出发,任意舍弃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引领点拨。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一直高扬起文学的旗帜,让语文教材中的大量经典文本,回归到文学的路径中。我的《慈母情深》《匆匆》《长相思》《军神》《祖父的园子》《落花生》等课文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价值诉求。
关注文学形象的情感维度,以文本的深度解读,发掘出文学形象的独特审美价值。我们要善于捕捉文学形象中隐藏着的丰厚意义,并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启迪学生不断变换鉴赏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认知形象意义。比如由《军神》中刘伯承与德国军医的对话以及行为细节,渐次引出人物身份的质疑、军医态度的变化,到最后发出“军神”的赞叹等思考与探究;由《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细节,品读出“这个如同电影慢镜头一般的桥段,真实地再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与不易,从而表现对母亲的体恤”;这样的深度,迫使着学生不得不深入文本的文学世界中,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汲取,不断地吸收,从而使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审美的生活,转化为他人的和自己的共同生命体验。
表达并唤起学生潜伏的真情,用文学滋养学生的生命。没有学生的真情体验,便没有真正的学习,而学生的真情体验,又只能来自主动的学习。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原初体验总是得到充分的尊重,而这样的尊重,又必然要随着文本的深入阅读而逐步修正。我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同时引入了余光中的《乡愁》和于右任的《望大陆》,三篇诗文一同教学,学生们由开始时对文本的陌生与拒绝,到最终能够读懂文本,读懂每一首诗中隐藏着的深邃的家国情怀与生命感悟,读出“故园无此声”以及三首诗的真实教学价值,很好地落实了“文学的拯救”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