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0-01-20台永杰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视野兴趣语文教学

台永杰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高效课堂;兴趣;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49—0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求运用多媒体授课,让语文教学和多媒体相结合,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使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简单化,难懂的问题具体化,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条件,为教师高效地教,学生愉快地学奠定了基础。

一、课前巧用,激情引趣

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事物的最佳机会就是当学生对该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当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成功了一半。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把课件与文本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从不同的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海滨小城》这一课前,通过视频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海滨的动态影像。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海滨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豁然开朗,从心底里萌发出对海滨小城的喜爱。面对此景,谁能不陶醉在其中呢?通过巧用多媒体,让每一位学生仿佛置身于海滨城市中,再把文本中的内容结合起来,美丽而多彩的画面与精美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文本的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用过多去引导、去要求学生,学生也会以自己看到的美景、对文本的感悟去理解文本内容。毫无疑问,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学课文前做一些这方面的铺垫工作,让学生感受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去感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发挥到极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文本中,很多模棱两可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欲望完全调动起来了,再不是教师用严厉的语气、冷峻的面容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学习这篇课文了;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后面的教学中,不仅教师能够教得顺利、教得轻松,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能让学生去主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课中巧用,解答疑惑

学习中,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有时在理解方面存在着不足,所以对于一些语文中比较难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知识面和接受知識的广度、深度不够而决定的。对于教师来说,授课中看到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焦急,希望自己有一种办法能解决这些难题,让学生从一筹莫展中解脱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可以巧妙使用多媒体,拿出与文本紧密结合的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点转换为易学易懂的内容,用这种授课方式,让枯燥乏味的讲授过程生动化。比如,笔者在教学《生命,生 命》这节课时,学生对于小草在石缝中生长有点不能理解,因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景象。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展示出相关画面,用动画演示幼苗从扎根到长出叶子的过程,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学生从动感的画面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恍然大悟。多媒体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巧用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完美结合。

三、课尾巧用,开阔视野

多媒体在课尾的巧用,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深入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供条件。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当学到课文中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的“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句话时,学生对于文中这句话的点睛之笔会产生疑问,自己如何去做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这时,教师通过播放一些伟人、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切身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再进一步拓展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如何做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升华文章的主题,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多媒体技术要恰当运用,不能滥用,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应该巧用。在制作课件时,要仔细考虑,在授课的同时将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方法融入授课中,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既增添活泼生动的气氛,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视野兴趣语文教学
居·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