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1-20刘双成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年级读写结合实践

刘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高年级;实践;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55—01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实现阅读与作文的相互整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就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读写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实现两者的相互整合,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写作能力。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阅读,透彻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知识;之后,再结合教材的写作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扩写、续写等练习,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读与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在读的时候,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写作基础,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反过来,学生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从新课改的基础出发,满足教学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

1. 以教材为基础,加强扩写、仿写练习。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与扩写,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厘清写作思路。如,在学习《亡羊补牢》一文的时候,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要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可设定问题情景,询问学生:假如说牧羊人将洞口补上了,还会发生损失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扩写,并在扩写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写出对文章的理解,对亡羊补牢的看法,并明白这个词语的深刻含义,明白面对损失要及时出手止损的道理。此外,在高年级,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仿写优秀文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神话故事,然后让学生加以想象进行仿写,以此創造出新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读后感的练习。一般而言,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之后便可以撰写读后感,在撰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书中的主人公和情节等进行分析,并跟随自己的内心情感,对作者表达的主题进行感悟与理解,无形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爱好。如,在学习《七律·长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采取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试读;可采取分组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标注,并将自己对该句的理解和感想写在句子下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辛及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当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加深对《七律·长征》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在课余时间撰写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

3. 大胆想象,续写文章或者故事。众所周知,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非常多的文章结局是留有悬念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前后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开放性结尾,打开思维,对文章进行续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小女孩一共划了几次火柴?每次她都想到了什么?小女孩在最后一刻看到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在大年夜卖火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指导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通过疑问深入研究课文,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4. 回归生活,进行体验式写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体会到语言所带来的魅力。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则需要整合各类生活素材,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之中,并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实用性和优美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体现出语文教学教改的创新性,还能及时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读写结合实践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