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经典诵读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0-01-21董丽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国学小学生

董丽芳

国学经典承继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精神支撑。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诵读经典能够显著地增强他们的文化积累,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经过教学研究,探索出了以下几种途径。

一、诵读国学经典,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增多。而国学经典的书籍,很多还保留在传统的形式下,引不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变换方式,通过形式上的创新让国学经典变得立体起来,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了,才会乐于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在语文课上,学习到经典诗句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使诗文有声有色活泼灵动起来,让学生置身于国学经典的朗诵中,徜徉于美丽的诗句营造的意境中,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教师再配合诗意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让学生感觉国学经典十分有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常见的经典名句,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让他们行而有文。

二、诵读国学经典,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萬卷,下笔如有神。”一些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无物可写,不知道要写什么。即便是知道写什么,也因为词汇匮乏而不能清楚地表达。因此,教师在学生诵读完国学经典的某个篇章后,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利用多媒体呈现国学经典的小故事,并借助互联网拓展资源,引入与其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并站在生活的角度,再次接受这方面的素材,就会形成比较牢固的记忆,在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

国学经典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它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从小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可以使他们继承民族智慧,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提高习作水平。

三、诵读国学经典,帮助学生提高语感

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来说,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也是一大难题。他们心中有想法,却如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而国学经典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词汇,帮助他们掌握生动而精准的词语,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积累语言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能力。比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中畅游在国学经典的河流中,使他们的思维随着河流而奔涌。有目的性的训练,会不断地加强与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能力自觉。一旦有表达需要,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应付自如。

四、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形成写作需要的价值观念

国学经典是国学之魂,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诵读国学经典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日常的言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价值观念的形成,能让学生拥有对事物的想法和观点。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写作非常重要。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学生才能有效地组织好素材,并驾驭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语文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好国学经典,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增强语文素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国学经典书籍,让学生沐浴在“温良恭俭让”的阳光下,滋养在“仁义礼智信”的心灵鸡汤中,并与小学生的现代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五、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写作训练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国学经典知识后,他们的情操得到了熏陶,价值观得以塑造,心灵得到了慰藉,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与众不同,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就可以减少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并且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国学经典中的“诚信”来立题,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国学经典故事,唤醒沉睡在他们脑海中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等,让他们结合自己日常的经历,体会到“诚信”的价值与意义。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会感觉到写作不是难事,非常有意思。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对学生的写作益处非常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国学小学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