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高龄患者1例在胃镜引导下安置胃管的护理

2020-0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咽部胃管鼻腔

614000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经鼻胃管喂养简称鼻饲,具有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肠内营养途径[1]。主要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经胃管内注入营养液,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营养供给,是协助医生诊疗的重要护理操作之一[2]。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多引起意识障碍、失语及偏瘫等脑局灶症状。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3]。2018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例,因大面积脑梗导致吞咽障碍,咽部不合作,咽反射不合作,无法自行进食,普通手法下多次安置均失败,后在胃镜引导下成功置入,现将置管经验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84岁。因“右侧肢体麻木1+月,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0 d,发现肾功能异常9 d”入院。入院查体:T 36.0℃,P 75次/min,R 19次/min,BP 145/76 mmHg;意识清楚,失语,精神差。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贫血貌,口唇稍显苍白,伸舌不合作,咽部不合作,咽反射不合作,不能自行进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遵医嘱予以安置胃管。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后,协助其取半坐位,将治疗巾围于颌下,弯盘放于便于取用处。选择通畅一侧鼻腔,用棉签进行清洁,打开鼻饲包,戴手套,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空气,备好胶布。测量胃管长度并标记,44~45 cm。用液体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前端。将胃管经选定好的一侧鼻腔缓慢送入,到咽喉部10~15 cm时,嘱其做吞咽动作,无法进行,胃管盘在咽喉部,无法进入食道,多次放置均失败。后在胃镜引导下插管成功,20 d后病情好转带管出院。电话随访1个月病情稳定,无不适。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

护 理

心理护理:有研究表明[4],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胃镜引导下进行胃管安置是我科首例,需配合胃镜室医生共同完成。患者及家属对该项技术不了解,缺乏相关知识,且患者高龄,脑部大面积脑梗,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躁动、自伤、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等意外情况,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操作。约束装置可保护患者安全,用于躁动或精神科患者,以防其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因治疗需要,用于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或限制身体活动[5]。操作前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操作过程中必要时要予以约束带约束保护,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此外,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技术的优点,解除紧张、恐惧心理。经过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置管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术后第2天,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欲自行拔管,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恐加重患者病情,与家属及医生沟通后,为患者予以使用约束带约束保护。24 h后未见躁动,取消约束带使用,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

护理评估:患者高龄,病情危重,且吞咽反射消失,咽部不合作,经过多次盲插,均未成功。根据全方面评估,决定在胃镜引导下予以安置。术前准备:①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置管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实施本医疗方案的原因和目的及存在的风险,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胃管主要用于鼻饲,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蛋白质与热量及治疗中所需服用的药物。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鼻腔出血、恶心、呕吐,造成误吸或窒息,甚至死亡;各种原因导致的插管失败、咽喉部黏膜损伤;可能导致胃出血或胃穿孔。家属知情后表示理解,同意置管。操作前评估患者鼻腔情况,鼻黏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取下口腔义齿,清洁较好一侧鼻腔。测量插入长度为55 cm,做好记录标记,用液状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前端及被选定侧鼻腔。②用物准备:主要包括16号硅胶胃管、石蜡油棉球、胶布2条、手套、治疗巾等。③摆好插管体位:嘱患者取低枕平卧位,头轻度向后仰。④固定胃管:插管成功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和面颊处,防止打折避免脱出。⑤分泌物清洁:加强口腔护理,观察有无分泌物,胃内有无出血情况发生,防止口腔和呼吸道感染。

插管方法:我科医生和护士配合胃镜室医生同时进行操作。置患者于硬板床上,调整胃镜显示器与患者的位置,至最佳角度。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医生蹲在其后面,利用开口器打开咽部,观察解剖情况,判断可否进行操作。护士持润滑好的胃管,站于患者右侧进行插管。将鼻翼轻轻向后推,充分暴露选定好的一侧鼻孔,使胃管穿过鼻腔,缓慢插入至会咽部。在胃管抵达会咽两侧梨状窝处时,胃镜室医生将胃镜插入开口器中,通过开口器插进喉部。评估患者无特殊不适,在胃镜直视下,使用活检钳夹住胃管前端,将导管缓慢往胃里送入,长度达到标记处停止。确认在胃内后,退出活检钳,用胶布将胃管蝶形固定妥善,插管完成。

插管后护理:插管成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保持胃管通畅,防止窒息及意外拔管的发生。胃管安置术后第2天,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与家属沟通后,遵医嘱予以使用约束带约束保护。选用透气、干燥、柔软的棉垫作为保护垫,约束带固定松紧适宜并定时松解,定时检查保护垫。24 h后未见躁动,征得家属同意,取消约束带使用。约束肢体肢端暖,循环良好,皮肤完整无破损,患者无意外拔管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由于梗阻引起吞咽反射消失,在行胃管插管时存在较大困难,容易误插入气管,导致肺部感染[6]。本例患者高龄且病情危重,咽部不合作,无法配合完成操作,常规手法下多次插管均未成功。根据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及插管情况,决定在胃镜引导下进行胃管插管,且顺利插管成功。说明在胃镜引导下安置胃管,可有效地提高插管的成功率,缩短插管用时,节省人力物力资源,降低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胃镜引导下安置胃管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咽部胃管鼻腔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鼻腔需要冲洗吗?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