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对接教学内容的选择
2020-01-21卢叶青
卢叶青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要路径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再次引起重视。尤其在学生囿于课本、囿于试卷,写作呈现结构化、模式化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语文读写对接的教学内容,打通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日常化的阅读中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地实现与写作的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教材专题的读写中挖掘写作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古今中外各类文质兼美的文本,作品具有濃厚的时代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写作艺术、生动的语言表达,在拓宽学生写作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的教材不仅仅是“读本”,还是教师挖掘丰富新鲜写作资源的宝藏。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对接教学时应首先考虑教材资源的使用。引导学生在对教材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兴趣点和疑惑点确定读写对接方向与内容,从而达到拓宽视野、提升精神境界、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如讲《老王》这一课时,我们除了感悟老王身上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外,也要关注“我”的视角与身份,即知识分子眼中的劳动者,这个劳动者卑微、善良而又有尊严。借此,笔者鼓励学生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老王”这样的存在,然后,再以学生(小知识分子)的视角去观察他们,看看有没有收获。结果,学生们发现了织补绣娘、郊区菜农、流浪艺人、小区保安、环卫工人等群体,且能从这些人身上挖掘出来自普通而平凡人群的人性光辉。
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很多关于青春、故乡、生命、生活、人性等与高中生联系紧密的话题。只要教者善于从中挖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自我表达,写作资源定会“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在课外名篇的读写中借鉴写作手法
教师应抓住“名篇”之所以“名”的特点,充分研究“名家名篇”的文体特征、内容构思、艺术手法等,从写作的角度探索可用的技巧、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比如:模仿写景散文的“对象分析”,学会借景抒情;通过写人记事散文学会观察人物,于细微处见精神;通过议论说理散文学习论证的艺术,学会思考和推理。简而言之,就是将经典名篇中的一些篇章、段落,作为写作教学的范文、模板,通过及时仿写训练,让学生自由掌握和使用。
如《雷雨》,以戏剧台词和简单的舞台说明,展现了周朴园人性的伪善,以及封建家庭里人物离奇的命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美与丑的对比,刻画了加西莫多善良的人性和围观者的冷漠。再如,鲁迅的《风筝》,以冬天的凛冽肃杀烘托凄凉的心情;孙犁的《芦花荡》,以优美的环境衬托人物优秀的品质。通过环境来展现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暗示心理,这是大多数名作的优点。所以,在对这类名篇佳作进行阅读指导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情节的感知,而应该将表达特色作为重点来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三、在热点事件的读写中锤炼思维品质
阅读是将别人的思想内化的过程,写作是将自己的思想外化的过程。为了让写作训练日常化、常态化,从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入手,是比较好的选择。一来,任务驱动型作文正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针对现象和事件谈看法,成为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方向;二来,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对关心时事的高中生必然产生思想上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产生“指点江山”不吐不快的冲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将这些事件引入写作话题,让学生在阅读、表达、辨析中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李世石围棋人机大战被闹得沸沸扬扬,学生课余时间几乎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笔者就借题发挥,让学生围绕“人工智能与人类脑力”展开讨论,并写一篇观点明确的小作文。有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认为这场比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围棋、竞技的范畴,已经演变成对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这一命题的考问。有人说这是人类在未来能否掌控人工智能的一次演习和尝试。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同样意味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不必过分焦虑。当一个个观点进行碰撞的时候,教师可以做简单的点评,告诉学生尽管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类,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谁也不能预判,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也是基于现实改编的,所以面对发展前景尚未明了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一个热点话题,一场激烈的辩论,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敏锐捕捉的读写内容。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这样的话题很多。事件每天都在发生,我们要充分挖掘事件的价值,来丰富我们读写教学的资源。
四、在网媒时代的读写中培育文化情怀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被列入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这里所指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不是简单指在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是指跨越传统的纸媒时代,通过电子媒体这一介质进行理解、整合、表达和运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网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语文教学的资源大大拓展和丰富。尤其在“时事热点已成为高考作文最关注的材料”的时候,关注媒体阅读,拓宽阅读路径,帮助学生利用媒体发现和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从而将时新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成了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网媒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快捷地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分享,形成跨时空状态下的读写对接。如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简书、知乎、电子图书馆等各类终端,都可以让师生在闲暇的碎片时间方便读到需要的文章,并进行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
如一段时间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由于大家的关注度比较高,个个有话要说,笔者就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课堂演说。结果,学生利用媒体阅读积累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并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了翔实的阐述。比如:①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处置违背科研道德、伦理等的不端行为;②“超级人类”与“自然人”,是科学的进步;③技术应用当在伦理红线前止步;④科学研究也应守住伦理底线;⑤真正的进步,不是技术的无底线滥用。经过分享,大家的观点和素材得到了交换,对事件的认识有了快速的了解和深化。
读写对接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能帮助解决学生轻视教材、远离经典、脱离生活、只重视网媒阅读的娱乐功能等现实问题。师生在读写对接的教与学中,改变对教材文本的认识,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在课外对名家名篇的阅读中,感受和体验到文学之美,认识到写作也是有章可循的;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进行网媒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为写作提供了最新、最快的素材来源,使写作更贴近生活,更具时代特色。
[本文为江苏省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读写对接策略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tjkyblx2017/129]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