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李清照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分析

2020-01-20王世鹏

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李清照文学作品

王世鹏

摘 要:李清照生活在男权至上的宋代社会,但是在男权文化的压制下,李清照却用自己卓越的才华和敏锐的审美感受将自己内心深刻的情感借用诗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发出了和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声音,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文章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对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详细、深入分析,以展现李清照的独特风采。

关键词:李清照;女性意识;文学作品

现在社会女性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女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都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宋代和之后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男权思想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很多家庭都将这些思想作为约束女性的道德标准。李清照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利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将女性的柔美和自信充分展现出来,这对当时的女性而言是十分难得的。李清照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一位女性词人。

李清照以一本《漱玉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宋代词坛留下了深刻印记,她的诗词所表现的艺术才华以及对女性柔美、自信的体现让人们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而且受到了很多评论家的赞赏。结合李清照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氛围,她算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觉醒比较早的人,她的诗词用女性独特而细腻的情感描述了自己所看到的周围世界,这种和男性诗词截然不同的抒情方式,让李清照的诗词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此外,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于今天而言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李清照所处的社会背景

李清照所处的宋代社会是对阶级等级要求严格、尊卑分化严重的封建社会,在当时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属于被压迫的人群。女性在宋代属于依附男性存在的弱势群体,不管是娘家还是夫家对女性都有着严格的道德要求。三从四德是女性一生都不得摆脱的道德枷锁,这种道德枷锁将女性情感和思维牢牢限制在家庭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评价就是女性价值的全部体现[1]。李清照作为当时社会女性中的一员,封建礼教同样也对她产生了影响和束缚,但是她却能够突破这种影响和束缚产生女性独立意识,这种思想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李清照出生在政治经济相对平稳的北宋时期,受此影响,她的早期作品多是对自然风光和离别愁绪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等到北宋灭亡李清照跟随朝廷南迁,再加上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居无定所的自身处境,使得李清照后期诗词多是对北方故园思念之情和自身哀愁的描述。

二、李清照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一)个性张扬的女性主体意识

所谓的女性主体意识就是女性在客观世界中对自身角色、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全面认识,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李清照所处的宋代男尊女卑,男女地位不平等,在這样的社会环境中,李清照的诗词却体现了个性张扬的女性主体意识,这是十分可贵的[2]。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条件比较富裕的书香门第,少女时代生活优裕,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形成了天真烂漫的个性和细腻的情感,对自然景物具有新奇的感受。比如,她的《如梦令》就描述了一幅酒醉误入荷花深处并惊动了满滩水鸟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生活的无忧无虑和她自身的张扬个性。对比当时女性情感、生活受到束缚的情况,李清照却沉浸在欣赏自然美景、感受生活乐趣中,体现了李清照的叛逆精神。李清照有着自己独特的刚毅精神,例如《渔家傲·记梦》这首词,李清照就用“九万里风鹏正举”表达了自己想要像大鹏一样展翅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宏伟志向,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具有的“大丈夫”气魄,这种气魄甚至超越了很多男性,这首词还对李清照的气度和胸襟进行了充分展示。

(二)自由真挚的情感意识

封建礼教用各种条规来对人的情感进行约束,致使女性不能自由恋爱和选择结婚对象,只能由父母做主,经媒人介绍,女性婚姻有时甚至被当作换取利益的筹码。但是李清照的作品却体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幸福以及作者渴望爱情、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她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对爱情进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1.至清至真的女性爱情意识

李清照和其他社会底层女性所不同的是少女时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婚后因为和丈夫兴趣相投,因此婚后生活比较幸福,让她可以沉浸在自己幸福的生活中,能够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为李清照形成独特的气质和审美提供了基础保障,并让李清照的生命意识更加强烈,更加热爱生活。封建社会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想要自由恋爱对于当时社会而言是一种惊世骇俗的想法,但李清照的作品却对女性期待美好爱情的心理进行了详细描写,如“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细腻描绘了少女情窦初开的行为特点。《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描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敢于追求爱情和自由的事例,表达了李清照对追求爱情和自由观念的赞同。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享受爱情的权利,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由表达出来。

2.敢于抒发自己的感情

李清照不仅赞同追求爱情和自由,对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也敢于展示和表述。她婚后的词大部分都是对自己和赵明诚生活的描写,通过描写幸福生活和离别心情,让读者充分领会到她的开心快乐和悲伤思念。例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通过描写买花、赏花以及戴花营造了一个富有情趣而温馨的情境,同时这也是对她婚后幸福生活的一种侧面表现,本词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词人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放纵恣意的生活态度[3]。当然,生活中不仅有开心快乐也有离别悲苦,李清照对自己婚后生活中的离别悲苦也进行了细致描述。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表达了对新婚丈夫奔赴远方的不舍之情,词中不仅描述了她和丈夫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还表达了自己对丈夫远行的担心和思念之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词将相思之苦的起伏变化表现得特别真实形象。在南渡之前,李清照的词作多是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描述,利用淳朴、真挚的语言将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心理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展示,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李清照自由真挚的情感意识。

(三)追求价值的女性忧患意识

南渡之前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和优渥的,因此,她对生活更具热爱心理,对价值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但是她不只具有儿女情长,当国家和社会发生动荡时,她也有着女性忧患意识。在当时社会,女性地位十分低下,但是李清照后期词作中呈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女性的社会价值。例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一词就体现了李清照想要为国家安定做贡献的伟大志向,表现了李清照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李清照南渡之后的词作不再局限在儿女情长的小格局,而是进入了家国天下的大格局,她写下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词句就是对家国之恨的充分表达,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忧患意识和女性追求社会价值的觉醒。

三、结语

当时社会的封建礼教让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压迫和束缚,受此影响,很多女性都不具有女性意识,但是李清照诗词中不仅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还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进行了表述,这对处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女性而言是十分难得的。阅读李清照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天真烂漫、热爱生活的心态以及期待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愿望,还有希望国家安定不惜为国献身的强烈感情,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女性形象。对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能够对当代女性文学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可以为当代女性认识自身价值和形成生活态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荫龙.此花不与群花比[D].西藏大学,2017.

[2]朱亚芬.从舒婷与李清照诗词创作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文学教育(上),2013(4):79-80.

[3]樊鸿雁.论宋代闺秀和名妓的女性意识觉醒[D].安徽大学,2010.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李清照文学作品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点绛唇
如梦令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