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0-01-20刘江龙
刘江龙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70—01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时期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个性品德的学科,如何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成为当前广大教育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它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运用德育教学方法,结合情境进行导入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的认识普遍是较为枯燥、无趣、没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做到教学重心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活用实用德育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走出教材框架和死板的文字概括,融于生活日常的点滴细节里,保障思政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的实际案例引导教学时,易于吸引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心理特征进行科学利用,提升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從而保障政治课堂的有效、高效教学质量。比如,在讲到“教育权”这一课题时,政治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生活周边的实际例子或者有关当地的新闻报道,以因为各种社会因素、地理因素、家庭因素等造成的最终新闻人物失去上学读书机会为例,引发学生的切身感受,便于学生代入思考,明白机会的来之不易与受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受教育是属于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在切身相关的教育主题里加深学生的相关记忆,使政治教学易于理解与转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乏味的传统政治教学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并且对于不同学校的教学师资团队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即使是政治课堂的学科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适应时代变化,顺应时代需求,进行自身的政治素养提升。比如,现代社会作为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腾飞时代,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教育事业中也需进行大力地引进与融合,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重点基础过渡期,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与时代息息相关,且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教学的先进教育方式与教学理念,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初中政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应发挥多媒体在现代教学应用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落实德育的现实意义。比如,在“保护环境”主题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视频及图片对比演示,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社会现象的相关视频及图片,以及不常见的环卫工人进行夜间清扫的短视频,让学生将自身更好地融入其中,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足够规范,以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思想品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三、加强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
初中政治教学中,思政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定期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理论与实践体验产生关联记忆,鞭策思想领悟转化为具体行动力,促使班级学生可以在政治教学的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中得到思想素养的同步提升,认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提高政治课堂的德育质量。比如,在初中阶段的政治课堂“民俗文化”一课,政治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10人左右为一组的课题分组,安排不同的小组到当地不同的民俗景点或者文化机构进行参观访问与采访学习,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索了解,避免提及文化习俗时学生对于文化的定义没有明确的概念,基于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堂进展与方向,使学生关注家乡文化风俗的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热爱家乡以及家乡文化,将优秀的民俗文化进行无形的传播。当然,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之前,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自身的思想素养得以提高,而且能从实践中学习到团结意识,利于后期进行更多社会实践课的科学展开。
综上所述,德育对学生人格底色的形成具有正向引导价值。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进行学生的德育培育与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特色,灵活生动地进行思想教学,使学生在良性的教学氛围中感悟道德,并将感受到的思想内涵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运用,反哺自身与社会。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