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不同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0-01-21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天津300134
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 (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 小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儿呼吸衰竭大多由吸道梗阻、肺实质病变和呼吸肌异常所致。患儿表现为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对于小儿呼吸衰竭往往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善患儿通气或换气功能,提高患儿体内氧和水平。对于不同呼吸衰竭类型,需要不同的器械通气方法,本文对小儿呼吸衰竭呼吸机不同通气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分析现阶段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情况,可知治疗方针为对导致患儿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解除,以期达到患儿机体换气、肺功能及各个重要器官功能改善、好转的目的,可利用的治疗方法较多,例如药物、手术、氧疗等疗法。其中机械通气法应用率较高且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成效,需要在后续的患儿疾病预后中多进行应用与推广,有效提升呼吸衰竭患儿疾病预后效果[1,2]。
1.小儿呼吸衰竭概述
小儿呼吸衰竭属于临床呼吸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严重、进展速度快、发生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3,4]。如果患儿该疾病没有被及时发现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易导致患儿病情继续加重,更有甚者会发生死亡情况,因此小儿该疾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非常重要[5,6]。分析小儿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即婴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各项器官并未发育完全,尤其是呼吸道有着较高的风险发生气道干燥、杂物清除效果不佳的情况,而且婴幼儿肺部的气、血含量差别大,后者含量较多,该处血管分布不均匀,肺泡数量非常少,以此使得婴幼儿在身体免疫能力弱、抗病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发生呼吸道细菌感染问题[7,8]。临床症状表现为充血、水肿、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等,若患儿病症发展至呼吸衰竭阶段,那么小儿机体的呼吸功能受损较为严重,气体正常交换受影响,机体氧气及二氧化碳指标水平下降,非常缺氧需采用机械通气疗法进行呼吸改善。
2.小儿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研究进展
2.1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法
应用该种机械通气法干预患儿呼吸衰竭疾病时,需要结合患儿患有疾病之后的肺泡数量、缺氧程度等情况,进行通气压指标水平的合理控制,不可给予患儿高通气压的通气治疗,其中吸气末压力最大值维持在3.43千帕较合理,并且要控制二氧化碳分压、血压pH值指标水平,前者处于7.98千帕以上、不超过9.31千帕范围内,后者控制在7.1以上、7.2以下[9,10]。以此可降低患儿接受治疗时的肺通气性机械损伤及心肺生理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良好的保护患者肺部,提升患儿疾病预后价值。分析李东良等人[11]撰写的小儿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文章,可知文中的研究对象-婴幼儿的呼吸衰竭确诊后,利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法治疗疾病,获得了理想的预后结果,并且将该疗法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了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发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疗法应用期间可以对患儿机体出现的呼吸窘迫作以改善,对于其他疗法应用期间的肺组织损伤恶化情况可作以良好的控制,患儿通气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经过该疗法治疗的患者组患儿病情改善效果理想,提示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疗法需要在临床小儿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多进行应用。
2.2 非传统辅助机械通气疗法
属于该类机械通气疗法的治疗方式较多,即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体外氧合生命支持、全碳氟化合物液体呼吸、高频通气及一氧化氮吸入法,其中第一种治疗方式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应用时,可对病灶区域作以活性剂(为牛肺表面活性物,或者从这一部位提取的有用物质)处理,从而缓解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该法适用于体重较轻患儿的疾病预后中,使得患者疾病死亡率可大大下降,但要注意当前该疗法在临床患儿该疾病干预中应用较少,医生需参考患者身体基本情况、体征指标及临床症状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法选择[12,13];第二种治疗方法应用在婴幼儿患者疾病预后期间,侧重于对患儿血液气体交换的缓解改善,进而减轻疾病严重性,增强疾病干预有效性;第三种治疗方法运用以后,可以对患儿发病后的肺部顺应性、血液异常分流表现、肺部血流灌注比、肺部炎症(局部)进行改善,进而获得理想的疾病治疗结果[13,14]。
3.结束语
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对于婴幼儿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大,需要临床医生治疗患儿该疾病时,准确把握机械通气法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患者疾病发生具体情况[15]。选择最佳的机械通气方式,编制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患儿疾病预后方案加以应用,确保该疗法的应用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患儿的呼吸衰竭疾病经过通气干预,可以尽快维持呼吸的正常,机体各项不适症状得以改善,多项器官功能恢复正常,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开展正常的生活、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