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2020-01-20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天津30172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液术不孕症宫腔

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 (天津 301725)

内容提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均有突破,宫腔镜在妇科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宫腔镜能够清晰观察到宫腔内病变,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在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等病症的诊疗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对宫腔镜妇科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宫腔镜在上世纪80年代应用于妇科疾病的临床诊疗中,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普及,在冷光技术与器械设备等方面发展的带动下,宫腔镜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有效提高了妇科疾病诊治效率,成为诊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1.宫腔镜诊断

1.1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敏感度最高的技术方法,可在直视下获得良好的视野,能够全面检查宫腔情况,具有创伤小、确诊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1]。但与诊刮相比,所需的诊治时间较长,需要在麻醉状态下予以实施,但创伤较小[2]。

1.2 子宫内膜病变

宫腔镜是检查子宫内膜增生病症的金标准,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与癌变阳性率,且对患者盆腔与腹腔复发率、总体生存率、肿瘤细胞扩散等方面无影响[3]。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方式,是子宫内膜疾病首选的诊断方式[4]。张璐等[5]研究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接受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的价值意义,结果显示,宫腔镜诊断正常子宫内膜、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更高。

1.3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生育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宫腔镜下能够直达病灶的形状、大小、部位、性质,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对子宫的损伤较小[6]。传统B超检查对较小直径的黏膜下肌瘤漏诊率高,而宫腔镜技术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尤其对0型和Ⅰ型的子宫黏膜下肌瘤[7]。

1.4 不孕症

引发不孕症的因素较多,宫腔镜下可清晰观察到宫内粘连、内膜息肉等情况,有效提高不孕症的诊断准确率[8]。在宫腔镜指导下,利用导管与美蓝药物,能够了解输卵管阻塞情况,同样适用于治疗非器质性输卵管阻塞病症[9]。

1.5 宫内畸形

B超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子宫外形,仅能判断宫腔异常情况,对双角子宫与纵隔子宫的鉴别效果不理想。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宫腔畸形的准确率更高,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更高,宫腔镜能够观察解剖结构与宫腔内形态改变,腹腔镜能够了解子宫外形与盆腔异常情况[9]。

2.宫腔镜手术治疗

2.1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适用于典型息肉与体积较大、多发等类型息肉。宫腔镜定位后,用电切环切除息肉及周围内膜,更利于切割深度与范围的掌握。微创展开子宫内膜息肉术治疗,复发率低且住院时间短,但过浅切割残留的息肉易复发,过深切割会造成子宫内膜穿孔[10]。

2.2 宫腔异物取出术

宫腔镜能够直接观察到宫内残留物的位置与形态,用活检钳或异物钳能够将异物全部取出。对嵌入子宫壁等宫腔镜视野局限处,手术中结合B超导向监护,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规避了异物取出操作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一次取出成功率[11]。

2.3 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宫腔镜的手术视野更广,疾病检出率相对较高。检查输卵管畅通性的同时,对粘连输卵管有机械性作用。相对于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宫腔镜下通液术的创伤与疗效等优势更加明显,尤其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效果理想且安全可靠。王琴等[12]研究了不孕症患者接受超声监视下常规输卵管通液术与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疗效。结果发现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组的术后1年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除此之外,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费用与安全性等优势特征更加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4 宫腔粘连分解术

宫腔镜直视下针对性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能够避免出现新创伤、术后新粘连。术后新粘连情况,可施以镜体钝性分离,确保恢复正常宫腔形态。叶飞雪等[13]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轻度粘连的总有效率为100%,中度粘连的为87.5%,重度粘连的为76.9%,表明宫腔粘连分解术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2.5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无显著症状,若治疗不当易引起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对患者人身安全有着严重威胁。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清晰观察到妊娠、种植部位,可在直视下钳取病灶,便于彻底清除妊娠组织,且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小,并发症发生少。应爱娥研究发现,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在出血量、住院时间、β-HCG转阴时间等方面均有着良好的表现[14]。

2.6 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

宫腔内肌瘤、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王晓雷等[15]研究发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中,接受开窗后切除法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切除法,在术后妊娠分娩率、子宫内膜恢复与宫腔粘连等方面的优势,都是直接切除法不能比拟的,也体现出了宫腔镜电切术对患者生殖预后的改善作用。

3.小结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疾病诊疗适应证范围也会不断扩大,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随之加强,从而为广大女性患者带来福音。但影响宫腔镜诊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操作者的高超记忆与患者配合度等,为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不仅要加强护理干预,还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及灌流系统等方面的优化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诊断敏感度与治疗理想性。

猜你喜欢

液术不孕症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辅助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金刚藤胶囊与胎盘片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不孕临床观察
浅谈B超监测输卵管通液术与传统通液术的对比与研究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