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0-01-20马素梅
马素梅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86—01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娱乐放松的方式,更是教师寓教于乐的重要载体。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离开家长,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紧张。而游戏是化解幼儿紧张情绪、帮助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幼儿年龄小,对教师存在敬畏心理,所以幼儿不仅不会主动向外界探索,反而可能因为过于紧张而沉默寡言,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在游戏教学中,幼儿能够放下心理负担,尽情地释放天性,并在游戏过程中兴趣盎然地获取知识。
2. 增强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幼儿的学习体验通常是紧张的、不敢表达的、不愿意积极参与的。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轻松愉快地与幼儿沟通,而幼儿与幼儿之间也能够得到交流与互动。在交流与互动中,幼儿对同学、教师逐渐熟悉起来,降低了心理防备,他们的学习体验会变为愉悦和期待。
3.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游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根本不同,在于为幼儿营造一种虚幻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想象力。比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幼儿在对自己的角色有足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能愉悦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可见,在游戏教学中,幼儿既能够体会到不同游戏角色的差异,又能够锻炼想象能力,增强教育效果。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 游戏内容应该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对于幼儿来说,游戏的内容越熟悉,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就越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越高。基于这一认知,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筛选游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幼儿教育目标一致的游戏内容。比如农村的幼儿对于商场的认知有限,他们不知道如何购物,更无从谈起购物的流程。故而在游戏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与农业、农村生活相关的游戏内容。
2. 选择的游戏要简单有趣。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选择的游戏要程序简单、有趣、能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就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作协调能力,也能够听懂教师的指示,而且在这一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升幼儿的跑跳能力,因此,比较适合中班的幼儿。
3. 要重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幼儿年龄小、认识有限,但想象力丰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考虑这一特点,赏识、鼓励幼儿,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搭积木的游戏中,教师先为幼儿示范,之后鼓励幼儿尝试着创造自己喜欢的造型。在这个自我创造的空间中,教师应该完全放手,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幼儿搭积木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及时与幼儿交流互动,倾听幼儿的心声,积极引导幼儿,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游戲环境中,幼儿不仅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了想象力,能够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 创设游戏教学情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多媒体已经进入幼儿园,成为了有力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要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以满足游戏教学的需要。比如在学习职业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不同职业的着装与活动区域,然后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为自己设置虚拟职业身份,并鼓励幼儿扮演不同职业的身份,与其他不同职业的同学交流。这样,不仅深化幼儿对职业的理解,还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感情。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既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又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在考虑幼儿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为幼儿创建适合游戏教学的环境,科学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如此教学,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欢乐地学,有效地玩,健康地成长。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