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习作分类指导教学探析

2020-01-20牛远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习作重要性小学语文

牛远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分类指导教学;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57—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不仅是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众所周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一个都具有鲜明的特质,如智力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就会使得习作能力有强有弱。所以针对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教师要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培养习作兴趣,并提高习作的信心。

一、小学习作分类指导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对其加强培养,可以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以往,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特殊情况,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班级中,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之间必定会有差别,所以,在习作教学之中,教师要考虑到分类指导,这样才可以基于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通过习作分类指导教学,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增强情感体验,最终提升习作水平。

二、小学习作分类指导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实施分类指导,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帮助学生激活思维,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习作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1. 培养学生习作意识。在小学习作分类指导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调动兴趣,培养习作意识,最终通过自我探索,掌握知识的奥秘所在。如,针对课文《母亲的恩情》,因为其所讲述的是母亲对于子女的养育之情,就需要让学生懂得感恩母亲,深深地体会母亲对于自己的爱。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爱,并说一下母亲做过哪些令自己难忘的事,从而营造感恩的气氛,学生也可以在彼此交流时获得成长。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对习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习作需要的是真情流露,写出真情实感就是好作文。通过对学生习作意识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参与习作交流,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创造条件。

2. 分类指导,激活学生思维。小学阶段的习作,可让学生在续写、扩写和缩写方面加强锻炼,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三步走”。

第一步,阅读材料,明确题意。这一类型的习作题目主要包含了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学生读懂材料,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明确题意和要求,这才是习作成功的关键。如材料一:今天是星期一,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以前老师总是能够准时下课放学,但是今天却不一样,因为……这就是一种续写,可以在材料之中清楚地了解到时间、地点与对象。又如材料二:在本学期,学校开展了社团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一活动中,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也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这一种就属于扩写,其材料之中包含了人物、时间、事件等信息。

第二步,明确思路,找到切入点。对于习作而言,找准续写与扩写的“点”就是成功的開始。如,上述的第一份材料,切入点就是“今天不一样了”,但是究竟是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通过这样的疑问,就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打开思路。对于材料二,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认真阅读,抓住重点句:在活动之中,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也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这就是扩写需要抓住的重点。

第三步,丰富内容,合理运用语言。针对续写与扩写材料,要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况来展开想象,能够运用积累的词汇、生动的语言,再配合描写与抒情等写作手法方面,就可以直接突出重点,让内容变得生动具体。

3. 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去观察生活,掌握更多的知识,将其直接转变为写作的素材。如,在描述一棵树的时候,在教材之中能够搜集的信息相对有限,所以,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之中的树进行观察,如,其生长规律、颜色等,然后融入写作之中,这样就能够写得具体、细致。当学生看到夕阳西下的美好、当学生看到湛蓝的天空的时候,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加以合理应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采用分类指导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习作重要性小学语文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