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

2020-01-21张立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实验班创设

张立美

面对21世纪教育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資源,构建新型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我校广大教师围绕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积极探索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构建新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提供信息,自主学习——质疑点拨,协作探究——总结提炼,发展迁移。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创设情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语文个性能逐渐培养出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网络具有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例如:学习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等资源,教师剪辑真实的历史资料片段“十里长街送总理”进行播放。学生目睹当年的黑纱和白花,目睹那长长的自发的送行队伍,感受那心如绞痛的分离,并将凄婉的哀乐作为背景音乐。此时,学生的内心怎能平静?一个个禁不住潸然泪下。这为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奠定了感情基调,学生心灵深处发出了真情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 浸润在诗歌那浓浓的崇敬与悲情之中寻找周总理的足迹,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

2.提供信息,自主学习。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课文阅读要求、作者介绍以及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课文朗读等大量的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网站,给学生阅读、浏览。上课时,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发出课程公告,要求按课程公告内容去浏览网页,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知识信息。学生利用信息资源,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由自在地在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源海洋中畅游。

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文《苏州园林》,课本以及相关的参考书上都是抽象的文字介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苏州园林的图片、配乐朗诵等资料制作成课件,也可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北京园林中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登上苏州园林旅游网站,跟随导游一起游览苏州园林, 错落有致的假山,古朴典雅的门窗雕镂,俯仰生姿的葱茏佳木,“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的池沼风情……让孩子身临其境地领略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天堂美景。这是再好的语言也无法再现的真情实景。网络,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网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质疑点拨,协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网络学堂的公告,提出学习的具体要求、重点、疑点,并及时点拨指导,调控学习进度。在传统的模式下,学生发言机会少,一节课上只能有少数学生有发言机会,大部分学生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在网络学堂,利用咖啡屋的网上聊天功能,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教师还可以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让看法、见解相同的学生自由分组,对同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小橘灯》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网络课堂点明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小姑娘和小橘灯有什么联系?文章为什么以“小橘灯”作为标题?教师适当提示: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和描写小橘灯的句子加以比较。

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讨论探究,协作会话,相互借鉴、订正、补充,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点击寿光现代教育网语文学科资源库进行资料查询,了解当时阴沉、昏暗的社会背景,女作家冰心写作此文的缘由、写作经过等,从而突破本课重点、难点。

4.总结提炼,发展迁移。学生通过协作会话,头脑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同或不同的看法进行分析、总结,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兴趣提到更高一个层次,达到更深的理解,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练习、测试,及时反馈,完成知识的发展迁移。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上课过程,分步动画展示板书,总结全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整个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钱”字展开。于勒有钱时,菲利普夫妇盼望发财的于勒归来,赞不绝口;见到没钱的于勒时,他们躲藏起来,破口大骂。这些言行、表情描写,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的性格,揭示了他们肮脏的内心世界,兄嫂认弟弟唯一的标准就是“钱”。

二、实验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实验成果。我们对初一至初三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的数据统计,情况分析如下。

(一)实际调查:学生是否喜欢上语文课

网络实验班学生喜欢语文课92%,一般8%,不喜欢0。非网络实验班学生喜欢语文37%,一般45%,不喜欢18%。

(二)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统计

网络实验班学生优秀率36%,及格率100%,不及格0。非网络实验班学生优秀率15%,及格率84%,不及格16%。

(三)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显著提高

我校连续多年语文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近年来,我校连年被评为寿光市新年征文优胜单位和寿光市读书活动先进单位。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批读书之星、经典诗文背诵大王、报社小记者、作文小能手等,他们的作文百余篇见诸各类报纸杂志中。

三、结论

由上所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学于乐,主动探索,协作会话,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愉快、自由、合作的学习氛围。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激励工具,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张扬了个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实验班创设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行知实验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