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作用
2020-01-20王淑梅
王淑梅
【关键词】大班;幼儿;跳绳;以赛促学;兴趣;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92—01
花样跳绳目前已经在广大校园得到推广,但在幼儿园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通过不断开展与总结,发现花样跳绳在幼儿阶段通过跳与花样的不断变化,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2017 年,我园被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命名为全国跳绳强心计划“示范学校”,这为我们后期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花样跳绳坚定了信心和方向。我们逐步从课堂教学衍生到课外,通过早操、大课间等时间窗口做到了天天练,从时间上保证了花样跳绳活动在我园的可持续开展。
一、以赛促学激发幼儿兴趣
在每次开展活动前,可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以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全身心投入“跳”中,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不断地“跳”,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在日常的跳绳中,可让幼儿在单脚跳、并脚跳和交换脚跳等模式中自由选择,在前摇、向后摇和臂交中自由交叉,尽情发挥创造力,既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培育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可为跳绳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设施、教师培训、专家指导、外出比赛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跳绳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以学定教促幼儿技能提升
在指导幼儿跳绳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逐步总结出了幼儿跳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跳绳起步阶段。此时幼儿往往会双手抓住绳柄,将跳绳从身体后面往前甩,甩一下跳一下,动作还不是很连贯;进入第二个阶段,幼儿就能连续跳两三个了,此时就需要教师不停地提醒幼儿要按照跳绳的方法及时调整身体姿态,以免短时间内体能消耗太大;进入第三个阶段,幼儿就可以连续跳多个,此时就可以尝试逐步加入各式的花样,进行花样跳绳。在跳绳的三个阶段中,幼儿的心理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为入门期,幼儿只会一味地模仿,会觉得很枯燥,这时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不停地鼓励与引导;第二阶段为兴趣期,这个阶段幼儿的兴趣被慢慢地培养了起来,也逐渐掌握和领悟了一些技能与方法;第三阶段是提升期,幼儿已熟练掌握了基本技巧,开始能变换一些花样跳,此时就是开展花样跳绳的黄金期。针对不同阶段幼儿不同的状态和心理,教师就可以做不同的指导。
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普遍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身体重心不稳。刚开始跳绳,幼儿总是甩一下跳一下,不像“跳”绳,更像“走”绳;会经常低着头、弯着腰看脚下的绳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当他们连续跳几下的时候,重心就开始转移,落点就开始飘移。二是手脚动作不协调。当幼儿不再弯腰看脚下的时候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幼儿视线离开了脚下,绳子什么时候落地就需要感知,这时候有些幼儿就会出现“还没甩绳子就先跳了起来”的现象,也有的幼儿会出现甩一下跳两下的情况。三是身体发力不当。通过第二阶段的练习后,幼儿已经具备了连续跳的能力,但往往有一部分幼儿害怕绳子绊住脚,于是就会出现“用尽全身力气往上跳”的情况。如此他们高高跳几下后就会出现体力不支、不能再持续跳的情况。每个阶段都有方法与难点,因此教师只有分阶段、分步骤讲授正确的方法和动作要领,才能让幼儿轻松地学会跳绳,爱上跳绳。
三、多措并举促幼儿综合素质提高
1. 通过音乐伴奏提升节奏感。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相对较慢的音乐作为伴奏,让幼儿缓缓地跟着节奏跳绳。
2. 通过花样跳绳提升幼儿协调性与团队意识。除了跟音乐跳,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许多形式,如兩两对跳、集体跳、跑跳和打花等。在两两对跳中,需要幼儿互相协调与合作,初步可以建立团队意识。除此之外,还开展多个跳绳方法融合的团体跳,可让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单腿跳、并脚跳和交换脚跳,跟随统一的音乐相互配合,共同起跳,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3.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游戏融入跳绳中,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开展不同花样的游戏,如可进行“跳绳接力”“快快跳起来” “攻关”等游戏;还可以自编一些有助幼儿成长和学习跳绳的小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 等,通过不同花样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跳绳的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着眼未来,为幼儿的未来奠基。因此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抓住幼儿成长的契机,从跳绳这个简单的运动入手,促幼儿健康成长。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