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真情之花在作文的枝头绽放

2020-01-20柯培清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真情个性化阅读

柯培清

摘 要:小学生习作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阅历与阅读中汲取养分,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真情唤醒作文的“灵魂”,写出个性化的好作文来。

关键词:生活;阅读;个性化;真情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会看到一些空洞虚假的内容,如要写助人为乐就去帮人推车,一写父亲就是我生病了爸爸背我上医院。据说一年中考有一沓30份的试卷中,竟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说中考前夕父母双亡……殊不知这些老掉牙的套路与生活现实一去千里,真叫人哭笑不得。小学课标习作目标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只有立足生活素材,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学习一定的表达方法,让真情自然流露,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来。

一、扎根生活,积淀情感

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编织成我们生活的记忆,也牵动我们的心情,有激动欣喜,有担心畏惧,有失落后悔……这些情感的积淀将来某个时刻都能成为我们习作的素材。如何寻找积累素材、沉淀情感,按小学生的生活场景可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

在学校里,学生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活动,在这个大群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欢喜的,或者难过的、沮丧的事,引导孩子们口语交际、写日记,把这些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例如我校去年评选“感动琼山十大人物”,获奖者可以是学生、老师、家长,通过推荐、网投、会议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非常关心谁能评上,他们都有自己看法,都有话要说。我就以《他(她)真让我感动》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孩子们纷纷畅所欲言,分享他们心目中的感动人物,表达对身边品德高尚的人的尊敬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亲人的陪伴中长大。每个家庭都有幸福生活,也有不幸遭遇。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和尊重,也有讨厌乃至憎恨,这些事件融入情感后,信手拈来,皆可成文。记得去年我家参加石狮市“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要报送家训,我就引导刚念大一的女儿参与制定。她从网上查找家训的写法,了解了历代各姓氏的家训,如著名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提炼了一些关键词,咨询老人们祖上的生活状况,结合我们家的生活实际,非常慎重地撰写一则家训并煞有介事地送给我修订。在这个过程中,我实际上给她上了一堂作文课,从信息获取整理到撰写,通过多种方式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去表达对家的美好希冀。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生活半径也在扩大,社会是他们新的探索场所。社会是一个万花筒,“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天睁开眼就有不同的风景,经历着大大小小不同的事,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娓娓道来,就是一部洋洋洒洒的感情历程大作。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从一开始病魔肆虐的恐慌,到防控过程中我们宅家平稳观望,最后战胜冠毒的举国欢庆,学生亲身经历,可谓刻骨铭心。我结合我们学校两个护士校友援鄂事迹,相机让孩子们写一封给护士大姐姐的信,孩子们真情流露,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二、广泛阅读,体验感动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成本最低的一种高贵。在我看来,阅读就像把钱存进银行,习作则是从银行里取钱,没有存入哪来取出?阅读之于习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老师要引导孩子多阅读,创设各种平台,尽可能地提供阅读机会,从时空上保证阅读。作为校长时,我最早在石狮提出校园图书开放,创建书香校园的目标。在我们学校建有班级图书橱、年段书吧、学校书吧,让学生一进学校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在读书时间上,我划分出每天晨颂午读暮省的时间段,每周一节阅读交流课。从内容上分年段同读一本中华传统经典名著,让孩子们感受经典传统文化精髓,感动于古人的勇敢质朴、执着豪气等美好品质。

入选我们小学教材的文章,都是优秀篇作,这些文章不但承载着学文识字的功能,还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真情。文以载道,教材也对孩子们的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教化。例如《桂林山水》一文让孩子们感受祖国风光秀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荔枝》一文肖复兴妈妈把最喜爱的荔枝留给肖复兴,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让我们感受到肖复兴对妈妈无尽的思念,孩子们在平凡的事件中体验到家的温馨。《小草》一文则是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像小草一样有弹性有韧性的中国抗战军民,表达出爱国的情怀。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示范,是一种积累,也是通过阅读过程让学生感悟感动。

小学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差不多每天都得阅读半个小时。阅读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触动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提升习作水平。在大量的阅读中,孩子们会逐渐体会感悟一些表达方法,如借景抒情法、环境渲染法等。对一些细节描写结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就能更清晰地掌握,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对一些情感表达,也会在夹叙夹议中,揣摩到人物情感發展和情感变化交替中去写人。正如茅盾先生所说的:“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

三、三点一线,抒写真情

小学生习作要写身边的事,写亲身经历的事,写真情实感,要让真情唤醒作文的“灵魂”。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成“三点一线”真情习作法:选择材料真实点,表达情感细致点,抒发语言动情点;“一线”就是表达真情实感这条主线。

选择材料真实点,对许多孩子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一主题下,要选一件新颖的、有个性化的素材真有点难,那我就告诉孩子们直接写你体验最深的那件事。例如写《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非常泛,题材非常广,城市的孩子往往就以过生日、旅游之类的题材入文,而对于乡下的孩子,我就会引导他们写他们生活场景中的事,如下河捕鱼、上树掏鸟窝等。

表达情感细致点是个难点,许多孩子写文章写得不具体不生动。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会用简单的方法告诉他们写不下去就问自己的五官:你当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说了什么,想到什么。这样就有内容可写,表达也更细致了。对于中高年级,就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虽然文无定法却有常法,如心理描写,可以是直接描写,当时想到什么;也可以是内外结合法,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表情来表达心里的所思所想;抑或是内心独白法,以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心理活动。总之,情感表达多样化,具体些、细致点才更有文采。

抒发语言动情点,就是用优美的语言让文章生色有深度。这就需要孩子长期的积累,文字功底才会深厚,才不会无病呻吟。比如让孩子多使用排比句抒情,以气势磅礴的抒情作结尾是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我班有个学生写亲情结尾就写道:“亲情就是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就是那一起浅吟低唱的小曲,就是那飘落在春风中的声声话别……”这样的结尾让读者掩卷长思,留有余味。

总之,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应该引导他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从中学习一些必要的习作技巧,让孩子们真正做到我笔抒我情,我手写我心,进一步解放他们的心灵,定能写出充满生命张力的好文章,真情之花就会在小学生作文的枝头高高绽放!

猜你喜欢

真情个性化阅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风雨真情
真情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同桌宝贝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