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生活活动组织策略

2020-01-20王琴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游戏化

王琴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习与生活活动被人为地用具体到分钟的时间点割裂开来,并且在教育观念中学习活动成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实施和评价的需要“备课”的重要环节,而生活活动,即晨间入园、进餐、饮水、睡眠、如厕、盥洗、离园等环节,则成为“常规”和“过渡环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生活”一词频繁地出现了80余次,不难发现,生活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活活动;自主管理;游戏化

如何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生活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获得自主的发展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形式的变化——从统一要求走向自主管理

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作为主体的多样性反应与需求,不管幼儿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统一生活要求。有时教师用包办代替教育,如幼儿不会吃饭,教师动手为喂;不会挽袖子,老师帮忙挽。这些都影响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我们尝试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管理。

(一)进餐环节的自主管理

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用餐的全过程,放手让他们自我服务,参与餐前的准备,包括餐桌的布置、餐具的摆放;参与餐中的自我服务,包括自己盛饭菜、自己添饭,小班的孩子自己擦拭洒在地上的菜汤;参与餐后的整理,包括整理自己的用餐空间,中大班幼儿协助教师进行餐后整理。

(二)点名环节的艺术签到

晨间幼儿来园时教师给他们提供小一点的纸张,让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进行晨间签到。幼儿通过艺术表征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见闻、感受,再现自己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经验。在这个时间里,幼儿被赋予充分的表达权利和自由,除了姓名、日期,他们还可以画任何他们看到的、体会到的、想象到的事物而不受教师的干涉和破坏。幼儿在入园时的艺术签到,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宣泄情感并传递有益的生活经验,积攒正向的、积极的情绪以开始美好的一日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统一点名的传统做法。

(三)喝水环节的自我评价

以前,幼儿的生活活动一般以师幼评价为主,很少让幼儿自主记录。其实在生活活动中让幼儿自我评价、自主记录非常重要,既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也便于教师的检查与监督。如在喝水过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以插牌方式记录自己今天的喝水量;进餐活动后可以让幼儿自主记录今天的用餐情况,包括文明用餐的自我评价、餐具的选择、同伴的选择、情绪体验等,并以墙饰或小书等形式呈现在环境之中。

二、策略的变化——从命令式走向游戏化

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明显占主导地位,总是扮演着管理者、指导者的角色,常用提醒、命令、询问去督促幼儿完成各项生活任务,幼儿时常处于“按照教师要求做”的被动状态。如何在生活环节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生活常规游戏化

生活流程的隐形暗示。教师可以把师生相互讨论形成的生活流程,如进餐流程、盥洗流程、饭后活动流程等,用幼儿的话语、图画、图示呈现在各个生活领域,让身在其中的幼儿浸染于环境的隐形暗示,引导他们有序生活。比如在盥洗室中,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盥洗室的环境,小班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照片为主;大班以幼儿自己的绘画作品为主,这样既能激发起幼儿对盥洗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其按照盥洗的顺序进行盥洗。

(二)生活技能游戏化

在幼儿生活活动实施中常常会出现空泛的说教,造成幼儿被动模仿的学习机会多,因人施教的个别活动少,幼儿经常处于枯燥的学习、机械的操作当中。针对这些弊端,我们挑选、改编了一些富有童趣的儿歌,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内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例如:在幼儿午睡起床穿衣环节中,他们常常会把衣服的圖案穿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穿衣环节中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小小鸡,变呀变,钻进蛋壳看一看。抓紧袖子伸翅膀,小鸡钻出蛋蛋壳”。即把衣服上的小动物图案贴在桌子上,头从下面的大洞口里钻出来,再把胳膊从两边的小洞里钻出来。这样让幼儿边穿衣服边说儿歌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游戏性,还教会了幼儿穿衣服。又如,将“折叠衣服”的方法、要求、步骤也融入儿歌之中,“小宝宝,左抱抱,右抱抱,弯弯腰,点点头,一件衣服就折叠好”。

(三)等待环节游戏化

在实践的安排中,以往我们的生活活动时间安排采取统一的形式,统一进餐、统一起床、统一喝水等。幼儿间的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师统一标准下,幼儿出现了过度的等待现象,因为消极等待而显得无所事事和自由散漫。对此,教师要在幼儿的等待中渗透游戏,让幼儿的等待活动不只是简单无味的统一等待,而是充满趣味的个性化等待。

例如餐前餐后的等待时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1)开心一刻。餐前开怀一笑,既能让幼儿放松心情,又能使幼儿增强食欲,每日一则笑话也是餐前很不错的活动选择。每天的笑话可以由幼儿轮流来讲,在前期准备与现场说的过程中,相信孩子也能收获很多。

(2)分享时刻。为了给幼儿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教师可利用餐前或餐后活动安排“分享一刻”时间。每个星期可以确定不同的分享主题,主题内容提前一周公布,孩子自主报名制订计划表。报名后,教师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准备分享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分享情况,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评价方式,如“一周分享之星”“最佳主播”“最佳新闻”“才艺之星”等,以此来激励孩子积极参与,增强其自信心。

(3)角落游戏。幼儿进餐速度不一致,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幼儿进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另一方面要顾及已经用完餐开始餐后活动的幼儿。如何兼顾两者?角落游戏可以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角落游戏就是把教室剩余的空间进行分割规划,创设几个自主游戏的空间,如“拼一拼”“棋类小站”“团团捏捏”等内容。孩子在角落中游戏,大大减少了孩子餐后乱跑的现象,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活动,自主发展。

此外,给予孩子宽松自主的氛围也重要。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给予幼儿适当的提示。例如,生活环节中的音乐熏陶。在幼儿进餐或是午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温和的音乐,这样的环境仿佛使幼儿置身于自己家中一般,温馨、宽松。又如,环节转换时的音乐提醒。在一些过渡环节,通过各种音乐来提醒幼儿该进入下一个活动了。如区域活动结束喝水环节,或是集体活动结束后的早操等,这样就避免了教师的语言提醒,让幼儿跟随音乐活动,更加自主轻松愉悦。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及时总结生活教育中的有效策略,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使幼儿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学会生活,在愉快的生活活动中获得自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燕.论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

[2]林华帧.小班开展游戏化一日生活活动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4.

[3]陆婷婷.以盥洗活动为途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游戏化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