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0-01-20李培智
李培智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50—01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映的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过于重视语言知识传授、鉴赏能力比较差、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等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不符合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刻反思阅读教学,分析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感,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确保学生在语言能力进步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小学生积累的语言知识有限,再加上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导致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并且,不少小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小学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作用被忽视了,阅读教学变成了语言知识传授,学生在阅读中不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新课标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要形成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慢慢地学会自主阅读和思考,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 激发阅读兴趣。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重视语言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率较为低下。而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则需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乐于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动机,小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会积极地进行学习、探究,才会在阅读中主动思考,从而对文章内容理解深刻,形成鲜明的个人看法,有效地实现创造性阅读。此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增加趣味性元素,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故事教学、音乐渲染、分角色朗读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思维就会变得活跃,除了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外,还能和作者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汲取文章精髓,陶冶情操,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质。
2.自主探究学习。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制订了阅读目标以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会增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也会空前高涨,在讨论的过程中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通过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其次,在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且要适时地表扬学生,而当他们的观点有偏差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而是要通过启发和点拨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正确方向。再次,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当课堂中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出现的时候,教师要做到认真倾听,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探讨,准确把握文章精神,理解文章思想。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被文章中美好的情感所感染,起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文章,在字里行间感受文章中所具有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如此,学生的审美情趣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格。如,在学习和亲情有关的文章時,教师要让学生谈谈应该怎么去回报父母,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学习和科学家有关的文章时,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在学习和革命先烈相关的课文时,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而通过阅读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思想,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